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回忆录》是哲学家金岳霖晚年亲自撰写的一部回忆录,是颠覆世人印象的人生传奇之作。金先生一眼望去便是哲学家,他 浑身散发着哲学家的味道 ,然而他的内在却流淌着名士风流,一生笼罩在传奇中。它回忆了自己在人生、情趣、交友三方面的经历,彻底颠覆了这位哲学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还原了他真实的人生-----一位游离于学问之外忘情于山水之间却成就了一番大业的人。它叙述了自己学术及学术之外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情感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活中的大师级学者的人格与情趣。《金岳霖回忆录》情趣盎然,可读性极强,吸引力很大。读者如沐春风,如同和一位极具生活情趣的老人聊天,可以得到与读其学术著作天壤之别的感受。这部回忆录,让人得到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喟叹,回归人类本性的呼唤。通过这部书的传奇回忆,能给
鲍鹏山经典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自出版后每年加印。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优选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本书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首次独家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这是目前近期新发现的、中国最早描绘孔子生平故事的连环画长卷。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 温州 乐清市 人,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术家。南怀瑾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著述丰富,多以演讲整理为主。有《 论语别裁 》《 孟子旁通 》《 原本大学微言 》《 老子他说 》等三十多种著作,曾被译成八种语言,影响中外。 《父亲南怀瑾》是迄今为止,完整翔实还原南怀瑾一生的传记作品。作者南一鹏是南师第三子,曾长期亲炙南怀瑾先生教导。本书从 继志述事 的立场,详尽述说了南怀瑾先生少时在家乡开蒙立志、青年离乡拜师访道、而立去台湾弘文励教、花甲至美国传道授业、古稀回香港广行善业、晚年归根定居太湖
钱穆(1895 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钱穆治学出入经史子集四部,是20世纪中国国学界的一位通儒,其毕生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于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本书以钱穆的生平阅历为主线,将其思想、学术、人格、才情融入其中叙述,一方面展现了这位来自乡村,完全靠自学成才名家,成为大学教授、名教授,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学术贡献,另一方面突出他为中国文化而战、为守卫中国文化而战的一生,突出他为中国文化招魂续命的精神志业,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文化承担责任。本书材料翔实,立论有据,分析中肯,行文流畅,是迄今为止*为详细、全面论述钱穆人生经历和学思历程的著作。
颜真卿景龙三年(709)生于长安,贞元元年(785)八月在龙兴寺被缢杀,是中国封建社会唐帝国走向鼎盛并由盛转衰的阶段。他生平跌宕起伏,不仅是唐代科举的佼佼者,更是治理国家的能臣;不仅是超越王羲之的书家,更是文学论坛的拓荒者;不仅是儒家思想家,更是用生命捍卫国家统一的践行者。他知行合一,在历史的长河中竖起了一座思想与文化丰碑。颜真卿值得被尊崇,值得后人研究。本书作者不辞辛苦,十多年来在关中及相关地区寻觅颜真卿的足迹,搜集与其相关的信息资料写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全书共分六十个章节,38万余字,图文并茂,以翔实的史料、诙谐的文笔,生动而鲜活地品评了颜真卿的生平,再现了颜真卿的历史真实形象。整体结构上前五十章节写生平,后十个章节写颜真卿的儒释道思想,包括他与文学,与学术,与酒、茶等相关的生
《素书楼馀渖(新校本)》为钱宾四先生全集正文之最后一册,主要以不易归类之零篇或前此成书失收及新得之短文,汇编而成。全书分序跋、杂文、书札、诗联辑存、晚学拾零五部分。 第一部分序跋类。共四十三篇。最前两文为先生早年任教小学时之作,特具纪念性。盖先生笃于友于,长兄声一先生于民阁十八年辞世后,为表追思,曾编钱声一先生纪念文集,当年曾寄送各图书馆收藏。先生辞世后,编者为整理全集文稿,曾数赴上海、无锡、苏州、北京访寻,未有所获。陆在无锡寻得民国九年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校所载先生跋吾兄声一诗选一短文,及在北京意外寻得民国九年先生纪念好友朱怀天先生,为其整编遣稿时所写之序文。一序一跋,皆见真情,得之匪易,弥足珍贵。第三文为民国三十年之作,其余大都为一九四九年流亡海外后所作。其中与新亚书院有
胡适可谓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大学者、大名人。《胡适传》以流畅的笔法,再现了他昔日的风貌,不但包括其政治主张、思想倾向、学术建树,而且还详细叙述了他的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及交友和晚年生活,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胡适作为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本书还不遗余力地讲述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在整理国故与考证小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不平凡的一生。
本书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正阳先生的个人传记。本书从孙正阳先生从艺之路上的一个个小故事、所扮演的一个个角色开始讲述,彰显了孙正阳先生 丑中见美 的艺术特点,值得后辈学习和研究。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学术机构,一方面以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也要秉承浙江文化的传统优势,总结浙江文化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竭尽绵薄。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下,我们毅然启动“浙江文化名人传记”系列丛书一百部这个我院建院以来的科研项目。通过为浙江文化名人立传,既可借以反映浙江文化发展的总体面貌,也有利于今人见贤思齐,努力进取。目前丛书正在陆续面世,我们一定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学术标准,争取近年内完成这个浩大的学术工程。本丛书共为一百部,其中古代五十部,20世纪五十部。本丛书中之文化名人,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准则选取:(1)生在浙江,或其主要文化成就在浙江完成者;(2)卒年在2000年底前者;(3)在某一文化领域作出巨大贡献,在全国有重大影响
本书从一个普通儿子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国家和社会的大师的家庭生活,表现了他纷乱复杂的家庭情结——从一个农村家庭来到一个城市家庭,他与城市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农村的那个家,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在作者的笔下,季羡林骨子里就是一个具有悲剧情怀与叛逆思想的人,他感情丰富、文思泉涌、善于学习,天生具有文人气质,对女人、爱情、家庭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然而根植于心底的责任感让他选择了一条委曲求全、与家庭妥协的道路,他的这种态度一直保持到他人生的最后。
胡适可谓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大学者、大名人。《胡适传》以流畅的笔法,再现了他昔日的风貌,不但包括其政治主张、思想倾向、学术建树,而且还详细叙述了他的生活情趣、思维方式及交友和晚年生活,发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胡适作为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本书还不遗余力地讲述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在整理国故与考证小说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不平凡的一生。
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为前清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敬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师事陈宝琛、郑孝胥、罗振玉、柯劭忞、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和叶玉麟诸先生习经史子集之学为溥仪伴读.1947年被蒋介石监管至台湾在台湾宣扬中华文化六十余年述而不作不喜浮世之名不接受媒体采访本《易经》以为体而据《春秋》公羊学以为用及门弟子有上万人之多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之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106岁.
书法具有丰富的形式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随着书法的不断发展,书法的人文精神自然而然地演进成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她是海纳百川、包容天下的文化大道。“大书法理念”的提出,则是书法之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大道和无穷张力的具体体现。启功先生是同时具有广博学识和高尚人格的典范,是学术界、书画界的一座丰碑。启功不仅传承了书法的精华,而且将深厚的文化修养、传统人文精神做了的延展。
本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尔的大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以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名流的交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治学为人”与“精诚为国”两条基线贯穿全书,读来使人感奋不已。
《熊十力评传》内容简介熊十力先生是一位富有精神,不喜好傍门户的哲学家、思想家,并非株守任何一部古典著作的专门家或某一学派的“经师”,更不是那种只会咬文嚼字的所谓“学究”。他很有抱负,很有气魄,非常自信,但并不是通常所说的“骄傲”,作学问的态度又非常严肃认真。本书以流畅、凝炼的笔调叙写评述了“新儒学”的主将熊十力先生的人生道路、思想体系,学术传承。其资料详实,持论公允,使读者能充分领略熊氏精神风貌及其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精要,堪称传神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