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蹈海》是一幅跨越海天立体空间的蓝色人生画卷。“飞向蓝天”、“拥抱大海”、“亲吻大地”三辑50余个人生故事,几十幅近30年军旅生涯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朴实形象而又生动活泼地勾勒出柏耀平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驾驶战鹰巡视祖国领空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经历;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舰艇指挥员的人生跨越,诠释了作者对亲人之爱、朋友之爱,乃至对祖国的大爱。 时而低徐时而紧张时而风趣时而忧伤的讲述,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一张张留下岁月印记的照片,把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真实的柏耀平推到你的面前,字里行间你
1937年,陈纳德以一位退休上尉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航空队共击落、炸毁日机2500多架,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年后,这位战地英雄用回忆录的方式,讲述了他在中国那些年的峥嵘岁月……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开展评选“双百”人物活动,董振堂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英名传千秋。一位英雄模范人物就是一座丰碑!这部传记文学追忆了这位曾被毛泽东称之为“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光辉战斗的一生。让我们学习英模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俞大猷评传》所选军事家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反映了中国兵家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如果传主有多重身份,也只以其军事事迹为主,以突出本丛书特色。
周保中将军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周保中将军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湾桥村一个贫寒的白族家庭,15岁就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护国运动,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大革命失败后,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他受党的派遣,到东北领导抗日游击战争。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喋血苦斗。他的许多传奇故事,至今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津津乐道。 本书忠实地记录了周保中将军光荣而富于传奇的一生,原名为《白子将军》。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再脱销。为了更好地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究丛书是广州中山大学“985”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重点是研究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政治是一个涵义广泛、内容复杂的概念。本课题将政治作广义的论述,研究视野拓展到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国际环境、对外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将政治与社会结合起来,考察政治与经济关系、政治与对外关系,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态度和他们的治国理论、方针、手段造成的社会影响,做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试图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新的探索,用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文明的程度来衡量与评论政治思想、主张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误。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开国将军故事丛书:皮定均故事》内容是提起皮定均中将,你肯定会想起名震天下的“皮旅”,惊叹中原千里突围这一杰作,从一个放牛娃到身经百战的将军,皮定均可谓是中国二十世纪典型的战将:九死一生,足智多谋;提起皮定均,你不会不想知道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他和张烽在战火中锻造的爱情故事,一直成为人们的美谈;提起皮定均,你肯定想知道毛泽东主席曾特批的六个大字:皮有功,少晋中,你还会想起将军带病去前线督阵,因飞机失事,魂归天宇。令人扼腕叹息之余,赞叹将军的戎马一生。
该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历史细节可信度高。生动再现了李涛同志从参加革命到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的精彩辉煌的一生。李涛同志从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党中央的高级领导导,从抗战初斯的统战工作,抗战中期始至抗美援朝时期长期从事作战部的领导工作,直至主持军委技术部的领导工作。在所有这些重要工作岗位上,李涛同志都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业业绩。该书很好地表现了李涛同志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所展示的突出才华和高尚品德,用可靠的历史资料充分肯定了李涛同志在一个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卓越贡献。
叶剑英(1897—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广东省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曾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早年参加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讨伐陈炯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北伐之役,参与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央苏区东南战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军事调处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
这本《中华四百将》选取了历代将帅近四百位,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全书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有详有略。对于各个朝代的将帅记叙较为详尽,篇幅较多,行文有致;其余事迹了了、乏善可陈的将帅则以简笔勾勒,点到即止。此外,本书还尽可能地为历代将帅配置了肖像图,可谓图文并茂。由于有许多历史人物出将之外、将相一身,为了丛书的系统性,避免重复,《将》、《相》两种在处理这类人物时作了有所侧重的安排。
叶剑英(1897—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广东省梅县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毕业,后曾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特别班学习。早年参加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讨伐陈炯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北伐之役,参与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央苏区东南战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参谋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陕甘支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中央军委参谋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军事调处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华北军政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
抗战八年间,罗荣桓政委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以党的六界六中全会精神,创建了山东九块抗日根据地(其中有四块是他亲自创建的),最后联结成一个整体。因此,毛泽东主席曾多次表扬:“你们的路线是正确的。”正如罗荣桓同志说到山东人民的贡献:“没有山东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华中的收缩阵地就没有立足之点,没有山东根据地,要集中那么多的兵力进军东北,以及对大江南北作战支援也将是很困难的。”《罗荣桓元帅功著山东(第3集)》内容上共分十三部分。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历史史实,将罗荣桓元帅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生动,对其创造山东抗日根据地、正确对待内部矛盾、抱病受命、培育大批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等历史事迹陈述得非常清晰。《罗荣桓元帅功著山东(第3集)》最后附件是一些山东人民抗日武装形式的示意图和形势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