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当选第一任总理,任职二十六年多。 在这二十六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总理国务,主管内政外交,为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呕心沥血,他的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本部书稿的两位作者均来自原中央文献研究室,长期从事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研究。他们在原文献研究室工作的三十余年中,曾经参加了由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和力平等主编的《周恩来年谱》的写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由于工作性质所致,他们还有机会采访两三百位曾经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的老同志、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亲属。这些经历为他们写好本部专著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书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客观而深情的笔触,还原出一位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 人民总理 形象。通过本书,读者既
梁启超(1873 1929),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泰山北斗式的国学大师。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其一生的学术成就涉猎诸多学科,均有经典著述传世,也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开拓者。 他曾胸怀一腔政治抱负,追随康有为,成为 戊戌变法 的主将,后流亡日本十数年,得以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 他一生只有56岁,短暂而光芒四射;存世数以千万字的著述,经典而历久弥新。回顾这样一个伟人,激励后人,意义重大。 本书参详尽描述了梁启超的一生,在推进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尤其是社会和思想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而曲折的征途上所建立的卓越的历史功勋。
本书是日本战后著名中国学家竹内实研究毛泽东主要成果的选译与汇总。 竹内实的《毛泽东的诗词与人生》一书是国外学者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唯一系统论著,其结合历史实际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与阐释别开生面。 竹内实写有多种毛泽东传记,本书所选《毛泽东》一文简洁明快、雅俗共赏。本书选译竹内实研究毛泽东著作与思想的代表性论文,其中既有正面论述和评价,也有对毛泽东错误的质疑与批评。历史证明作者的见解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朱执信(1885 192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该书真实记录朱执信短暂而光辉的人生。1904年他以官费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廖仲恺等革命党人。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他被选为评议部议员兼书记。1911年4月,参加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辛亥武昌起义中,负责策动民军会攻广州。广州独立后,出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4月,袁世凯篡权,他随孙中山参加 二次革命 。1917年了月为捍卫《临时约法》,又随孙中山自上海下广州,并担任护法军政府军事联络和掌管机要文书工作,负责起草 建国方IN)。后在苏联 十月革命 的影响下,朱 从事思想之革新 。1918年,在上海筹办(建设 杂志,写了100多簏评论时政文章,共40多万字。1920年9)1 21日,被桂系军阀杀害于广东虎门,时年35岁。
被称为 国民党左派的旗帜 的廖仲恺先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本书侧重介绍了廖仲恺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革命斗争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辛亥革命爆发前,他积极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辛亥革命高潮阶段,他在广东军政府担任要职,在治理财政方面贡献卓著;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筹建黄埔军校,促成*次国共合作。在廖仲恺身上,充分体现出 适潮流发展、与时代共进 的鲜明特色。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姻缘,因其 天作 巧合而成历史佳话。这对革命伴侣的感人事迹,也成为本书的亮点之一。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领导权,积极推行 左 倾机会主义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王明堪称中共 左 倾*人。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 作为*的主要政治对手,王明是如何成长发迹的?如何掌握中共*权力的?又是如何在高层斗争中沉落的?作者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对王明的一生做了客观公正的评说。本书采用了由王明的儿子提供的珍贵照片,并参考了王明夫人的回忆资料和中组部内部档案,真实、可信、生动。
本书中,刘爱琴以充满感情的笔调,从女儿的角度,向读者全面地介绍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格,为共产党员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楷模。 刘少奇是我国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他受党的委托,参与领导闻名全国的安源工人大罢工。罢工胜利后,他肩负起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全面工作。他同工人打成一片,把党的政治任务同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实际的斗争策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他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险恶的环境中,刘少奇同志在上海、天津、北平、哈尔滨等地坚持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北方局书记,深入敌后,坚持执行党中央和*同志提出的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华北
齐燕铭(1907-1978),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是党内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自四十年代起,他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勤奋,忘我工作,鞠躬尽瘁,长期担任政务院、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还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秘书长、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文化部党组书记等职务,为国家政府建设、统战工作、文化工作和全国政协的筹备和召开等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齐燕铭同志学识深厚、才华横溢,诗文、书法、篆刻均齐名家之列。本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对于了解当年历史情况颇有助益。
1896年秋孙中山流亡英国时不幸被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阴谋绑架,险遭杀害;后经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先生全力营救,终于脱险。孙中山获救后即写下了这本蒙难经历的书《伦敦蒙难记》。 这是孙中山*早的一本英文著作,也是他一生中*的一本纪实散文作品。 这本书一经出版即轰动了欧美政界,威慑清廷,为辛亥革命播下了*颗火种。 本书是114年以来出现的*个完备的现代汉语全译本。 一百多年来流行的文言译本不仅语言陈旧,而且多有删节;本书则完全是按照英文原著直译成现代汉语,全面真实地还原了孙中山伦敦蒙难的历史。 新译本对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组织等做了详细的注解,十分有利于读者了解相关的背景。还选编了大量与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相关的翔实可靠的原始资料,并搜集到一百多幅文献资料
焦裕禄,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的名字背后,不仅记录了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岁月,而且承载了一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本书以宏大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思考,生动还原了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形象,深刻揭示了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对广大青少年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代焦裕禄式好青年、好少年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本书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红色文化进校园 丛书之一,期待能成为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的参考读物。
弟子学术成果 司马温公《家范》简论 二程伦理哲学研究 孔子的德育思想 明清之际人性自私说的启蒙意义 论《太平经》的孝道观 论汉代妇女守节之因 关于宋代理学理欲、义利争论的几个问题 宋代三种《易》图学之渊源析疑 湖湘学派与南岳衡山 论谭嗣同教育思想的实学特色 试论谭嗣同的妇女解放思想 谭嗣同政治思想探析 《中庸》 诚 说探析 周濂溪 诚 说的《易》理阐释 张载以 诚 为指归的伦理思想 诚 与 信 体用的分疏与统合 朱熹诚信思想的理论建构 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陆九渊 心即理 思想的伦理意蕴 论墨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 试论中国书院德育实施之系统 试析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书院诚信教育简析 中国书院精神之探析 学术评价与感言 试评陈谷嘉先生伦理学术思想 陈谷嘉先生与二十世纪末中国
聂荣臻( 1899 — 199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四川省江津县人。早年在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参加北伐、筹划南昌起义、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纵队政治委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八路军一五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平津卫戍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开国大典阅兵总指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中央兵工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军衔实施委员会” 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
《信仰 周恩来岭南纪事》一书主要讲述了周恩来在广东的革命工作、生活情况,包括两次东征、1931年通过地下交通线抵达中央苏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多次遇险、1948年粤港文化人大转移、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等重大史实,以及周恩来在家庭、爱情等方面的故事,展现了周恩
蒋介石统治大陆22年(1927年—1949年),统治台湾25年(1950年—1975年)。台湾时期是他一生不可或缺的时期,也是一个较有作为的重要时期。 《蒋介石在台湾》是记述蒋介石在台湾25年大型全景式史实著作,首次披露蒋介石台湾秘史,真实介绍台湾“复兴”历程。本书为《蒋介石在台湾》第五部,主要叙述1958年—1959年间蒋介石由于误读美国两岸政策而引起台湾内忧外患及其应对之策。在多方逼迫下,俞鸿钧贪腐案继续发酵,俞鸿钧被迫辞职。蒋介石启用王云五进行行政改革,并与陈诚因人事安排产生矛盾。蒋介石误读艾森豪威尔的两岸政策,重提“反攻大陆”口号,引发海峡两岸炮战,并在与大陆对抗中陷入劣势。美国政府不支持蒋介石的“反攻”口号,多方制衡,最后迫使蒋介石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宣布放弃“武力反攻”“国策”,在阵痛中台湾从此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