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 教育思想泰斗 。他的书被称为 活的教育学 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人 的问题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他的全部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他的全部工作的方方面面。《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共10卷,聚焦他的 育人 思想和实践,包括《做人的故事》《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关于人的思考》《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要相信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
本书是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 中的一种,为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它阐述人在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公民的诞生》(阐述人在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给儿子的信》(阐述人在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共同构成 育人三部曲 ,综合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本书力图阐明:如何把孩子带进认识现实环境世界中去,如何帮助他学习,减轻他的脑力劳动,如何在他心灵中激发并确立高尚情操,如何培养人的尊严感、对人的善良本质的信念、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如何在幼童聪慧的头脑和敏感的心灵中播下忠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第一批种子。
本书是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 中的一种,为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它阐述人在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另外两部代表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人在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给儿子的信》(阐述人在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共同构成 育人三部曲 ,综合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本书从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方面,系统地阐发了 公民教育 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极具借鉴参考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 第1卷》收录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培养集体的方法》三部著作,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有案例分析,也有理论提炼,形成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体系。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研究的主题,书中对人的全面发展所涉及的8个方面的问题详细地加以了阐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为前提,书中以作者对29个班级、700余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10年的学校学习生活的观察为依据,探讨了青少年在不同学段的思维、直觉、情感、需要、意志和言语等方面的心理特点。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书中对学校集体及其培养原则、集体主义与公民精神的关系、教师的人格对形成教师
第3卷包括《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 《我把心给了孩子们》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有杰作中的一部精品,曾获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和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被再版多次并译成十几种语言文字,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这部著作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多年学校工作的总结,其中有沉思,也有焦虑、担忧和不安。他说: 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22年,这对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为《我把心给了孩子们》。 他还说: 什么是我生活中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爱孩子。 《公民的诞生》是《我把心给了孩子们》的姊妹篇,谈论的是对少年(10 15岁)的教育问题。作者认为少年处在一个社会公民的诞生期,必须从各方面对他们加强教育,才能把他们培
当父母们被问道:他们对孩子有什么愿望呢?父母们经常会说: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然而,为什么幸福很少被作为教育目的来论及呢?本书对“将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的话,我们会如何去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书首先追问了什么是幸福。其次,又讨论了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去理解幸福。作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培养对于不幸福的容忍能力以及一种减轻他人痛苦的意愿。在对当代这个几乎只看重以经济指标衡量幸福和快乐的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本书谈到了持家、为人父母、珍爱住所、培养品格、人际关系的发展、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和参与民主生活方式等对于幸福的意义。,本书还对如何将学校和教室变成幸福的场所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共写下600多篇论文,本书以论文集的形式,收录了苏霍姆林斯基的68篇教育论文,这些论文关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精髓。其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德育、公民教育、理想教育等方面的论文,也有劳动教育、情感教育、语言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的论文;有论述学校教育的论文,也有论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各种教育有机结合的论文。 这些都是其论文中的精华,是作者基于在中小学工作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而写就的文章,见解独到,颇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对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极具参考价值,对今天我国中小学教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有无此道理和知识作为根底的教育,其结果大为迥异。那么,哪些是教育者不能不知的有关教育的道理和知识,就成为一个需要告知与明确的任务。本书就是为此而生的,是为 教师 而写的 教育常识 。 教育常识 ,就是 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 。做事,需要掌握做事的基本道理,做人,则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此才能成事成人。无论教育之人(如教师),还是教育之事(如教学活动),都要从懂得 最基本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 开始。通常所言的教师的基本功,来自于最基本的教育常识,这也应该是判定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此次修订再版,不仅在表述性的细节上做了大量再润色、再完善,而且也增加了一些 新常识 ,成为新老常识的坐标交汇之书。
本书包括了职业教育概论、职业教育基本原理、大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体制与管理、论职业教育类别、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宗旨、中外职业教育鉴析。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2卷):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一文化基础、古希腊教育思想的萌芽、成型时期的古希腊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体系化——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等。
根据简便、实用的原则,本书共收录了354味最常用的中药。书中对每味中药进行了精要的记述:别名只介绍了主要处方用名;功效应用贯以中西医两种认识;方剂举例结合各药特点搜集了众多药味少、效力宏的古今经方、验方。此外,还扼要总结了各药的现代研究结果,并附有方便查找的药名、方剂索引及方剂歌诀。书后的中西医病证索方,为人们查找有关病症治疗处方提供了方便,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该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堪称中医入门之书。本书专供学习中医、中药人员及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高平叔编著的《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哲学社会科学类)》遴选了作者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反映了其独树一帜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治学治教理念。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哲学社会科学类)》所选各篇,按写作或发表时间先后编次。年月日一律采用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