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核心素养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是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核心素养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1年版)》是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要 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2022年版义务教育学科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大多在课程内容板块新增了 跨学科主题学习 ,并规定要用不少于本课程10%的课时来实施。本书针对课标这一新的要求,围绕老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困惑,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背景、意义、类型、进阶安排,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主题确定、目标确定、任务设计、评价设计,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活动和学校管理,帮助学校和教师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本书整体风格简明清晰,通过以案说理的方式展开,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案例剖析,对老师们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核心素养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是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是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种子课3.0》 双减 政策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孩子。但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才能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继《种子课2.0 如何上对数学课》,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以课说法,和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学论学者郭华教授强强联合进行对话,精选10节种子课,通过论课的形式,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切入,呈现和剖析什么样的数学课是好课,为一线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做出引领和示范。本书另外还有 U盘版 ,含10节种子课课例视频,生动地再现俞老师教学现场,让一线教师更真切地体验和学习好课。 《种子课2.0》 本书是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继《种子课》之后的又一力作,是对《种子课》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俞老师认为,数学课要教好的前提是教对,否则再华丽的课堂也与真正的教育
本书收录的诗意语文创新课堂十例,均是王崧舟老师近五年来对诗意语文的最新探寻与创造。这些课例,都在努力、真诚地探寻与创造诗意语文的某种新可能: 1.课程新模式 在意境冥想中促进创意表达。 2.课程新路径 以整合思维深化整本书阅读。 3.课程新视角 通过意脉追索开掘古诗的文化意蕴。 4.课程新热点 突破难文教学。 5.课程新结构 在名篇教学中勾连名著导读。 6.课程新取向 以语文的方式传承革命文化。 7.课程新形式 以大概念统领群诗教学。 8.课程新理念 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9.课程新领域 彰显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特征。 10.课程新样态 在任务群视域下重构单篇教学样态。
《外研社 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指南》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为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实施英语阅读教学、开展阅读教学研究提供指导。其中《英语阅读素养与教学设计》《英语分级阅读 理念、意义与方法》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方法》三册书从宏观角度,围绕英语阅读素养概念、英语分级阅读的起源、意义、目标和途径,以及如何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等问题,为教师搭建理论学习、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平台。《英语阅读与思维培养》《读写结合的英语教学》和《支架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三册书从中观层面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三个发展趋势,即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利用支架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语言和发展阅读素养。*后四册书则从微观层面,聚焦四种具体的英语
2022年3月25日,教育*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 (2022年版),并明确要求:各地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和改革总体要求的研修交流,实现校长、教师及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 员全覆盖。为此,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编写了这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丛书 ,旨在方便各地有效组织教育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教 师等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 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本套丛书由教育*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组长担任主编,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权威之作。丛书真实反映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所坚
本书是我国著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的修订版。 *章 阅读 学习领域知识:修订版重写这一章,尽可能清晰地解说 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 实用文章阅读 文学鉴赏 等概念。 第二章 阅读教学的任务及其路径:解说 阅读教学 及其各种路径。 第三章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解说 阅读教学设计 的要领。 第四章 阅读教学设计实务:提供作者所研发的阅读教学设计的备课模板,分散文、小说、诗歌、实用文章和文言文五个部分,展示前述学理的应用。 作者对*版的修订力度较大,第二版的结构更为完善,案例更加充实,进一步提高了该书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
本书的编写目的定位于 改什么?如何改?怎样考? ,从改什么、如何教和怎样考三个角度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的理念和要求进行深入解析。全书分为九章,内容涉及英语课程理念的改革、英语课程内容的改革、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练习与检测的实施以及核心素养下的考试。全书强调实用性,体现新意,有助于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开阔视野,更新教学理念,进而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英语教学实践。
2020年6月,《*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对外发布。2020年版的修订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调整:体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清晰、规范了普通高中三类课程的属性;确立劳动教育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正式地位;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新热点、新要求;对个别文字表述与要求进行微调,以使普通高中课程永葆时代性与先进性。
为什么在新课标中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哪些类型与实施原则?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如何选择?目标、任务和评价如何设计? 如何统筹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进阶安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 跨学科学习 学习任务群,并安排10%课时予以落实,这对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新课标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上编 关键问题解读 聚焦 跨学科主题学习 的学理脉络和现实意义。下编 典型课例解析 选取经典教学课例进行跨学科学习实践,并配以特色点评,对课例的精彩处进行解说。本书上编注重理论引领,突出前沿性、系统性和国际化;下编注重实践操作,突出原创性、经典性和示范性,将有助于教师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之下的新课程设计、新课堂创设应该是什么样的?身处多改并行、多改交融的教育大变革的时代之下,为人师者如何与时俱进、因机制变?本书的38个精品课例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在大单元的视域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前置任务为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富有语文味的情境活动,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让其切实体验文本的精妙处、苦心孤诣处。本书对高中语文一线教师的实践富有参考意义,也可为年轻教师、在校师范生参加各级教学技能大赛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佟先生的语文课》是人大附中优秀教师佟世祥先生根据自己30年的教学经验做出的精心总结,概要如下: 学好语文,需要学生树立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讲授语体文、文言文、议论文、记叙文阅读和写作的教法与学法。 推荐文章、书目,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积累学识。 读此书你能获得学习语文的自信、乐趣和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通过知识形成素养已经成为如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共识。素养导向的教学,强调要以单元整体的方式组织教学,但想把握住如何更好地组织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和框架引领。本书以学习路径理论为基础,按照明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起点、分析学习路径、设计并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四个步骤,建立单元整体教学的分析框架,对小学阶段的一些主要单元进行整体教学的分析、设计与实施,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
2022年3月25日,教育*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 (2022年版),并明确要求:各地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和改革总体要求的研修交流,实现校长、教师及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 员全覆盖。为此,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编写了这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丛书 ,旨在方便各地有效组织教育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教 师等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 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本套丛书由教育*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组长担任主编,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权威之作。丛书真实反映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所坚
大观念教学是本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着重强调的教改方向。本书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据,汲取国际上前沿的课程创生与教学设计理念和模式,选取实验学校,经过数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小学各学科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丰富案例。本书既提供课程创生与教学设计理论框架,又提供各学科的单元设计样例,还提供大观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对广大小学教师理解并开展大观念教学提供方向指引和操作指南。
本书是我国著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王荣生教授的代表作之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的修订版。 本书的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已重印25次,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好评与肯定。魏智渊老师在其编著的《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对本书做出了如下评价: 这本书对语文教师的价值是巨大的,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书籍之一。 王荣生教授在2021年版中增加了其*的研究成果,并对初版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删减或修改。他在书中对魏书生、欧阳代娜、潘凤湘、黄玉峰、郑桂华、曹勇军、窦桂梅、郭初阳等名师执教的典型课例展开了细致的评述,打破了从教学方法角度进行观课评教的传统认知,强调从教学内容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课例进行评析,即把评课的重点从 怎么教 转向 教什么 。 本书包括 名课研习 名课研讨 课例评析 课例兼
数学活动是发展幼儿逻辑思维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对该怎样让幼儿来理解数学感到为难。实际上,数学是基于具体形象的抽象,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也需要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对幼儿的数学教育要基于具体形象的内容。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易于幼儿理解的数学活动案例。 本书是美国高瞻课程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结果,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高瞻数学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两大部分,di yi部分是对高瞻教育以及高瞻数学教学法的概述,第二部分则从 分类、排序、数、空间、时间等 五个方面来提供具体的数学活动案例。在每一方面中,作者都设计了10个活动案例,全书共计提供了50个案例,用以发展幼儿在分类、排序、数、空间和时
2022年3月25日,教育*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 (2022年版),并明确要求:各地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和改革总体要求的研修交流,实现校长、教师及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 员全覆盖。为此,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编写了这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丛书 ,旨在方便各地有效组织教育管理者、教研员、中小学教 师等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 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本套丛书由教育*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制)组组长担任主编,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权威之作。丛书真实反映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所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六大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体现了对学习内容、情境、方法、资源等要素进行整合的新要求。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着眼于单元整体,树立大语文观,在学习目标的统领下,对单元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 本书凝聚了作者近二十年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解与思考。本书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现实需求和困惑为出发点,以学习任务群为视角,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对象,明确了小学语文六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定位,阐释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路径,并给出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范例,不仅为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也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
本书介绍的是美国高瞻儿童评价工具《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COR Advantage),内容包括《使用指南》、《评分指南》和《配套材料》三大部分,其中《使用指南》对该评价系统评价内容、操作方法以及结果使用等进行了概述,《评分指南》详细阐述9个评价领域(学习品质,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健康,语言、读写和交流,数学,创造性艺术,科学和技术,社会学习,外加英语语言学习领域)一共36个评价项,并分水平(从水平0~7)提供了定义和轶事记录举例,帮助教师客观有效地观察和评价儿童。《配套材料》部分列出了评价过程中要用到的《轶事手册》《幼儿总结表》《班级总结表》等。 高瞻《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应该寻找哪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儿童行为,如何将感性的印象组织成客观的有数据支持的报告,并通过长期定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