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属参事罗伯特长期受到胡思乱想的困扰。为了预防自己怕终患上,丧失按照自己意志结束生命的能力,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他给哥哥写了一封信,请求哥哥在发现他有的预兆后,“马上用医生总是具备的快捷和无痛的手段”结束的生命。罗伯特最初的那些胡思乱想渐渐变成严重的妄想,而这些严重的妄想进而成为各式各样的偏执意念这些偏执意念渐渐使罗伯特陷入无法自拔的精神困境。他开始担心,会被哥哥误认为有,而他给哥哥的那封信会成为哥哥杀他的合法依据。这种偏执意念渐渐演变成被追踪的妄想。在这种被追踪妄想的驱使下他逃离自己生活的地方。在开枪打死了好心追他而来、想要领他回家的哥哥之后,他继续不断地在荒野上奔跑,直到“遁入黑暗”。 曾经当过医生的施尼茨勒运用文学语记录了一个精神错乱者的典型病例,使读者得以进入这
《德语诗歌名家名作选读》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谭余志副教授在多年从事德国诗歌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全书收录了各时期德语诗歌名家、名作及代表各流派的典型诗作。作者不仅对德国诗歌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而且为每一篇名作都撰写了详细的导读文字。这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诗作的内容,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研读此书,读者还可以掌握基本的诗歌韵律知识及分析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歌德一生从没有停止诗歌创作。诗歌是他生命价值的一部分,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他漫长的一生中各个时期的诗作都有鲜明的特色。他早年便已创作出传世杰作名篇,暮年的抒情诗仍洋溢着犹如青年人一般的青春热情。他的诗歌像大海。从古希腊悲剧到民歌,从莎士比亚到古波斯诗人哈菲斯,他博采众长,有如海纳百川,广泛借鉴,藉以提高诗艺,丰富技法。他的诗歌题材不限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不论是一首有点新意的诗,一幅意味深长的画,还是一句有意思的谚语,或仰慕他的年轻女子的一封信,只要对他写诗有用,他便拿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写成一首诗,收入本书的《要素》、《掘宝者》、《自供状》、《情人又再来信》等诗就是这样成篇的。
《变形记》是现代主义文学开山祖师卡夫卡的代表作,更是荒诞文学的典范,简单平淡的叙述语言中蕴藏着一种深邃的艺术,该系列读物语言生动活泼,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各章节后均设计了丰富的语法、词汇、口语及写作练习,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及文学背景知识采用德汉对照的形式,以降低阅读难度,满足各层次的读者需求。编排上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并配有大量录音资料供读者网上免费下载,可以给读者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读物。
王晓芬编著的《德语读览天下(珍藏集卷)》是德语学习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从选材上,力求聚集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为读者开设了一个“德语学习”的知识文库——这里,你不仅仅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语言,还可以读到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为语言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的德语版。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耄耋之年,季先生忆及往昔,写下了这部《留德十年》。书中讲述了自己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描述了在战乱期间的异国他乡,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择定专业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根基的情形;此外还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给欧洲人民和旅欧的中国学子带来的戏剧性苦难。学术追求、学长深思、友人情深、青春激情,中外学者和普通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温情,都在简洁流畅的语言中描述得栩栩如生。德文版由北京外国大学德语教授、翻译家李逵六和德国专家秉玫瑰(Brinkmann)、留法学者刘道前合译。译文忠实于原文,优雅流畅,是佳作佳译;为了方便德国读者阅读,译者在翻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