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典是一部记录汉语古文字资料中通假字的工具书。汇集殷周至汉初的甲骨文、金文、货币、玺印、陶文、石刻、盟书、帛书、竹木简牍等里的古文字通假例证,所收资料发表时间截至于2004年。字典正文,以所假之字立目,按所通之字的上古声韵排列,以韵为经,以声为纬;用“读为”、“文献作”等形式说明所通之字;所假、所通之字一般注明上古声纽、韵部和汉语拼音;举列通假例证。后附引用书目和笔画、音序、四角号码检字。
从20世纪开始的语文大批判已经十多年了,但语文教育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至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工具,还是人文?到现在争论还在持续。其实,从意义讲,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执是个伪问题。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窦桂梅用她的主题教学做了很好的阐释。没有语言的传递,哪有情感的表达。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引导孩子读书,进入经典文本,保持阅读兴趣,学会读书方法上去。 从这个角度看,窦桂梅探索的主题教学,就是在为孩子编织一张读书的网,语文的网,让他们走向明亮的地方,走向精神高度开阔的地方去。围绕如何构建“理想课堂”,窦桂梅带领清华附小的教师团队,以主题教学为纲,走出了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实道路。她们追求课堂的温度、广度、深度,渴望我们的话文教学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学习
《古诗词诵读100首(小学版)》每首诗均按“古诗”(展现完整古诗,并配有拼音)、“注释”(对一些字词做解释,以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译文”(对古诗句进行翻译)、“赏析”(从写作方法、词句妙用、想象力、情感性等方面进行赏析)、“背景故事”(介绍诗歌背后的故事)、“作者简介”(介绍作者及他的艺术成就)这样的框架进行编排,其目的就是给学生自学本诗提供必要的帮助。
本字贴选用的90多首诗词,是小学语文要求学生必须背诵的课文,由书法家张学鹏先生用规范的楷书精心书写。字贴装订时加入半透明的书写纸、既或蒙写、描红,又可作临摹范本。练习时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都可以。 从小练得一手好字,长大后受用不尽。使用本字帖,不但能收到强化书写训练的效果,而且对熟记熟背诗词也会有明显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
《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后,曾于1983年和1996年出版过两次修订本,2002年出版了增补本。这次修订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收词,增加新词新义,删减一些陈旧的而且较少使用的词语和词义;二是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类。 这次修订在原有词语中删去了2000余条,另增加了6000余条,全书收词约65000条,基本上反是映了目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查考的需要。 这部《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五万六千余条。 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般语汇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使用的旧词
本辞典收录自先秦至清末的诗词中的名句约1350句。名句按意义类别编排,共分26类。同一类别中的名句按所出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每一名句条目包括所引句子、朝代、作者、篇名、释义等五部分内容。释义力求准确、简明。如有难字、难词,先加注释;有典故的,说明出处。为便于读者查检,正文前有“义类表”和“名句义类索引”。
《欧阳询虞恭公碑 皇甫君碑》 《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简称《虞恭公碑》。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十月立,今碑在陕西礼泉县九嵏山。碑正书,碑高一文一尺零五分,宽四尺三寸,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额篆书四行十六字。此碑为陕西礼泉唐太宗昭陵陪葬碑之一。岑文本撰文,详细介绍了碑主温彦博的生平。此碑文字剥落已甚,传世墨本中明前拓本“历”字未损。两千七百余字的《虞恭公碑》现行版本中少则只能见到四百余字(历博宋拓本),多则也不过能见八百余字(嘉庆内府本)。前者黑墨精拓,前有汪瀚云等题签,后有陈镛等题跋以及“公彦珍秘”等钤印八方;后者系毕沅灵岩山馆旧藏,后有王澍、翁方纲、王文治等跋。今选用嘉庆内府本。 本套书还包括:欧阳询化度寺
本套图书为成人硬笔书法凹槽字帖产品,本套产品包含《识字三千》《唐诗宋词》《论语精选》三本凹槽字帖,内容上精选常用字、人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和《论语》中的修身处世名句;字体上,前两本为楷体,后一本为行书,楷行结合,符合练字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本套图书不仅强调引导练字的工具性,更强调练字过程中的文化熏陶意义。 本套图书不仅满足了成人的基本练字需求,而且注重普及国学名作、提升个人素养,是一套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质文教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