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近三十年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始末,以口述史的形式,让亲身经历和见证新中国历史的老领导、老同志追忆细节,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本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主编,收录了陈锦华、王立诚、阎明复、邓力群、苏维民、李雪峰等50余老领导、老同志的回忆录、口述历史,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和宝贵财富。
本书作者团队邀约、征集和精选70位亲历新中国建设历程的农民工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以纪实讲述的方式再现众多历史细节及其深刻意义。70位农民工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背景,遍及北上广深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及东北、西南、西北的偏远地区,上至历经沧桑的耄耋老人,下至打拼在新兴产业的创业青年,从企业家、艺术家、收藏家,到普通职员、教师、工人、农民、医生等,真实、立体、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历程和深远意义。
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为数不多的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口述史学不仅有助于历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与革新,同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在推动跨学科应用与交叉研究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口述史学的发源地,杨祥银*的《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研究》对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国际背景、基本特征、理论研究、跨学科应用、口述历史教育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并希望为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
北大考古的历史是北大所有师生共同书写的,是所有关心支持北大考古的各界人士共同书写的。这段历史的每位参与者都为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把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与之紧紧联系起来。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历史,也是有着各种各样评价的历史,但绝不是一部生硬呆板、晦涩枯燥的官修史。
《口述史研究》第三辑将继续秉持 回顾性、前瞻性、多元性与跨学科性 原则,围绕口述历史的理论、方法与跨学科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本辑共收入专题学术论文13篇,来自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16位学者围绕口述历史、叙事与医学、口述历史与女性研究、口述历史与企业(商业)研究、口述历史、社区规划与历史建筑等专题展开跨学科和跨区域讨论。
习酒作为贵州本土的白酒品牌,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比较特立独行,是白酒行业内的独特样本。习酒经历了白酒行业大起大落的过程,在陷入低谷后,被茅台集团兼并,但习酒并未被大集团淹没,而是借势复兴,树立自己独立的品牌。此书采集了20位习酒人口述史,包括钟方达(现任习酒集团董事长)、陈应荣、曾凡君、吕相芬、罗怀吉、吕良科、余林安、易顺章、廖相培、吕相才、杨翠兰、永胜村、季克良、吕良维、刘庆鹰、团省委、潘宸、侯世安、孔磊、高文娟,从他们的口中听见习酒历史,洞见习酒文化,并尝试探讨白酒行业的转型,倡导创建一种新型的白酒文化。
《追思钱伟长》根据钱老的生平和重大的历史年献结合在一起,从其清寒家境的出身到坚韧性格的养成,从少年的他为了国家弃文从理、挑战自我,从成就卓越、报效祖国一幅幅感人的画卷重温演绎着钱老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平史,读来让人思绪万千感概万千,为祖国和人民奋斗是伟大的,是有意义的。《追思钱伟长》分九大篇章,爱国情、科研情、师生情、同窗同事情、乡情、亲友情、生命赞歌、生平轶事和图解人生,图文并茂,让读者的感觉就是不由自主地走近了钱老,好像在倾听他的故事,感悟着他的思想,体悟到什么是人生的真谛为了祖国和人民,我要永远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书基于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项目团队2021年国际科考成果,以口述史采访的材料为主要内容。团队围绕《拉贝日记》的发现、出版、翻译以及传播,采访了大量亲历者和见证人。本书将采访实录通过适当的加
对继母而言,这是一个《格林童话》与《家有儿女》并存的时代。我们对这一群体依然不乏“恶毒皇后”的印象,却坦然地接受越来越多“刘梅”的出现。 在如今这个吊诡的时代,日益开放的社会对离婚和再婚广泛接纳,继母这一正不断发展扩大的群体,究竟该何去何从? 本书整理了100位继母的访谈故事,通过系统分析,发现继母群体在当代呈现类型多样化、认同多元化、形象污名化的特点。当今社会,刻板印象在继母身份建构的过程中依旧起着重要作用,但大众也逐渐从先入为主地拒斥继母,转变为关注其个体差异和立体性的社会身份,呈现去污名化趋势。这一趋势是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与继母群体的规模增长、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婚姻家庭观念的快速变迁、公众认知的日益理性及立体化等因素紧密相连,是不同群体之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奖,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戏剧演员。自1983年届至2015年第二十七届“梅花奖”评选中,川渝两地共有24人30次获得“梅花奖”。本书收录了24位获得“梅花奖”川剧表演艺术家的口述历史。全书采用现场采访的方法,将获奖川剧艺术家的学艺经历、代表剧目、流派传承等,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保存下来,探讨川剧艺术发展创新的历史,总结戏曲表演艺术家成长成材的规律,汇集川剧表演艺术家的独特体验,为川剧基础理论建设提供鲜活生动的史料实证,为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建设和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川剧的历史经验和学理性分析。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三山国王崇拜》对岭南文化丰富的内涵进行了发掘、整理和研究,从而形成《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三山国王崇拜》。《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潮汕三山国王崇拜》是一套普及读物之一,有利于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内涵有所认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泛,覆盖面广,力求文字精炼,图文并茂,寓知识性于可读性之中,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丛书。
本书为马来西亚籍华裔商人许廷炎回忆录。传主许廷炎先生原籍广东普宁,为马来西亚成功闻商,现为金锋公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槟州华人大会堂主席,霹雳州拿督。本书以人称口吻回忆了许先生的家族史及创业史。许先生的生活经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马来西亚第二代华裔商人,这对于了解和把握马来西亚华商二代三代的生活动态,维系他们和祖国之间的联系非常有意义。另外,本书文笔流畅、情感真挚,很具可读性。
《历史的细节Ⅱ(修订版)》是对《历史的细节Ⅱ》(2013年上海三联出版)的修订,作者对不少知识点和历史问题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修订,是更为完善的版本。本书是当下人们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中国文明进化史的一个独特文本,它从“大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世界、现代中国及其诸多人类不平等形成的历史原因。同时,本书也是一部有诚意有良知的关于人类文明谱系中不同民族发展命运的历史读本。
拉美西斯继位后的三年间,在大皇后妮菲塔莉、太后图雅,以及少年时代就在一起玩耍的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凭借独特的识人智慧,使许多艰巨的任务迎刃而解;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如神秘巫师的妖术等阻碍。为了抵御有形与无形的敌人,拉美西斯在神祗所赋予的力量下,做了一个 的神圣创举——开始修建拉美西斯城和百万年神殿。 《拉美西斯五部曲(2百万年神殿)(精)》是由克里斯蒂安·贾克著的。
《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是一部关于东北沦陷后知识分子流亡关内的口述历史。该书稿以“松花江上”“离家”“上前线”“我来自北兮回北方”四个部分将几十位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的经历、情感、命运及时代变迁呈现给广大读者,是一部通过口述者的人生经历对当今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