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了著名科学家、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院士传奇而感人的经历。他幼承良好家教,少年时胸怀远大理想,奔赴重庆、厦门等地刻苦攻读,后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投身科技事业。六十余年来一切以国家需要、国防建设为目标,在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火箭推进剂、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方面排除干扰,攻坚克难,坚守初心,勇攀科技高峰;他矢志不渝开展基础性研究,注意人才培养,一心一意奖掖后学,开创国家科学基金新局面;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耄耋之年继续投身科研事业。他的故事,不仅对我国科技界具有巨大的鞭策作用,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也将产生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踔厉奋进。
《钱三强往来书信集注》收录与钱三强有关信件近300封,绝大多数为首次出版,信函往来对象包括小居里夫妇、鲍威尔、李约瑟、梅贻琦、郭沫若、胡适、林家翘、杨振宁、李政道等诸多科学、文化界名人,不少信函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发展,颇具史料价值。 钱三强(1913-1992)原名钱秉穹,生于浙江绍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阅历丰富,交往甚广,亲历过许多科学、政治、社会的重要事件,有的还身处一些关键性的历史节点。 钱三强祖父钱振常为清同治进士,曾在绍兴龙山书院教导蔡元培,父亲钱玄同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健将。 本书编者葛能全曾长期担任钱三强的秘书,业余进行科技史和科技人物研究,与老一辈科学家多有交往,彼
朱伯芳院士是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工作,参与设计了我国*批三座混凝土坝--佛子岭、梅山、响洪甸拱坝,为我国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有重要创新。朱院士在世界上创立了四个新学科:混凝土坝温度应力理论体系,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混凝土坝数值监控,都已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根据国家发表的统计资料,朱院士是中国水利水电方面科技成果*多的一位专家。他在我国水电界有着重要影响。本书为朱院士的传记,通过走访和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用平实的手法和笔触,总结朱院士的一生。
本传记基于科学发展的视角去研究张钹院士追求科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大家的成长历程。本传记主要按照时间顺序,以张钹院士人生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为节点进行创作,对从张钹院士出生一直到2023 年的各时间段都有所涉及。对不同的历史时期,重点描写了张钹院士的科研之路与任教生涯,并将家庭生活与之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张钹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客观呈现张钹院士的人生轨迹。意在表现与张钹院士同时代的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品质。借此希望张钹院士的精神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科学事业,共同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重任。
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超声速歼击机的历史,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顾诵芬与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同行,从事飞机设计和航空事业长达70年,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代表性人物、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感动中国 2021年度人物。 《顾诵芬: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由报告文学作家罗元生撰写,由长期撰写顾老科研人生的师元光老师审定。全书以报告文学的笔法,全面、真实、翔实、深刻地展现了以顾老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的初心与理想、追求与担当、人格与精神、亲情与爱情、奉献与风范,诠释了顾老 把理想写在祖国蓝天 的崇高精神
李冠兴院士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战略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是一位谦和且执着的学者,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智者,他的身上,体现了风度与才华的完美融合,也谱写了科学家与管理者的 双料 传奇。本书展示了这位腹内有乾坤、立马振山河的核科学家曲折感人而又辉煌励志的人生故事,真实记录了李冠兴院士为我国核材料及核燃料元件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李冠兴院士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以及心怀 国之大者 ,为核一生、忠诚奉献,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使命担当。他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现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汤中立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中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其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镍矿。他提出了 深部熔离-多次脉动式贯入-终端岩浆房聚集成矿 模式及 小岩体成(大)矿 理论。以上工作对我国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本书客观、全面、完整地记录了汤中立院士为地质科学辛勤耕耘的一生,总结了他的学术成就,以及他敏于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开拓、善于总结的学术作风和工作态度,彰显了他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以期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为年轻学子提供学习楷模,并激励他们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内容简介
《燃料电池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日本燃料电池技术历史和技术进展,分析讨论了各种燃料电池技术的实用价值,较详细地描述了一系列在一些领域中已得到工业或中试规模应用的研究实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说明了如何使用各类燃料电池设备和与之配套的辅助设备,重点介绍了如何综合使用各类燃料电池设施时的工程设计、设备安装、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燃料电池应用前后的效益比较。《燃料电池技术》既在基础理论方面作了较深入的论述,又总结了许多实践方面的经验;既突出了世界各国积极开发的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这4类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与周围设备相连系统等燃料电池的重点,又反映了近年来燃料电池的科技成果和未来发展动态。《燃料电池技术》适合于从事燃料电池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技能训练(第2版)》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一技能训练》(厉萍主编)的修订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要求并参照钳工、车工等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而成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技能训练(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钳工技能训练,车削技能训练,铣削技能训练,刨削、磨削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五个模块,共18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任务,每个任务中主要有生产实习图、加工要求与相关工艺分析、加工工艺以及任务评价与反馈等内容。
黄万里,清华大学教授,水利专家,出身名门,其父黄炎培是同盟会会员,是民国时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黄万里毕业于唐山交大桥梁工程专业,有感于父亲的那句“中国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遂决意“以拯农为己志”并赴美国改学水利,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大学、伊利诺大学专攻水利,获硕士,博士学位。黄万里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科学办事,回国后曾在西南、西北、东北从事水利建设。1953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多次在三门峡和三峡建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虽均未被采纳,并被长期剥夺了科学研究的权利,但他提出的很多见解现在证明是有价值并具有前瞻性的。《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记述了黄万里沧桑磨难而又极富个性魅力的一生,笔触之下,是其敢说真话、坚持
本书以健康住宅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包括居室内小气候和舒适因素、建筑及装饰材料、厨房污染、人类自身活动、居室内微生物、日用化学品、办公及家用电器、室内空气质量和空气清洁度的监测评价以及如何营造健康的居住环境等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或者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同时,为便于查阅,在文后又配有部分附录。在写作中注重科普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使人们了解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减少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和健康中的盲目性。本书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实用性,适于环境科学、保护等领域的管理人员、规划人员及广大环保爱好者参阅,也适用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黄万里,清华大学教授,水利专家,出身名门,其父黄炎培是同盟会会员,是民国时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黄万里毕业于唐山交大桥梁工程专业,有感于父亲的那句“中国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遂决意“以拯农为己志”并赴美国改学水利,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大学、伊利诺大学专攻水利,获硕士,博士学位。黄万里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科学办事,回国后曾在西南、西北、东北从事水利建设。1953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多次在三门峡和三峡建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虽均未被采纳,并被长期剥夺了科学研究的权利,但他提出的很多见解现在证明是有价值并具有前瞻性的。《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记述了黄万里沧桑磨难而又极富个性魅力的一生,笔触之下,是其敢说真话、坚持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1856年~1943年),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是堪比达·芬奇、爱因斯坦的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天才、发明创造的巨匠,但也有人称他神秘怪客,还有人称他为超人。他是电气化领域的先驱,是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发明了电机和高压变压器,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斯拉引起的革命不仅限于电力工程,也涉及其他领域。他创造出了无线电遥控的机器、机器人工程学原理和太阳能发动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车速表、冷光灯、电子钟、电子治疗仪……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000项发明。他的很多研究项目,因为大大超前于时代,技术条件远远无法跟上,而难以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在他众多的项目中,有遥控鱼雷、飞行器、喷气式飞机,还有垂直起降的飞行器、气垫船……等等。他率先提出的概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