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史诗之一,阿拉伯起义和争夺中东的秘密较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披露此前不为人知的真相。用T.E.劳伦斯的话来说,*次世界大战中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是 插曲的插曲 。当时,欧洲的战壕内厮杀正酣,血流成河,西方的参战者很少注意到中东战区。所以,中东的战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小群冒险家和下级军官来塑造的,他们离权力的核心很遥远。库尔特普吕弗是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在德国驻开罗大使馆工作,他的秘密任务是煽动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斯兰圣战。亚伦亚伦森是一位著名农学家和热忱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赢得了叙利亚的奥斯曼总督的信任。威廉耶鲁是家道中落的美国豪门后嗣,受雇于标准石油公司。他前往奥斯曼帝国,对土耳其人弄虚作假,以便获得珍贵的石油开采权。故事的中心是劳伦斯。1914年初,他还是
拿破仑 波拿巴是法兰西*共和国*执政,法兰西*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盟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本书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心理刻画与人物描写的完美结合使本书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拿破仑传》自1924年初版后长销不衰,被誉为 影响历史进程的书 。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全景式地记述了二战中有才干的将领、苏联红军传奇人物朱可夫元帅的一生。作者认为,作为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的人,朱可夫高超的谋略,只有他追逐自己战场目标的冷酷无情可与之相比。 作者根据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以及近年来公开的苏联档案,对朱可夫从一名农家子弟到成长为传奇人物的波澜起伏的一生进行了精彩记述,如对朱可夫的出生及家庭情况、他的青少年时期、早期的红军指挥员生涯、1939年在哈拉哈河的成名之战、在基辅为苏德战争的爆发进行的准备、苏德战争的爆发及苏军早期的溃败、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力挽狂澜、苏军大反攻、进军柏林征服德国,以及二战结束后在苏联领导层中地位沉浮、担任国防部部长、撰写回忆录在历史中为自己正名直至后去世等等。 《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传记著作,于2012年底在古巴出版西班牙文版。菲德尔 卡斯特罗详尽讲述了他的家世、童年、青少年及大学的学习生活,个人思想发展轨迹、投身革命斗争的历程,组织攻打蒙卡达兵营、流亡墨西哥、 格拉玛号 登陆、在马埃斯特腊山的武装斗争,直至1959年取得全国胜利。除卡斯特罗本人口述外,作者还以提问、对话的方式,并辅以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同亲属和历史人物的访谈、实地考察等内容,以及17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多角度地丰富和充实了这部回忆录。 全书内容浩瀚,叙事具体生动,是目前了解和研究菲德尔 卡斯特罗生平思想和古巴革命历史的权威、*代表性的著作。
伯纳德 劳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正式入学,1907年考入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12月担任英国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少尉排长,之后参加一战和二战。、、作者站在一个非常可观的角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栩栩如生、鲜活的人物形象,既有功也有过,既有其取得的成就、战绩,也有其过失,既有对其性格果敢、坚毅的描写,也有其高傲自大、独断专横的叙述。
本书是近20年来关于罗伯特 E.李的部重要传记,向读者再现了美国历伟大、代表性的将领之一。罗伯特 李虽然不赞成奴隶制,也不赞成脱离联邦,但因为不忍心向自己的孩子、邻居和心爱的弗吉尼亚 挥剑 ,而选择为南方出战。本书全面记录了李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的军旅生涯,披露了战场上的更多细节,分析了他为战争而制定的战略,以及终失败的原因。如作者迈克尔 科达所说,李将军的自尊、勇气、领导才能和谦逊的性格让他成为 败战名将 。
本书既是一部关于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创始人及首任局长曼斯菲尔德 卡明(Mansfield Cumming,1859 1923)爵士的传记,还是一部讲述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和英国国家安全局(军情五处)的前身英国特勤局(SSB)建立初期鲜为人知又独特神秘的历史作品。
本书是美国密码破译之父、黑室(密码局)创始人赫伯特 雅德利(Herbert O. Yardley,1889 1958)的传记,生动讲述了其跌宕起伏的人生: ①崭露头角:创建并领导美国军情八处和密码局; ②事业*:华盛顿裁军会议前破译出日本密码; ③惊艳世人:出版《美国黑室》,泄露国家机密; ④遭遇阻碍:密码局被解散,他被列入黑名单; ⑤另谋出路:远赴中国、加拿大,协助破获情报; ⑥时代弃儿:因循守旧、不务正业、贪图权钱色; 通过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大时代下的个人命运,还能一窥美国密码破译事业诞生历程,并领略人类波澜壮阔的一段密码破译史。
“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 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榜样——理想远大、学识渊博、精力充沛、积极勤奋; 拿破仑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教训——忘记初心、迷失自我、狂妄自大、不知敬畏。 每个热血青年都应该读读拿破仑,因为恐怕再没有比拿破仑更好的学习样本了。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边远的山城——弗雷德里克斯堡。1905年1月毕业,被分配到亚洲舰队旗舰“俄亥俄”号上实习。两年实习斯满后,他到潜水艇部队服务。1917年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森少将的随从副官。1921年,他入海军战斗学院学习。1935年回华盛顿海军航海局副局长,1938年升为少将后,曾一度离开海军航海局,做过美国太平战区总司令、海军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是一个一生注定献身海军的美国男人。他临危受命,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司令。他具备成就大业者的一切素质,凭借高超的斗争艺术不仅扭转了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而且把战争逐步引向于己有利的一面,直至终击败日军。正是永不言败的尼米兹,挽救了太
1939年8月尼米兹到海军部报到,出任航海局局长。1947年12月尼米兹退出军职,告别海军大楼。在海军部的任职的八年期间,尼米兹将军从海军少将晋升为五星上将,担任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本书也主要针对这一时期尼米兹的军旅生涯进行了详实而又精彩的描述。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在中将南云忠一的率领下奇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由此拉开了世界海战史上规模空前的太平洋海战序幕。继偷袭珍珠港后日军主动出击,先后进行了马来亚海战、威克岛海空战、爪哇海海战,击败了太平洋上的美、英、荷、澳等盟军,占领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岛屿。此时的太平洋上到处飘扬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军旗,盟军在太平洋的形势十分危急。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尼米兹临危受命,担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他来到了人生中*壮阔也*激烈的舞台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数个:在西点军校的成绩名列,并创造了该校历*好的成绩;他是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中年轻的准将,后来又成为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年轻的少将和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他是被外国授予陆军元帅的惟一美国人;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三次重要战争的惟一将军。崇拜他的人认为,他是美国历*伟大的军人;批评他的人认为,他是个自高自大、徒有虚名的五星上将。 本书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严格做到尊重史实,在文风上则力求朴实无华,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当中更加真切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也是对那些妄图否定侵略历史、美化战犯者的观点的一种有力的抨击。
亘古的尘埃中,皇冠熠熠生辉,耀眼的光芒折射出拿破仑大帝的戎马一生。虽荣耀万丈,却终身孤寂,荣耀是他一生的光环,孤寂是他一世的心路。 与众不同的思想注定了他与兄弟姐妹相处冷淡,注定了他的军校生活备受排挤,同时也注定了他日后非凡的成就。因为孤寂,所以独自陷入思考;因为孤寂,所以拼命汲取知识;因为孤寂,所以完全依靠自己。 司汤达说: 拿破仑向世界证明经过了多少世纪之后,凯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并且超过了他们。 拿破仑始终以这些伟大的征服者为目标,一步一步坚定地踏上了他们的征战旅途,不断击败各个强国,甚至曾以一敌多,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使自己成为令人仰望的尊者。 然而,他也有常人的情感,虽然不善与人交流,但他一生六万多封书信证明了他炙热的内心,他需要快乐,却很少
以一个落魄的街头流浪汉混到德车有名的工人党党员,并且还爬到了德意志元首的宝座,后成为欧洲霸主和摧残世界的一代战争魔王。这的确是个传奇得不能再传奇的人物了,这个人就是泼皮无赖的独裁者,人称灾难煞星、杀人魔王——阿道夫·希特勒。然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位没有出生证明的私生子的儿子,却一手策划制造出灾难全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书语言生动,绘声绘色,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希特勒的一生。同时,本书还披露了一些鲜人知的希氏秘闻,如“希特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他为什么仇恨和大肆屠杀犹太人?”“他与俾斯麦、拿破仑有何区别?”等等,相信读者阅后会对二战怪魔希特勒有个全面、彻底的了解。
《星条旗下的50颗星》潘兴、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莱希、金、尼米兹、哈尔西、阿诺德、布莱德雷美国历史上仅有的lO位五星上将。他们声名显赫、星光璀璨,足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战场,他们富于传奇的军旅生涯,是美利坚合众国军事历史的真实写照,成为职业军人毕生追求的目标。《星条旗下的50颗星》是一本美国十大五星上将风云榜。适合大众读物。
麦克阿瑟不同于美国历史上其他任何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数个:1903年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时,他以高分打破了该校25年来的记录,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破格晋升为上尉的学员;1919年晋升为少将,成为美军历*年轻的将军;一战后出任西点军校历*年轻的校长之一;1930年晋升为四星上将,成为美军历*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参加过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将军。他是有才能的军事家,但又是糟糕的政治家;他忠诚于他的国家,但对抗这个国家的总统;他取得过辉煌的胜利,但也遭到过惨重的失败;他有时似乎宽宏大量,有时又显得小肚鸡肠;他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又暴跳如雷;他爱慕荣誉,但终被虚荣所毁灭。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于法国来说,向德国宣战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对于在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的法国来说,防守似乎是法国所有民众的共同想法。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法国才不惜斥巨资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马其诺防线。所以,法国宣战之后,打算只防守自己同德国的边界 马其诺防线。法国,这个拥有欧洲z强陆军的国家,却只限于在壁垒前进行一些局部冲击,占领了德国的部分区域。就在德国害怕法国全面进攻,开始调遣预备队进入德法边境的几天之后,法国却调整了战略,不再进攻。开始由他们占领的大部分边境地区撤出。他们不想让前出的兵力遭到突击,于是退回到国界线,个别地段还退到了国界线后,蹲在马其诺防线。
他是法兰西的自由、尊严与独立的化身。*次世界大战时他被德军俘虏,曾经多次试图越狱;他一生崇尚坦克,视坦克为战争之神,他的 坦克战 理论后来成为德军 闪击战 的核心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投降,戴高乐只身出走英国,凭一己之力为法兰西呐喊,在大国博弈中挣扎求生,终于领导法国实现解放。他让法国的大国地位得以保留,也因此被称为 法兰西*后一位伟人 。《戴高乐(1890-1970)》为我们讲述的就是法国这位伟大军事家的传奇人生。《戴高乐(1890-1970)》以文学传记的笔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法国著名将军、政治家戴高乐的一生,生动描绘了他在成长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信念与行动力,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戴高乐的思想和人生经历,并能从中有所感悟。 如果说美国军队里有谁能诠释 穷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