筛选条件: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枢纽:3000年的中国(历史学家施展经典之作,畅销40万册。一部民族精神生成史。助你全面打开视野,重新理解中国!)
    •   ( 16038 条评论 )
    • 施展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3-04-01/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枢纽:3000年的中国》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 何谓中国 。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超越具体学科的限制,调用地理、历史、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还原为一部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价值偏好,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一线索,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

    • ¥122.9 ¥128 折扣:9.6折
    •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
    •   ( 946 条评论 )
    • 侯仁之 /2022-09-2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侯仁之一生致力于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系统地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过程。本书精选了他在建国以后所撰写的五十五篇相关作品,论述中饱含着作者对北京城的深厚感情。

    • ¥122.9 ¥128 折扣:9.6折
    • 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
    •   ( 1761 条评论 )
    • 李贵平 /2019-05-23/ 中国文史出版社
    •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 走 出来的国际商贸通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壮观、文化*神秘的古老驿道。本书是一部全景再现茶马古道(川藏线)历史风貌的非虚构文集。作为资深记者和旅游作家,李贵平通过田野考察、人物采访和文献研读,将马帮、背夫、驿镇、互市、客栈、建筑、驮畜、民谣、情爱、土司、自卫、古战场、护茶之战等 珍珠 串联起来,构成斑斓的历史人文画卷。作品集故事性、史料性、思想性为一体,平静的叙述中如深穴岩浆般蓄存强大张力,又呈现清晰的地理元素 该书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茶马古道旅游路书。

    • ¥57.4 ¥59.8 折扣:9.6折
    •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太湖以东的区域结构变迁
    •   ( 701 条评论 )
    • 谢湜 /2015-07-3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将11至16世纪高、低乡农田水利格局的演变、聚落变迁和土地开发,以及政区沿革等,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并结合剖面分析和时段分析两种方法,阐释了高低乡区域结构的三个重要转变时段:(一)11世纪是农田水利大发展的时代,是低乡稻作引领开发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高低乡水利理论,形成了高低乡农田水利开发的基本面貌,也开启了一种高、低乡水利不协调的格局;(二)13世纪后期到14世纪,是高、低乡在繁重赋税压力和海上漕运体制下加速开发的时代,这在高乡表现得尤为明显。明清江南重赋格局之奠定、高乡乡村权势之崛起,都发生在这一时期。14世纪的水利工程则令失序的水利格局基本稳定下来了;(三)16世纪是高低乡赋税制度趋于统一、水利和政区格局基本定型、市场走向整合的时代。各种经济、行政制度的改革和调

    • ¥65.3 ¥68 折扣:9.6折
    • 上海史(第一卷)
    •   ( 718 条评论 )
    • [英]兰宁库寿龄 著 ;朱华 译 /2020-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兰宁、库寿龄两人都在上海生活多年,对上海有比较广泛的了解。书分两卷,上卷包括两个部分,*部分主要是历史大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从上海开埠前的时代背景写起,写到上海本地,如何开始有租界,以及租界各方面的情况,叙事截至1857年。下卷叙述1857至1900年的上海历史,既有按时间先后排列的,也有按事件类别划分的。

    • ¥161.7 ¥188 折扣:8.6折
    • 上海史(第二卷)
    •   ( 670 条评论 )
    • [英]库寿龄 著;朱华 译 /2020-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 ¥161.7 ¥188 折扣:8.6折
    • 青海传统古村落
    •   ( 159 条评论 )
    • 张扬 /2018-04-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截至2016年11月9日,青海省共有79个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入选国家名录。本书辑录了*能代表青海独特地域风貌的古村落,从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地理概貌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想了解青海以及古村落的读者都将大有裨益。

    • ¥50.2 ¥59 折扣:8.5折
    • 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
    •   ( 325 条评论 )
    • 徐少华 /2022-01-01/ 中西书局
    • 本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以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及实地考察相结合,借鉴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和地图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不同的层次,对周代南阳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区各诸侯国的族属来源、历史发展、地理变化和文化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弄清他们各自汇入楚民族的不同时期和为后来楚文化的形成、发展所提供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而探讨这两个地区在楚国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楚国在这两个地区的长期开发、经营中所作出的贡献,对正确认识秦统一前我国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楚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深入探讨中华民族及其光辉文化的形成过程和规律,奠立一块科学的基石。

    • ¥159.6 ¥168 折扣:9.5折
    • 丝路探险:1902-1914年德国考察队吐鲁番行记
    •   ( 6 条评论 )
    • (德)卡恩?德雷尔陈婷婷 译 /2024-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02 1914年,德国吐鲁番考察队先后四次对丝路北道沿途的石窟与寺院进行考察。本书为卡恩 德雷尔博士倾注多年心血对德国考察历史背景、具体行程、文物资料的系统梳理。百余年后,书中所涉诸多遗迹已消失作土,这批材料的及时刊布极具说服力且意义重大。300余张过去不曾公开的历史照片以及大量博物馆藏品照片,再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独特风貌。

    • ¥135.9 ¥166 折扣:8.2折
    • 浙东运河名城古镇
    •   ( 3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浙东运河兴盛与沿线城市发展的关系,力求历史记载与现实发展结合、理论思考与客观记述结合。上部围绕浙东运河沿线城镇分四个层面详细叙述;下部对浙东运河沿线的17个历史文化街区做专题介绍,对运河城镇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形成特色。全书较好地运用了城市规划和空间理论对浙东运河沿线的城镇发展进行了新的思考。

    • ¥111.2 ¥138 折扣:8.1折
    • 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
    •   ( 4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 浙江运河文化研究 系列丛书之一,梳理了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明晰了二者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轨迹,在考察各自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互动关联,动态地探寻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的变迁、交通航线的发展、由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连通的区域和国际商贸网络以及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和浙江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浙东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互动关联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及影响。

    • ¥78.9 ¥98 折扣:8.1折
    • 复旦博学文库·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
    •   ( 111 条评论 )
    • 鲍俊林 /2016-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由鲍俊林所*的《15-20世纪江苏海岸盐作地理与人地关系变迁/复旦博学文库》一书分为12个章节,围绕明清时期江苏海岸盐作活动时空分布变化,探索海岸自然过程、社会经济过程与政治过程的互动关系,刻画明清江苏海岸人地系统构成要素运动基本规律、内部迁移变化与区域特征,总结历史时期海岸人地关系变迁。通过历史文献与现代模拟结合、多学科多要素综合研究,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并主要依据明清多部盐法文献、官私*述,以及古地图、各类方志等资料。

    • ¥27.4 ¥38 折扣:7.2折
    • 浙东运河传统产业
    •   ( 2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浙东运河,从杭州西兴,经绍兴,直到宁波甬江入海口,全长200余千米。浙东运河不仅贯穿了宁绍平原,成为这一地区的交通网络的骨干线,而且也将这一地区与广大的外部世界紧密地沟通衔接了起来。浙东运河与其流经地区的各种生产、生活、文化活动之间,显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从浙东运河角度来重新梳理流经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有意义也有新意的视角。本书试图以 传统产业 为对象来展开探讨,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制茶业、蚕桑丝织业、黄酒酿造业、渔业、造船业、青铜冶铸业、陶瓷制造业。这些传统产业都是浙东地区较有特色、历史悠久的产业,甚至在全国都有重要甚至关键的地位。本书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浙东运河地区的产业成就,并借此来证明浙东运河如何与其流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重要

    • ¥103.1 ¥128 折扣:8.1折
    • 家园的记忆与表达——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理论与实践
    •   ( 70 条评论 )
    • 胡最 刘沛林 /2020-11-01/ 商务印书馆
    • 传统聚落因传承了丰富的古代历史和文化信息,成为乡土文化与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紧围绕 传统聚落景观图谱 这一科学问题,以湖南省现存较为完好的典型古村古镇为研究案例,系统探索了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科学范畴、定量分析方法、应用途径及关键技术,并结合实例探索了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的基本思路,为我国传统聚落的科学保护与深度开发利用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可供对古村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地理信息、建筑历史与理论、景观设计、文化管理、旅游经济、社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 ¥59.2 ¥82 折扣:7.2折
    •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输日佛教石刻研究
    •   ( 3 条评论 )
    • 刘恒武,袁颖 /2024-12-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宋代佛教石刻整体坐标中考察宋代舶载输日佛教石刻的形制谱系及雕造年代,以日本现存宋代输日佛教石刻为研究核心,以浙闽沿海宋代佛教石刻遗存为比照对象,对日藏宋制佛教石刻进行了跨海溯源。在此基础上,由 物 及 场 ,由 场 及 人 ,由 人 及 史 ,采用文物考古调查与文献史料解读相结合的研究路线,对石刻的存置场域、关联文脉、输日背景、利用社群、海运路线等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多维度、多层面揭示了宋代输日佛教石刻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 ¥78.9 ¥98 折扣:8.1折
    • 浙东运河民俗风情
    •   ( 2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浙东运河自西向东汇入东海,与神奇的北纬30度线近乎重叠,人类文明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运河沿岸的先人们以渔猎和种植为主业,传承至今的生产商贸、日常生活、文化信仰等民俗,不仅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更具有独特的越族风情。 本书熔历史资料、考古成果、口口相传的故事以及作者的研究于一炉,原生态展现浙东运河沿岸的多彩民俗风情,兼具史料性、学术性、可读性。

    • ¥78.9 ¥98 折扣:8.1折
    • 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
    •   ( 2 条评论 )
    • 邱志荣,戴秀丽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大运河文化主要包括遗存承载的文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历史凝练的文化三部分。作为shou部有关浙东运河工程文化遗存、水文化的综合性著作,本书广收第一手资料,重视田野考察并广泛结合考证研究,图文并茂,融史料性、原创性、可读性为一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浙东运河水利工程体系遗存进行了分类介绍,对大禹治水与历代浙东治水核心精神的传承关系进行了厘定,并辑录、整理了一批相关文献,以供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下篇收入十余篇相关考证文章,涉及浙东运河的多学科研究和浙东运河沿线重要文化论题。本书意在为大运河相关研究留存史料,弘扬大运河文化精神,促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 ¥135.4 ¥168 折扣:8.1折
    • 浙东运河简史
    •   ( 2 条评论 )
    • /2024-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一部浙东运河宏伟史诗,一篇越地文化璀璨华章,一幅宁绍山水风物图卷。本书按时间顺序,以水利、航运为主线,工程体系为重点,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浙东运河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其与经济、社会、人文以及对外交流活动的紧密联系,凸显了浙东运河的历史地位、特殊价值与地域特色。本书是在作者以往对浙东运河长期、多学科研究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体现了学术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既是浙东运河历史文化普及读本,也是学者研究对外交流历史的重要文献。

    • ¥135.4 ¥168 折扣:8.1折
    •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
    •   ( 3413 条评论 )
    • 薛国屏 编著 /2017-04-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中国地名沿革对照表》主要收录全国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划古今地名的对照,县级以下地名不属本表收录范围。主要内容包括今地名和古旧地名(不包括废置地名)。分设今地名、沿革变迁二栏,其中今地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收词,沿革变迁包括改置地名和设置年代两个部分。本表地名资料截止2016年底。

    • ¥52.5 ¥75 折扣:7折
    • 祁连山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
    •   ( 8 条评论 )
    • 李新祁元宋晓谕 等 /2023-06-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祁连山关键区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科学考察的总结成果,由工作在青藏高原一线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主要内容包括:祁连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类活动发展进程,以及2017年重锤治理后的人类活动变化;区域矿山开发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区域经济及农牧民生计转变的影响;基于条件估值法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的远程耦合价值;提出祁连山生态与生计双赢的绿色发展策略等。本书系统综合前期数据及科学考察中获得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为区域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为生态资产向金融资产的有效转换提供科学依据,为祁连山地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供路径。

    • ¥141.9 ¥168 折扣:8.4折
    • 京华印象--明清地图中的北京城
    •   ( 76 条评论 )
    • 任昳霏 /2021-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城古旧地图和相关图画资料为研究对象,是一部通过图像解读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专门著作。全书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按照古旧地图的类别,系统梳理每一类地图的发展谱系、绘图年代、绘图背景,并讲述地图背后涉及的历史故事,方正的城图、密集的河道、笔直的道路、优美的园林、威武的禁旅,共同构成了图画中的北京城。

    • ¥92.4 ¥128 折扣:7.2折
    • 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
    •   ( 84 条评论 )
    • 吴朋飞等 /2024-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首先对开封城市发展生命周期做了划分;其次通过对黄河泛滥的地理过程、重大河患事件的地理复原及其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阐释了黄河泛滥对开封地理环境的塑造;再次,提出开封城市形态,包括地表景观(“护城堤-城墙-城湖”洪涝适应性景观)和地下景观(古城“城下城”景观)是对黄河泛滥的景观适应;最后,从地层学角度揭示了现今开封城地下存在“三座半古城”。

    • ¥65.9 ¥78 折扣:8.4折
    • 汉中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
    •   ( 25 条评论 )
    • 张显锋周卫妮 /2022-09-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汉中地方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汉中地方文献编年”编制为基础,系统考察和梳理了从春秋时代至2019年年底汉中地方文献及方志文献演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各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文化特征;对五十余部汉中珍贵地方文献,进行了多学科角度的深度解读和地方文献案例型研究;结合汉中地域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并充分考虑了基于面向未来发展的必要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创制了与之相关的文创方案十余个,解决了一系列汉中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做什么?”和“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的基本问题,并结合汉中地方文献与地域历史文化予以了方案性呈现,旨在地方文献学应用研究领域展开有价值的探索性研究。

    • ¥135.7 ¥188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