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课堂里》是李政涛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抒情诗”。他以极大的热情与浪漫活在课堂里,努力写出课堂已有的样子和应有的样子,写出课堂的中国风格和西方风采,写出课堂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与将来的样子,从而写出教师生命的样子,活在课堂里的活泼泼生命的样子。教师生命的千差万别,造就了课堂的千姿百态。课堂是教师生命的结晶,是展现生命价值、生命光彩的地方,教师活得精彩,课堂才能上得精彩。相信读者读了这些清新隽永的文字,既能丰润干涸的心田,又能缓解职业倦怠,笃定又幸福地活在课堂里。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 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
首要教学原理 是本书作者戴维 梅里尔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设计理论。他认为教学设计理论应该类似斯金纳的刺激-反应理论般简洁,于是他基于四个简单的教学活动 讲解、展示、答问和练习加以总结,从而提炼出能实现效果好、效率高和参与度大的教学理论,即首要教学原理。该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上许多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本书为修订版,相较于之前的第1版作出了重大改进。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教学设计理论,并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一理论提出指导。
本书系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丛书之一,作者通过学术史梳理,对国内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回溯了从教育史到学术史的发展历程,以及从西学东渐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从教育基本理论的制度化、多元格局、范畴演进,以及21世纪以来教育基本理论的探索和转向等方面对既有的文献(包括著作、教材、期刊论文等)进行梳理和挖掘,叙述、分析教育基本理论这一学科在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这对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能发挥知往鉴来的重要作用。
本书分为两编,第一编 “长话短说·五问”,从教育、教师、素质、经典和教材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下列示了数十个直白又圆融的观点(方面);第二编“说来话长·六论”,选录了作者发表在不同媒体上谈教育的数篇文章,与第一编形成互相印证和说明的关系。
本书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70多篇课文进行了文本细读,分别从课文作者的写作缘起、文本的语言特色、课文教学与语文元素的结合以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加以思考;同时,考虑到统编版教材所选课文多为文学作品,本书尝试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从文字学、文章学层面贴近文本,借鉴相关的文学理论和写作方法,展开了真实且个性化的解构。本书可以引领一线语文教师更精准、精确和精到地解读文本,理解每一篇课文的秘妙之处,进而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轻松驾驭。
《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350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用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丛书 梦山书系》汇集了数量众多的适合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这些活动(或称心理拓展游戏)内容丰富,有一些是原创的,有一些是经典、通用的,还有一些是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改造的。根据形式、目的和效用的不同,这些心理辅导活动归属于八个不同的主题。每一个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都包括活动目的、参加人数、使用时间、活动场地、材料准备、活动程序、注意事项等环节。这些心理辅导活动设计非常实用,可供一线心理教师、班主任乃至学科教师直接使用。
本书系作者专注课堂的 本专著。迄今为止,作者已听课6600多节,积累了大量了素材,且积淀了自己的观课、议课的理念和方法。作者从课堂入手,又不囿于课堂,从中融入对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等诸多的思辨,解读了课堂中的个体生命的奥秘和价值。作者认为,教师的使命和生命都在课堂,课堂是教师成就自我生命价值的载体,教师生命的独特,就在于与课堂的交汇。本书是作者诸多教育著作中的重要转折之作,意义非凡。本书可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的专业教材。
本书为成都蒲江县南街幼儿园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探索成果。该园立足于乡村,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让大自然成为活教材,让一日活动成为课程,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主动探究、发现和表现,获得个体经验的成长与发展,展示了一所农村幼儿园探索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风貌。全书共八章,完整呈现了该园开发的日常生活课程、探究性主题课程、户外体育课程、自主游戏课程、节日节气课程,并将幼儿园日常管理及日常保障也纳入课程加以考察。全书体系完整,经验总结到位,案例丰富,图文并茂,操作性强。
本书为成都蒲江县南街幼儿园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探索成果。该园立足于乡村,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乡土文化,让大自然成为活教材,让一日活动成为课程,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主动探究、发现和表现,获得个体经验的成长与发展,展示了一所农村幼儿园探索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风貌。全书共八章,完整呈现了该园开发的日常生活课程、探究性主题课程、户外体育课程、自主游戏课程、节日节气课程,并将幼儿园日常管理及日常保障也纳入课程加以考察。全书体系完整,经验总结到位,案例丰富,图文并茂,操作性强。
2006年郭元祥教授率先在中国提出深度教学并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从深度学习到深度教学的知识论基础和学习论基础,基于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深度教学的本质和理念,明确了深度教学的目标,即从知识到思想、能力及经验。本书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度的具体策略:即教学的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性,自我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教学,U型学习与课堂的画面感。 本书是对深度教学理论的系统总结。
本书为叙旧文丛之一,是作者梅杰多年史料文章的结集,分为 民国人物 儿童文学 编辑出版 黄梅文化 四个板块,这也是作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因此本书可说是对其个人研究与编辑出版成果的一个最好总结。书中所选文章,涉及梅光迪、废名、喻血轮等众多民国人物及与之相关的交游圈,名人文集出版的台前幕后故事,黄梅地方隐没于历史之下的鲜为人知的人物佚事等,凡此种种,相互勾连,知识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著名出版人俞晓群、学者谢泳作序,亦为之增色不少。
本书提供了一整套有效解决课堂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案,作者彼得·利耶达尔教授认为造成课堂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思考,他20年来专注研究课堂教学,凝练出98种课堂教学策略,让老师能够 引导学生思考,有效解决学生读不懂题目、上课走神、不写作业、不愿意动脑解题、不会记笔记等14大课堂问题,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教学。
本书采用专题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现代教学理念的运用与所遴选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重要原理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融现代教学理念运用与数学核心知识教学为一体,介绍高水平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由此构建了内容专题。这些专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所选的理论视角均为近年来热议的话题,既有老生常谈、常谈常新的理念,也有新概念、新名词、新思想,这些理论或理念相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所遴选的学科内容来自于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均是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这些教学理念运用和数学核心知识的融合,并非随机的、机械的。
本书属于大众阅读物,是关于器物美学的专著,供家长阅读。全书包括三篇十九章,涉及器物育美的原因、方式、方法。第一篇从器物的审美价值、器物美对成长的意义、器物的美育价值方面讲述器物育美的原因;第二篇从器物设计、器物形线、器物色彩与审美能力之间的关系,器物审美与中西文化交流、积极心理成长、美德、秩序感之间的关系,讲述器物育美的方式;第三篇从家中器物育美、家外器物育美的途径,讲述如何运用器物之美进行家庭育儿。总体来看,全书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观点独到,有助于家长增强对器物、对器物美学、对美育的理解。
本书是顾之川对语文教育界 三老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名篇的精选。作者以自己多年的语文学习研究和编选语文教材的体会,对 三老 的语文教育精彩论述,以类选编,分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考试、语文教师、语文研究八个专题。所编选的文章,理论与实践兼顾,既有汪洋恣肆的长篇大论,也有吉光片羽的简什短章,既注重语文教师的需要,又可给理论研究者参考,体现了编者良好的详略取舍观。 附录 分别收录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著目录,可为希望进一步研究的读者,提供检索、学习与研究的方便。 三老 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宝库,常读常新,于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系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丛书之一,编者通过学术史梳理,对国内在职业教育研究这一学术领域7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主要从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历程、职业分析的研究、校企合作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及其专业发展研究、职业教育实训及实习等方面对既有的文献(包括著作、教材、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梳理和挖掘,叙述、分析职业教育学这一学科在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这对职业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能发挥知往鉴来的重要作用。
单元整体教学是撬动课堂改革的支点,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应然需求。本书上半部分系统全面地对单元整体教学做了分析解读:章梳理了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为什么要开展单元整体教学2个核心问题,勾勒出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章聚焦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怎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明晰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第三章关注教师怎样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如何保障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提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策略。下半部分则精选35个教学案例,涵盖初高中教材,全面展示单元整体教学的魅力,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参照、借鉴、实践的优秀案例。
本书为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丛书之一。全书较为全面地梳理中国教学论研究近七十年尤其是近四十年间的发展嬗变。通过对本学科既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挖掘,叙述、分析中国教学论研究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作者既注意涵盖教学论的各研究分支的研究部情况,又注意做到不平铺直叙、简单罗列,而是加强综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这样在叙述中就使重要观点、学说及其作用影响以及局限显得醒目突出。全书资料翔实,述评结合,在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预测趋势,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