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过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地书写了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了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也以苏慧廉一家这个个体的经历牵引出当时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折射出动荡时代教会、士绅、民间等不同权力的颉颃,社会思想的裂变,以及纷繁复杂的中西关系谜局。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使者:先知穆圣生平事迹及现实意义》是一部翻译著作。原著为著名的伊斯兰教哲学家塔里格·拉玛丹博士,翻译者为著名伊斯兰学者、翻译家蒋敬博士。书稿主要介绍了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和毕生成就,告诫今人如何理性地处理世事。梁文道曾在“开卷八分钟”中介绍此书:宽容的穆罕默德,神秘的伊斯兰世界。
玄奘是中国唐代著名留学僧,俗名陈祎,世称唐僧,是举世闻名的旅行家、探险家、翻译家、哲学家、佛学家和法相宗祖师。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法师西行求法,途径百余国,往返十九载,行程十万余里,请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520夹,梵文经卷657部,还带回了印度制糖技术和珍贵的灌木树种等。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回到长安,之后潜心译经十九载,并撰述《大唐西域记》12卷,成为研究中亚、南亚次大陆的山川、地理、风俗、宗教、政治、经济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 书稿是小说传记体,含绸缪、凉州、瓜州、石磐陀、五烽、高昌、龟兹、险途、布道、佛踪、恒河、那烂陀寺、护法、辩经、归国、长安、面君、使命、惊变、丰碑共20章,每章有导读文字。书稿结构均衡合理,文笔流畅自然,繁简取舍适当,多角度地再现了20年取经过
《傅大士评传》由赵福莲编著。 《傅大士评传》内容提要: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之尊宿、义乌双林寺之始祖、中国维摩禅之祖师,与达摩、志公齐称“梁代三大士”。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遇印度高僧达摩(嵩头陀),经点化悟明自己乃弥勒化身。从此,于双祷树下结庵修行,度生为务,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傅大士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其“道冠儒履释袈裟”已成“三教合一”之象征、大乘佛教空性思想之终极指归。其苦行愿心以及佛教理论均落在“不二法门”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摩禅祖师之风范。“炉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多病人”是傅大士一生的躬身实践。其禅风之沐浴、慧光之普照,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内自中国,外及日韩。
郭仓日巴编著的《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讲述了:热穹巴(1084一1161),宋代人,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德米拉日巴的三大弟子之一,被誉为 日月星三徒 中如月般的弟子。 热穹巴诞生在西藏后藏共塘地方,曾受米拉日巴派遣去印度,学回了玛尔巴没有学完的无身空行母密法,传给了米拉日巴等,称为 热穹耳传法 。热穹巴学成后,长期修炼并传法于前藏的雅隆、塔布、聂地、罗若等地,广收门徒,做了许多饶益众生的事业,并讲述道情(一种修行者的歌)多种及米拉日巴的生平事迹。《米拉日巴大弟子--热穹巴传记》为其传记。
这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宗教思想家为释迦牟尼所作的传记。《纽约时报书评》评论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著作“富有洞察力、可读性强又不乏预见性”。她对释迦牟尼形象的描画结合了其神其人的两个方面,在描述释迦牟尼放弃世俗生活、追求真理的同时,思考他在人类精神探索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信仰没落的现代社会的启示。传记、宗教、历史和哲学,在这本传记里浑然交融,对于任何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读者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台湾著名佛学家、僧传作家、弘学泰斗陈慧剑先生的名著《弘一大师传》,被誉为所有弘一大师传中*受推崇、*畅销的作品之一。 弘一大师一生六十三载,半生艺术半生佛。在俗三十九年,是中国近百年艺术史上难得一遇的通才和奇才;在佛二十四年,被后世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的一生行谊与德性光辉感动、启发着无数心灵,海峡两岸的 弘学 蔚然成风,陈慧剑先生耗时三十六年创作并八次修订而成的该书,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弘一大师传》出版后荣获台湾中山文化学术基金会传记文学奖,不仅在两岸三地畅销数十万册,而且于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是一部为无数人带来温暖、感动、智慧和力量的传记佳作。
希特勒上台之后,一步步残害犹太人,蹂躏整个德国,甚至欧洲大陆。面对惨无人道的暴政,身为牧师和神学家的朋霍费尔,起初奋起抗击纳粹政权对于教会的侵入和控制,建立认信教会联盟来对抗帝国教会的妥协。随着纳粹暴政的巨轮碾碎无数人的生命,朋霍费尔和反抗组织的其他成员一道,越过抵抗的边界,采取了刺杀希特勒的密谋行动,试图从内部瓦解第三帝国,力阻狂轮。朋霍费尔倾听良心的声音,寻求上帝的旨意,在纳粹的邪恶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捍卫真理和正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本书构思精巧、描写生动、内容详实,既扣人心弦,又发人深省,出版后很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多项图书奖。
我生于莲花净地,门隅,藏语里称 白隅吉莫郡 ,意为 隐藏的乐园 。藏历火牛年(公元 1697 年)我被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 罗桑嘉措的 转世灵童 ,同年十月,于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罗桑仁钦 仓央嘉措。 勘破、放下、自在 ,此为人生悟道的三个阶段。然我穷尽一生,也未参透。转眼几度春秋,当我回望那一世,三百年的红尘轮回,不过我一人而已。有人踏浪而来,有人乘风而去,几多风尘不朽,我就在这里。而我爱的人,便也随我留驻在时间的长河里。 我信认识轮回,永坠地狱我不怕。我伸不出覆膜天空的双手,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归深海或者没入尘沙,我可以微笑着告诉佛祖,告诉你 当我站在你的面前,我是凡尘美的莲花。 我是凡尘美的莲花 ,是对内心的一种净化,对过去的告
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他的故事,却少有人知。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这三个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历史名人关联密切。 二十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也追随而来。他的孩子出生在这里,并由此开始了一生与中国的缘分。 他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 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随后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而苏慧廉之后的继任者,正是陈寅恪(因二战未成行)。苏慧廉的女儿,长大之回到中国,创办培华女校,这是林徽因的母校。他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英方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