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英文版 120年纪念版)》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对了解中国经济史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对灌溉与防洪工程以及运渠建设的历史研究,去探求基本经济区的发展,就能看出基本经济区作为控制附属地区的一种工具和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武器所起到的作用,就能阐明基本经济区是如何转移的,就能揭示基本经济区同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问题的重要关系,因而也就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个方面,给予了一种具体的同时又具有历史表述的分析。总的说来,《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英文版 120年纪念版)》的宗旨并不是对中国历史赋予新的解释。然而,如果基本经济区的概念,被证明有助于解决中国历史中基本问题之一的话,那它就不会不对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理解与阐释产生影响。为了把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始创,以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为宗旨,于建馆翌年便出版了《马氏文通》,这部学术经典既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开启了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攻略》主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行为准则、一般性问题、立项依据的撰写、申请书中的参考文献、研究团队的组成、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基础、代表性论著、形式审查、其他项目、函评与会评,基金项目为什么这么难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水平等内容,基本涵盖了年轻学者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时遇到的大部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可帮助年轻学者们提升申请书的撰写质量与水平,提高申请效率和成功率。尤其是本书尝试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学术和科研、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事业与人生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可帮助那些对未来发展处于迷茫期和遇到瓶颈的学者开阔视野、调整心态、突破瓶颈。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入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入选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 编者注 或 校者注 形式说明。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语言习惯,故不按现行用法、写法及表现手法改动原文;原书专名(人名、地名、术语
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中国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世界潮流。然而到了近代,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商品经济,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那时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奔走、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点指引下,中国人民通过不懈的奋斗,初步实现了百年的梦想,并不断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该书通过简要回顾百余年的奋斗史,阐释了“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道出了一个朴素但有力的道理:只有富强,国家才会受到尊敬、人民才会享受幸福。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遭难者达三十万人。然而,日本至今仍有人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仍有人著书撰文为侵略者开脱罪责。 我们国内尚无一部较全面、较完整地反映这一事件的著作。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新编)(法文版)》从纪实文学方面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历史的风烟,以详尽的事实和资料,将这一事件的始未告诉给读者。
法治与民主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在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强调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结合公民个人的成长、成才,全面介绍了已基本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阐释了法治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冀朝鼎著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的主要内容是水利系统对中国历史的经济区影响,乃至对政治区域发展变化的关系。本书论证了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和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同时还辩证地阐述了海河流域的开发,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江南围田的利用及山区土地的利用等。作者以几个假设为基础:从秦至清农业社会结构的凝固,水利建设服从于统治目的及气候对水利工程并无决定性影响等,以中国统一与分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基本经济区”,同时抓住水利事业这一因子进行考察。为了研究的方便,撇开了外部入侵、农民起义、商业及其他因素。
《全面深化改革((俄文版))》内容摘自* 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多篇重要文献,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来了解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目标、任务、意义和影响。
朱成山著的《国家记忆(历史就在那里)(西班牙文版)》作为“中国进行时”丛书之一,主要讲中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由来、意义,并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尊重生命价值、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当前的中国,正采取各项新的举措,严打贪腐官员、创新反腐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规范领导干部权力。 姜明安、马怀德著的《权力之笼(西班牙文版)》作为“中国进行时”丛书之一,主要讲中国反腐新政策、新举措,目前已取得的实效,包含具体数据统计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