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2叭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我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精心修订了这本《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程》。本书有两部分:部分为命题规律总结及应试技巧分析,第二部分为同步辅导及强化训练,共分十八章,另外还有两个很有价值的附录。本书紧扣*大纲和教材,反映*变化,力求把重点、难点、考点讲深、讲透。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在每章后都编写了足量的同步强化练习题,并都给出参考答案和解析。考生可通过做这些强化练习题,达到自测的目的,巩固复习成果,顺利通过考试。 本书适用对象:参加201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
《中国海关报关专业教材》根据2017年版《报关职业教材》修订,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的基础上,对海关及报关业务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增加了关检融合新内容,修改了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带来的业务新调整。书中对通关环节中关检融合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并增加独立章节对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商品检验等海关新增业务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同时对贸易管制制度、报关程序和流程、商品归类知识、报关单填制、法规政策等内容也做了系统的修改和更新。 该教材沿用原教材的经典体例和风格,重在传授报关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同时涵盖了报关相关知识,既有对海关政策法规和海关各项业务制度的详细解说,也有对通关流程和办事程序的具体介绍,具有教学培训与业务参考兼顾的特点。 该书既可以作为报关专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学习海关及
2013年版《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依据“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以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根据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需要编写,便于考生应对考试。
本书按照*报关员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报关员考试教材,突出书中的重点部分,并对相关考点进行剖析。同时,结合历年考试真题,对今年的考试题目做出预测。 本书附光盘一张。
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贸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按2003年统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已超过1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序中已高居第四位。与此相应,报关员队伍也正在日益扩大。报关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海关的行政效率、进出口通关速度和对外贸易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关于“报关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的规定,海关实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报关员必须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海关总署成立了报关员资格考试委员会,以确保考试的科学和公正。 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委员会总结了历次全国统一考试,组建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征求了从事报关管理、对外贸易和报关从业人员的意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201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我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精心修订了这本《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程》。本书有两部分:部分为命题规律总结及应试技巧分析,第二部分为同步辅导及强化训练,共分18章,另外还有两个很有价值的附录。本书紧扣*大纲和教材,反映*变化,力求把重点、难点、考点讲深、讲透。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在每章后都编写了足量的同步强化练习题,并都给出参考答案和解析。考生可通过做这些强化练习题,达到自测的目的,巩固复习成果,顺利通过考试。 本书适用对象:参加201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
本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分别是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以及关务合规管理。关务合规管理除了报关行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包含贸易合规、贸易安全、贸易便利及企业视角下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有关知识。本书从上述理解出发,为关务管理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进行基础性梳理,提供人事关务工作应知应会的入门基础知识的学习路径。本书内容覆盖全面,难度上以够用为度,以描述清晰为目标,重在条理而非内容,主要以供参加关务水平评价者参考和学习使用。
快速、准确地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是报关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也是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以下简称《编码》)既是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工具书,也是应试者学习和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知识与技能的辅助教材。2010年版《编码》以201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编写依据。 2010年版《编码》保持了2009年版《编码》的编写体例,对2009年版《编码》进行了部分修订。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对考生负责的精神,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和实用。
快速、准确地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是报关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也是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著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2011年版)》(以下简称《编码》)既是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工具书,也是应试者学习和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知识与技能的辅助教材。2011年版《编码》以201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编写依据。
海关总署自1997年举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单位选拔了一批具备一定素质的报关人员。为了适应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报关员资格考试,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总结了几年来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情况,组织海关系统的专家、教授和教育工作者,编写了一套2007年版考试系列教材,即2007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2007年版《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和《2004-2006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试题新解》。 2007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依据2007年考试大纲的要求,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依法行政、与时俱进的编写原则,反映了海关及有关部门对报关业务的*规定,并突出了从事报关工作的、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
本书借鉴了 以工作为导向 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方法,确定关务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归纳为若干作业管理单元 ;再根据关务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将作业管理领域转换为学习单元,*终设计成 以关务工作任务及过程为导向 的学习模块和学习单元,打破了职前教育培训以专业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知识学习、案例分析、作业实施相结合,突出入职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教材的职业性。
《中国海关报关专业教材》根据2017年版《报关职业教材》修订,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的基础上,对海关及报关业务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增加了关检融合新内容,修改了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带来的业务新调整。书中对通关环节中关检融合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并增加独立章节对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商品检验等海关新增业务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同时对贸易管制制度、报关程序和流程、商品归类知识、报关单填制、法规政策等内容也做了系统的修改和更新。该教材沿用原教材的经典体例和风格,重在传授报关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同时涵盖了报关相关知识,既有对海关政策法规和海关各项业务制度的详细解说,也有对通关流程和办事程序的具体介绍,具有教学培训与业务参考兼顾的特点。该书既可以作为报关专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学习海关及报
海关总署自1997年举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试规模不断扩大,为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单位选拔了一批具备较高素质的报关人员。为了适应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报关员资格考试,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总结了几年来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情况,组织海关系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编写了2010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并纳入2010年考试教材系列。 2010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依据2010年考试大纲的要求,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以及依法行政、与时俱进的编写原则,反映了海关及有关部门对报关业务的*规定,并突出了从事报关工作的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更加贴近报关人员和报关实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本教材各章
《报关职业全国统一教材》重在传授报关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同时涵盖了报关相关知识,既有对海关政策法规和海关各项业务制度的详细解说,也有对通关流程和办事程序的具体介绍,具有传道授业与释疑解惑并重、教学培训与业务参考兼顾的特点。
《报关业务技能》根据 2015 年报关水平测试考试大纲进行编写,是“报关业务技能”科目的配套教材。本教材初步形成了以“报关”,而非“海关管理”或“通关”为本位的编写体例与风格,可用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和报关、关务咨询单位培训及员工自学等。
本书作为该丛书的教程系列,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涵盖从事报关工作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管制等内容;下册主要包括报关管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进出口商品的归类和税费计征、缴纳等基本业务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概述、进出口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国际贸易术语和商品的价格、国际贸易运输及保险、货款结算、争议的预防与处理、买卖合同的磋商与鉴定、合同的履行、进出口单证实务、资金单据等。
为帮助报关水平测试应试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知识与技能,报关水平测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了《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手册》以2014年《报关水平测试大纲》和201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下称《进出口税则》)、2012年版《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下称《品目注释》)为编写依据,分别摘录了《进出口税则》全部的类章结构、类注释、章注释、子目注释及编码表(由税则号列与商品名称组成),《品目注释》部分品目、子目的注释条文(以页下注的方式呈现)。上述内容组成了《手册》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依据部分。 编者还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两项内容:,在相关的类注释、章注释项下增加了“编者注”,对进出口商品归类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此部分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