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ICAL I4-YEAR QUEST OF THE 7TH CENTURY CHINESE MONK, XUANZANG, TO OBTAIN BUDDHIST SUTRAS TRAVELLING THROUGH XINJIANG, AFGHANISTAN, PAKISTAN AND INDIA. Yun-Chong Pans retelling of the story, originally crafted by the Ming Dynasty story-teller, Wu Chengen, will captivate children with its fantasy, and delight young and old with its layers of reality and satire grounded in Chinese, Indian, Greek, and Old Testament mythology.
李连杰头上有很多光环,很多荣耀,但他身上也汇集了诸多矛盾,诸多质疑。他是个深情的男人,被妻子利智称作完美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却被指“始乱终弃”在先;他是用真功夫勇闯好莱坞的中华英雄,功成名就之后却转身加入了新加坡国籍……该书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李连杰。
唐代传奇即唐代的短篇小说,内容主要表现唐代的生活,以所写故事及人物命运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由于作品大多描写人世真情,因此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和欣赏,受到社会的广泛喜爱。其中还有如《任氏传》《柳毅传》《霍小玉传》等名篇,不断被后世的戏曲和白话小说所改编流传,并由此走进民间大众,成为中国脍炙人口的故事。 为了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使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我们精选了中国唐代传奇名著10篇,以古籍原著加今、英译的形式出版。译文力求准确、流畅,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并在阅读中受益。 唐代传奇曾被译成英、日等外文出版流传。本书所选作品,由已故的张友鹤先生等校订,王中立先生作了今译,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完成英译。
《聊斋志异》成书于17-18世纪的中国清代,作者蒲松龄。该书在广泛搜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部横空出世的惊世奇术。它的近五百篇作品,构建了一个人鬼狐妖曲折离奇的艺术世界,用细腻洗练的文笔,塑造了一大批家喻户晓、鲜明生动的“聊斋人物”,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奇观。全书浪漫恣肆、充满想象,或把狐鬼花妖现实化,或将现实生活神异化;或美颂人间真情,或讽喻世态丑恶,亦真亦幻,出神人化,意象神奇,令人惊叹。《聊斋志异》以其独特而杰出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之作。 《聊斋志异》19世纪中叶即传播到国外,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本书中文版本选自张友鹤辑校本。英译主要选自黄友义译本。
《太平广记》是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的中国古代小说总集,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北宋初年的小说作品约7000则。这些作品的内容以志怪传奇为主,通过简洁洗练的文字,记录或叙述一个个异闻趣事。该书所记录的题材内容,以及所形成的志怪传奇的艺术形式,对中国文言小说以至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宋以后,许多作者从《太平广记》中选取题材、转引故事,加以敷衍,创造传奇和戏曲。同时,该书引用的四百余种书籍,大多已经失传,正是得益于《太平广记》的采录保存,这些失传的古籍文献才能为后人所了解和认识。 本书选录了《太平广记》中较为成熟的篇目共155篇,中文版本选自中华书局出版的汪绍楹点校本,英文选自张光前译本。
《七侠五义》是中国平民文学中的一个流派——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小说描叙的是公元11世纪,中国北宋(960~1127)年间一群侠义之士归服清官包拯,并协助包拯断案除害的故事。该小说脱胎于清代(1644~1911)著名艺人石玉昆的说书,后由文人俞樾加以润饰,修订而成。书中故事曲折离奇,语言风趣流畅,塑造出了展昭、白玉堂等12位侠客义士,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该书问世后,轰动一时,上至文人名仕,下至市井小民皆陶醉其中。 《七侠五义))成书于公元19世纪的清朝后期,也是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末期。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愤懑不平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侠义公案小说在此时诞生,他在一定程度上宣泄着百姓对社会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百姓把希望寄托在辅佐清官的侠士身上的意识。这类小说都是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具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民间说唱
《大中华文库:周易(汉日)》是一棵根深枝繁叶茂的中国文化巨型常青树。约7000年前,伏羲创造先天八卦作为时空合一的符号模式,3000多年前,传说周文王改为后天八卦、演绎六十四卦系统并每卦附有占筮性质的卦爻辞。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对《周易》进行解释、发挥,其中孔子言论显不他对易学哲理化的贡献无人可及。后来,部分解释、发挥文字被记录、整理成《易传》并与经文合为一个整体。秦汉晋隋唐易学,主要发展出象数和义理两大学派,其中卦气理论建构的是外部世界的时空运行模式;宋元明清易学是在对以佛教为主的外来文化吸收和融合后在汉唐易学基础上的再生和发展,主要是将易道落实在人心上;20世纪易学则是在传统学术和欧美文化影响之下对现实的反思和发展。
《水浒传》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书中叙述了中国北宋年间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如何从一个普通百姓或下层官吏被逼上梁山造反的过程,描写了他们抗拒官军、,杀富济贫、除暴安民的英雄壮举。本书以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而著称,语言生动,故事性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水浒传》创作于公元14世纪,即元末明初。在此之前,水浒英雄的故事以话本或杂剧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水浒传》成书以后,又以多种版本流传于民间,18世纪开始被译成外文,流传于全世界。
“评话”,原是讲说故事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在宋代的城市里极为盛行。后来,这类口头表演的内容被记录整理成书面文字,称为“话本”或者“白话小说”。元代时开始专指演叙历史题材的白话小说为评话,到了明清两代,评话便成了涵盖各种题材的白话小说的通称。“评话”以城市中的普通大众作为主要的读者对象,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也多是反映市井小人物的荣枯沉浮和悲欢离合,表现的是与传统士大夫诗文迥然不同的市俗精神风貌,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是五部为著名的宋明短篇白话小说集,其中很多作品在成书后不久即被翻译成多种外文,流传到世界各地。本书的20篇作品均选自于上述五部小说集,英文部分由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
程俊英、蒋见元编*的《诗经(共2册汉德对照)( 精)》是世界上*早的诗集之一,包括了从公元前11 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中国诗歌。在这个时期写作的诗歌数量达3000余首,孔子从中挑选了305首编成此集。《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运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技巧,是中国诗歌创作的源头。 《诗经》已经被译成世界各国语言。本书采用的译本是迄今**的德文全译本,由维克多·冯·施特劳斯(1809-1899)翻译,1880年首版于海德堡。
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D25--220),because of the corruption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exacerbatedby years of famine, the ordinary people lived a veryhard life. InJulu county, local man Zhang Jue, together with hisbrothersZhang Liang, and Zhang Bao, managed to enlist some500,000people from today's Hebei, Henan, Shandong, Hubei andJiangsuprovinces, into a rebel force and they launched a jointattack upongovernment troops. Several days later, from every sidepeoplejoined the army of the rebel Zhang Jue. The rebel army begantowrap yellow scarves around their heads and this quicklybecametheir signature. As the strength of the rebel army increased,theimperial troops became less and less able to control them.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它讲述了孙悟空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的故事。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个性鲜明、深人民心的神话英雄,描写了许多浪漫瑰丽、极富感染力的神奇故事,同时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和进步的政治理想。 《西游记》想象汪洋恣肆,情节奇妙有趣,结构宏伟而严谨,语言幽默诙谐,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扛鼎之作。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已广为流传,宋、元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西游记平话》等较为成型的作品。在此基础上, 《西游记》正式成书于16世纪70年代,成书后流传更广,版本较多。从18世纪起就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于海外。
《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它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隐忍发愤之作。它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3000年问的历史。全书共130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传记勾勒历史发展的进程。它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中华文库:史记选(汉西对照,套装共3册)》所选31篇是《史记》中故事性强、极具代表性的篇目,这些故事描写注重细节,且场面宏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史记》五体中,以七十列传的内容为生动丰富,因此,《大中华文库:史记选(汉西对照,套装共3册)》所选篇目中,列传有很大比重。
丛书译者为许渊冲先生,其从事翻译工作70年,2010年12月荣获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4年8月荣获由国际译联颁发的文学翻译领域*奖项 北极光 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亚洲翻译家。经许先生的妙手,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韵语。这套汉英对照版 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 荟萃许先生*代表性的英文译作14种,汉语部分采用中华书局版本。这些作品包括多种体裁,上起先秦,下至清代,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阅读和了解这些作品,即可尽览中国文化的 源头活水 。相信这套许氏译本能使英语读者分享孔子、老子的智慧,分享唐诗、宋词、中国古典戏曲的优美,并以此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015年2月2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举办的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京揭晓, 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
《牡丹亭》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浪漫爱情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女性对于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牡丹亭》全本55出,情节恍惚迷离,结构宏大辉煌,尤以刻画人物为佳。该剧曲词优美,对中国后来的戏曲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The Peach Blossom Fam is a greatmasterpiece of Kun opera and has been a favorite of Chineseaudiences for more than300 years, it takes the love story betweenthe Revival Society poet Hou Fanyu and the beautiful rivercourtesan Li Xiangiun as its basis; but as a historical epic, itreflects the brief splendor and fall of the short-lived SouthernMing dynasty. This book, with plain words, intends to help foreignreaders understand the story and appreciate classic Chineseopera.
顾城无疑是新时期中国当代诗坛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从童年时即开始创作,语言轻灵梦幻,却在不到四十岁的年纪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撒手人寰。尽管备受争议,但顾城诗作中所展现的天才却是无可否认的。这部诗集所选诗作均为顾城早期(1984年以前)的作品,这些作品也被公认为是“朦胧诗”的代表作。《顾城诗选(Poemasoscuros)(西班牙文版)》译者哈维尔·马丁·里奥斯是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
The MONKEY SERIES are picture book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fantasy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a story rich in tales about demons and monsters who try to stop the Tang Priest Xuanzang from reaching the Thunder Monastery in India to fetch Buddhist *ures. The real hero of this novel, loved for four hundred years by Chinese readers, is the resourceful, brave and humorous Monkey.
En consecuencia,Y con el firme prop6sito de cerrarestabrecha,publicamos hoy la versi6n en castellano de Litera—tufade China.Con ella,reiteramos nuestro compromisode promover unacomprensi6n mas integral sobre la Chinaactual Y SUS habitantesentre lectores de todo eI mundo.Esnuestra esperanza que Literaturade China recorra el planetade la mano de lOS habitantes de estanaci6n.unidos en unamarcha a grandes pasos Y en plena libertad,einsuflando SUpropia calidez al universo de emociones Y sentimientosquehoy comparte la raza humana.Esa es la mils cara aspiraci6ndeesta colecci6n literaria.Esperamos que este suefio se hagareal idaden el~uturo eereano
《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它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隐忍发愤之作。它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传记勾勒历史发展的进程。它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所选31篇是《史记》中故事性强、极代表性的篇目,这些故事描写注重细节,且场面宏大,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史记》五体中,以七十列传的内容为生动丰富,因此,本书所选篇目中,列传有很大比重。 本书由安平秋校勘并译成精炼的白话文,英译采用了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经典译本。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它讲述了孙悟空等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的故事。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个性鲜明、深入民心的神话英雄,描写了许多浪漫瑰丽、极富感染力的神奇故事,同时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和进步的政治理想。《西游记》想象汪洋恣肆,情节奇妙有趣,结构宏伟而严谨,语言幽默欧谐,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扛鼎之作。 唐僧取经故事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就已广为流传,宋、元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活》等较为成型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西游记》正式成书于16世纪70年代,成书后流传更广,版本较多。从18世纪起就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于海外。 本书英译由英国汉学家詹纳尔教授完成,这是接近原著的一个英译本。
The Peony pavilion is one of Tang's"Four Dreams" and has traditionally been performed as a Kun opera.The opera tells a romantic love story of Du Liniang and LiuMengmei, with its focuses on love, beauty, relationship, andmarriage.This passionate story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 Chinesenalional treasure, and continues to resonate with audienceeverywhere, even in this modern day and age. This book, with plainwords, intends to help foreign readers understand the story andappreciate classic Chinese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