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修订版)》是一部精心设计、新颖独特,专为德语学习者编纂的德汉双解大词典。66000个词条。精选反映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新词语和新概念。释义通俗,浅显易懂。63000个例旬,以及大量的搭配、词组,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便于使用者在语境中学习。30000个复合词,便于激发举一反三的构词能力。2100余条语用提示,以及详尽的语法说明,解释精辟,令人茅塞顿开。 动词为核心的句子模式,精心设计。格式规范,语法、语义、语用清晰到位,利于学习、记忆、运用与创新。德语正字法,醒目套色编排。确保书写正确,便于读者查阅。 新开语言信息窗、国情信息窗,丰富使用者的交际常识和文化知识,激发其潜在求知欲。
《朗氏德汉双解词典》引进2010年*版的“LangenscheidtTaschenwrterbuchDeutschalsFremdsprache”,加注中文释义,专门为外国人学习德语编写。全书近900页,它是一本中型的德汉双语学习型工具书,收录约30000条词目、短语、范例和派生词,涵盖了现代德语日常使用的单词、词组,也增添了德语学习者理解德语、使用德语进行会话与写作所需要的内容,极具实用性。 除了标准德语,朗氏德汉双解词典收录的词目也包括日常口语词汇。词目的中文释义透彻明了,德语释义则更清楚、更准确地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有助于读者根据不同的情境选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此外,奥地利和瑞士德语所用的词汇同样受到了关注。本词典提供的数千例句精确详尽,典型的短语、构词以及造句方面的诸多范例简化了语言学习。作为补充,词典列举了词汇的复合及派生现象,有助于读者积极
《新德汉词典》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德语工具书中的主打作品,多年来受到市场的热销。该工具书是国内学习、教学及翻译德语时*主要的德语工具书。现根据市场的不同消费群体,申报出版该书的简装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德汉,汉德部分收词各近3万条,条目及例证丰富,译文准确规范。 ●除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用词之外,还收录大量经贸、科技等领域的专业词汇。 ●收录大量新词新义,适应时代需要 ●双色印刷,双向检索,美观醒目,易于查阅和学习 ●附不规则动词变化表、德语新正字法规则及新旧字形变更表,便于读者参阅。 ●以双语读者为对象,汉语词条及释义加注拼音,便于外籍人士使用。
本书是编者长期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编者从事德语一线教学50多年,教授过几千名学生。词典中所收的1100多个问题是从学生在学习德语时经常遇到的上万个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对于德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解决各类德语考试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德语词法、句法、词类、构词法、正字法、词的使用、标点符号、缩写、修辞、惯用语和成语以及词组搭配等等。可以说,这些问题几乎涉及德语学习的各个方面。
《现代德语学习词典(德语版)》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学习词典,收录了近77000个词条、词组、短语和搭配,125000余条释义和例句。选词除德国德语词汇之外,还兼顾了奥地利德语和瑞士德语词汇;词条涉及的专业面广,除一般专业词条以外还收录了近年来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形成的新词,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科技、体育、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词汇;词条释义简明易懂、准确可靠,丰富的词组、搭配及例句都有助于学习者准确理解德语文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德语写作能力;同义词、反义词及复合词的收录可以有效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大量的口语表达法、习语、惯用语、谚语等都可以有助干丰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原版引进,整本收录德国杜登词典系列中的《杜登标准德语(德语疑难问题A-Z)》,汇集并解答德语疑难问题5500余则。它将告诉您:1.规范的德语:从语法、词汇、格式等各个方面向您呈现正确规范的德语应用2.地道的德语:从表达、措辞、情境等各个方面让您感受纯正地道的德语语言《杜登德语规范词典》根据杜登出版社多年经验编纂而成,解决德语使用中的规范和疑难问题:依照字母顺序排列,查阅迅捷方便;例句丰富贴近生活,释义简洁准确;利用表格总结语法,讲解直观形象;反映语言最近发展,脉络清晰明确。
《日英汉图解词典》是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从英国KD出版公司引进,于2005年1月出版的《英法德日汉图解词典》为基础改编而成的。为适应中国的韩语、英语双语学习者的需要,使用韩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
%26nbsp;《新法汉词典》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中型法汉词典。全书共收65000余词条,其中包括法语中的基本词汇,还包含哲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术语,查的率高。词典释义解释精准、详细,收录了丰
《外研社精编德汉汉德词典新正字法》是一本便携式通用词典,既适合具有初、中级外语水平的学习者使用,也可供专业人员日常查阅释疑所用,是一部理想的随身工具书。本书采用德语新正字法编写,收词新颖,时代感强,规
《汉德科技词典》是一部科技性的中型双语词典,由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翟永庚教授主编,精心研编而成,以收录自然科学和工程科技词条为主,兼收一些常用词汇,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用于编写和翻译的常用汉外工具书。 《汉德科技词典》收词3万条,总字数近80万字,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化工、生物、机械、冶金、无线电、仪器仪表、计算机等专业学科,并涉及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环境工程等在德国非常有影响力的领域,并特别注重收集近年来涌现出的高新技术热门词汇,如“迭代地址”、“励磁磁场”、“磁悬浮列车”、“博客”、“电脑咖啡屋”、“动画媒体”、“防抱死系统”、“环保汽车”、“电子钱包”等。 《汉德科技词典》是一本根据德国近期新德语正字法编写的词典,词典整体呈现“简约风”,编排直观,体例简明,收录的词条几经
《外研社·精编法汉汉法词典》收词新颖、时代感强。在词典的编纂过程中,收录了一些近年来新出现的已经广泛使用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新词汇,如"绿色食品"、"磁悬浮列车"、"克隆"、"纳米技术"等,力求反映当代
《朗氏德汉双解词典》编著者是德国知名的词典编纂者迪特·格兹( dieter cotz)等。该词典是一本中型综合性的常用德语词典,共收字约300万,收词3万余条,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引进出版此词典,将填补我社在德汉双解词典出版方面的空白。
《德音不忘——西索德语研究七十掠影》意在精要展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前辈学者的科研成果、在岗德语和瑞典语教师的学术成绩与德语学科博士生的学习心得,在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之间,在德语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深化乃至跨学科研究的拓展之间,约略呈现上外德语研究的历史风貌、彰显德语学科几代学人可贵的的学术追求和博士生同学的学术努力,同时展示瑞典语学科独特的学术姿态,为德语 专业、 学科建设和德语与瑞典语 专业人才培养贡献绵薄,并以此向上海外国语大学七十华诞献礼。
托马斯·海贝勒教授撰写的《东普鲁士与中国——追溯一段不解之缘》一书以东普鲁士与中国的深远关系为切入点,紧密结合了笔者的个人经历与职业背景,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一段至今仍未受到足够重视,未足够曝光的历史,寄望以这种方式丰富东普鲁士的记忆文化。 全书内容嵌在传记式的家族记忆框架里,读者可由此窥探笔者同中国、同东普鲁士之间的渊源,进而了解在探究这一主题过程中笔者的个人追求、兴趣和希冀。书中涉及大量具体的记忆形象和他(它)们与中国的联系,既包括与中国相关的人物,如中国研究学者、 军官、外交官、传教士、建筑师,也包括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还有那些研究解读他们思想精神的中国人,以及当地犹太人逃亡中国的历史等。海贝勒教授的追根溯源早已不囿于
本词典于1972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三个单位合作编写,1975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并明确由上海外国语学院统一领导。1977年至1979年四川外国语学院也派员参加了编写工作。本词典是一部中型的综合性语文工具书,释义与用法并重,收词85,000多个。鉴于德语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应用较广,本词典选收的科技词较多,约计18,000个。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我们在词例的编排方式上,参照国外语文词典作了新的尝试。这种编排方式是否恰当,有待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加以鉴定。本词典所选收的专业词目大多经过北京大学、武汉医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有关专家协助审查,但后仍由编者统一审定,如有错误,当由我们负责。在此,我们谨向以上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所给予的支持深表谢音。
托马斯·海贝勒教授撰写的《东普鲁士与中国——追溯一段不解之缘》一书以东普鲁士与中国的深远关系为切入点,紧密结合了笔者的个人经历与职业背景,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一段至今仍未受到足够重视,未足够曝光的历史,寄望以这种方式丰富东普鲁士的记忆文化。全书内容嵌在传记式的家族记忆框架里,读者可由此窥探笔者同中国、同东普鲁士之间的渊源,进而了解在探究这一主题过程中笔者的个人追求、兴趣和希冀。书中涉及大量具体的记忆形象和他(它)们与中国的联系,既包括与中国相关的人物,如中国研究学者、 军官、外交官、传教士、建筑师,也包括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诗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还有那些研究解读他们思想精神的中国人,以及当地犹太人逃亡中国的历史等。海贝勒教授的追根溯源早已不囿于某个
《德语谚语词典(德汉对照)》精选德语谚语5400余条,古今兼顾,雅俗并重,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德语专业学生(包括初学者)和教师、翻译工作者、跨文化研究者,以及对德国谚语感兴趣的读者。条目编排清晰,双色印刷醒目,除提示词外,还有总条目索引,便于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