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绪论和上、下两篇。 上篇是实践速记篇。正如记忆英语单词的关键是记词根,记忆日语单词的关键是记住汉字的音。字音是纲,词音是目,纲举则目张,掌握了有限个汉字的读音,就自然掌握了由它们搭配组合生成的无数词语的读音。根据这一原则,本书把《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共四册)所有含汉字的词语根据其汉字词素的读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分为音读和训读两篇,音读篇中收录的是纯音读词语(日本国语界叫“字音语”),含有训读汉字的则归入训读篇。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总计约3000多条“字音语”是由1100多个汉字生成的,所以,只要记住该千余个基本汉字的音读,你就一劳永逸、一步登天一一举解决了所有汉语词的读音问题。而本书的“绝妙之处”则在于把这千余个基本汉字按照中日读音的对应规律(即音读规律)分门别类
“理论”这样的词汇,乍看之下,往往浮现出艰深难懂、不切实际的念头,这也是我们对某些论著的坏印象。现代社会强调快节奏、舒适性,知识经济更应是知识产生财富的经济。哪怕再深的理论,能带来实际效益;且读起来轻松易懂。前者应是知识经济的特点(知识带来财富),后者应指人文的关怀。我们并不否定艰深的理论,但却不应人为地将理论深涩化,不应提倡越让人不懂就越深奥。须知,再好的理论也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很难想像人人望而却步,又能带来累累财富的知识。 所以,作者的初衷,是想把这本书写成既要讲理论与实务,也要让人读起来有点乐趣,能从中轻松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