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作 者 无名氏述 出版时间 20210501 I S B N 9787563390366 定价 46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中医启蒙》是李辛医师在2014年9月讲授中医启蒙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 本书通过对12组*中医概念 *、气、形、*,*魂志意魄,三焦、气机与开阖,病机与邪正,经络与穴位等的的*辟阐释,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读者对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周围的*切进行感受、观察和理解,培养学中医乃*各门学科*基本的感知**。 此外,李辛医师分享的中医临证经验与看法,对*业的医师也有所启发。本书内容浅显易懂,讲解活泼生动,还配有生活气息的彩图,对于普通读者是*本了解传统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经典中医启蒙》是李辛医师在2014年9月讲授中医启蒙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 本书通过对12组经典中医概念——精、气、形、神,神魂志意魄,三焦、气机与开阖,病机与邪正,经络与穴位等的的精辟阐释,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读者对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周围的一切进行感受、观察和理解,培养学中医乃至各门学科很基本的感知能力。 此外,李辛医师分享的中医临证经验与看法,对专业的医师也有所启发。本书内容浅显易懂,讲解活泼生动,还配有生活气息的彩图,对于普通读者是一本了解传统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中医文化关键词2》选取110个中医方面的关键词汇,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并翻译成英文。条目主要涉及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术语,包括110 条术语、术语表、索引和参考书目。每条术语包含术语拼音、术语中 文、术语英文、术语中文解释、术语英文解释、术语曾经译法(2000 年之前的翻译)、术语现行译法(2000 年之后的翻译)、术语标准译法、翻译说明以及引例。读者通过阅读术语词条,不仅能够了解术语的中文含义以及英文 解释,还能够通过比较摘引的"曾经译法"和"现行译法",结合"翻译说明",了解中医术语翻译研究近40 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书中提供的引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术语在中医典籍中的具体应用。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体例,这对 想要学习、了解和借鉴中医文化内涵的国内外读者大有裨益,也为读者从事中医药英译、中华文化传播与
内容简介 郝万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论专家,首都国医名师,在中医界享有很高声誉。首版《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于2008年出版后,深受读者喜爱,多次重印,成为学习《伤寒论》的*之书。本书系在首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郝万山教授近十年来新的教学经验和临床感悟,力求全面反映其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本次修订还增加部分郝万山教授精彩讲课录音,以二维码形式随文标出,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后即可聆听名师的讲课,了解名师的授课思路和语言风格,增加亲切感,对学习理解《伤寒论》大有裨益。
王新陆主编的《徐国仟》系统介绍了徐国仟先生的学术成就,重点总结其治学思想,临证经验,并着力反映了徐老在文献研究和伤寒记学术研究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适合中医从业者及爱好者阅读使用。
《伤寒广要》由日本汉医名家丹波元坚所著。 《伤寒论》为千古之圣典。虽注释《伤寒论》的图书特别多,但良莠不齐。有鉴于此,丹波元坚引用百余家精彩注解,扩充《伤寒论》之要旨,荟萃成帙,故名《伤寒广要》。 《伤寒广要》全书共12卷,分14个部分进行介绍,分别为纲领,举证治之纲要;诊察,举色脉以断病;辨证,介绍了伤寒证之概况;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详细介绍了与三阴三阳有关的汤证;兼变诸证;病后余证;类似之别证;儿科、妇科有关的见解,并介绍了有关灼伤的调理与将养之法。 《伤寒广要》旁征博引,莫不赅载。伤寒真义,无复余蕴也。
内容简介 书号:9787117211635 书名:脐针入门 定价:4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根据治未病理念,系统地梳理了卫生部公布的110种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药物,介绍其在日常的应用,注意事项,和药食趣闻,旨在指导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应用药食同源食品,解决日常身体早期不适症状和养生保健方法。本书特点:养生语言通俗化,养生方法便利化,药食易学易做,小毛病一吃就灵,小不适一用就好,成为百姓厨房的红宝书。后期以本书为蓝本,在电视台拍摄抖音系列。
本书作者为羊爸爸公众号主创、主编,孩子他娘,2015年起开始学习传统中医,与许多中医和中医爱好者结缘,喜欢将生活融合与中医思维,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中医,对话现代人。2019年出版《孩子生病都带着礼物》。本书从一个学习中医育儿的妈妈的视角,记录了其学习中医和育儿过程中的一些故事、思考和总结。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所谓的教科书,而是一个妈妈的真实体验,希望能够用这本书能够和广大的学中医的妈妈们产生更多的交流互动。本书语言通俗,幽默,深情,在偶尔的章节插入的漫画小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共鸣。
本书是美国谴华传教士医生伯驾博士撰写的关于广州眼科医院的15份季度报告,连载于1835年2月至1849年《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本书揭秘19世纪上半叶外国人在华行医和广州医院的模样;以15份季度报告详细记录了伯驾在华行医事迹与案例;为当今读者了解近代西医引介中国、在华外国人的广州行医,以及广州医院医疗发展史提供了稀缺史料。
李平、谢院生主编的《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精)》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基础篇)补充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分子机制、糖尿病肾病表观遗传学和发育异常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三部分内容;中篇(临床篇)增加了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糖尿病肾病的营养治疗与生活调理、名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选介等内容, 新了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案;下篇(展望篇)纳入了糖尿病肾病临床代谢组学、动物模型研究和新药研究的 进展。本书力求在中医方面继承和发扬辨证论治的精髓,在西医方面与 水平接轨,力求“源于中医,高于中医,源于西医,高于西医”,吸取中西医双方的精髓, 好地造福于广大DN患者。
海派夏氏皮科是沪上著名的中医外科流派。本书介绍了海派夏氏皮科的缘起、传承与发展、流派影响,及该流派对于皮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皮肤病的诊察与辨证方法。书中对该流派独具特色的内治十五法和外治三大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流派常用药物、经典方剂、特别技法及学术成果与独特治疗方案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收录了传承团队的跟师心得及家传专病专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书内容丰富,论述中肯,条理清晰,适合研究海派夏氏中医皮科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所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开拓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纪元,成为后世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绳。全书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涉及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原书含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流传过程中几经散佚、搜集、整理,现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流传。目前流传的《伤寒论》以明代赵开美所刻《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为很好版本,被称为宋版《伤寒论》,此本是经晋王叔和辑佚编次,共十卷,二十二篇。我们此次整理即以此
本书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中心,选择治之有验,验有心得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失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常见脾胃病13种,依次从辨治思路、证治方药以及失治误治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扩展辨治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临证时少走弯路,避免误诊误治。书中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结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阅读参考。
《失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从失眠症的发生与发展,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和**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防治失眠症的诊疗思路、辨证论治的优势等方面出发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根据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结合中医药对失眠症的诊疗优势和遣方用药特色、临床医案分析、专科护理、相关药理学实验研究等进行了深入介绍,通过阅读《失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使读者对失眠症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为其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启示。
《经典中医启蒙》是李辛医师在2014年9月讲授中医启蒙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而成。 本书通过对12组经典中医概念——精、气、形、神,神魂志意魄,三焦、气机与开阖,病机与邪正,经络与穴位等的的精辟阐释,系统讲述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读者对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周围的一切进行感受、观察和理解,培养学中医乃至各门学科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此外,李辛医师分享的中医临证经验与看法,对专业的医师也有所启发。本书内容浅显易懂,讲解活泼生动,还配有生活气息的彩图,对于普通读者是一本了解传统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
刘持年主编的《周凤梧》分为医家小传、医论医话、临证医案、诊余文抄等四部分。除了介绍周凤梧教授的从医从教经历外,重点阐述其治学方法与门径,弘扬其学术创见与观点,挖掘其临证经验与技艺。 本书医论、医话、医案荟萃,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中反映了周凤梧教授的学术成就。适合中医工作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