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当代西方纪录片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家比尔·尼科尔斯撰写的一本经典纪录片著作。自2001年英文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发行,目前已经是世界各地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本纪录片教材。全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纪录片的身份界定、表达模式、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的议题。相较于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做了较大范围的修订,同时新增一章,专门讨论初学者如何迈出纪录片创作的第一步。
本书是著名文学史家陈思和教授为大学生开设的研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的通选课讲稿,以名家名作串联起现当代文学史,精选名篇佳作,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解读,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纷呈的文学殿堂,获得文学审美的熏陶和享受。新版对原书各讲进行了增删和合并,增加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转型和《红旗歌》两讲,在保持课堂现场感的基础上润色了全书文字,在口语和书面语间找到了更佳的结合点,内容更丰富、完善。
本书分为绪论、上编、中编和下编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智慧创生的创新教育理念,概述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与核心素养,以及微格实训的教学模式。上编主要从微型课堂出发,阐述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技能。中编从音乐教学专题设计出发,讲解了歌唱、欣赏、器乐、创作、律动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课程中音乐教学设计技能的运用。下编介绍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五课功”,即备课、上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等基本技能。书中结合理论阐述还选配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音乐教学案例,读者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即可看到形象直观的教学视频,从而掌握音乐教学的要领。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也可供在职的音乐教师参考使用。
本教材是文学作品与文本分析的精美结合,作者精选20篇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如鲁迅《故乡》、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郁达夫《沉沦》、白先勇《游园惊梦》等,对每篇小说都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文学分析、批评理论进行解读,既发掘了小说文本的魅力,也极好地展示了将文学理论运用于具体文本分析的课堂实践。本书适用于研究生及年轻教师。本书初版于2006年。当时出版之后,很受市场的欢迎,许多师生都表示此书是他们重要的教学、学习参考。这次新版是在2006年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除了老版的内容,这次增加了一篇长的阐述文学文本分析的重要性和价值的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教学上的反思和总结。还增加了一篇后记。
《西方美术简史》是新时代高等院校美育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内容以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艺术门类为主,按时间顺序,从不同地域梳理西方艺术的起源、发展与流变。以经典作品为中心,结合材料与媒介、宗教与神话、艺术与社会等方面作系统地介绍和梳理。旨在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西方艺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面貌,通过书中介绍的知识与方法,能够用多种方式去观看并分析艺术作品。本书加入了最新的研究与方法论进展,关注艺术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强调普及性与趣味性,是一本明白易懂的艺术通识教材。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导向,以编年体叙述方式阐述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络和线索,针对每个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阐述该时代的艺术样式和风格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在从最早的原始美术到近现代美术的具体表述中,加入了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掘,使本教材在内容方面保持了新鲜感和时代性。每部分内容既体现了知识点的布局,又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知识面的拓展,使本书在结构上不但适合专业的美术院校师生使用,也可作为广大美术爱好者选用。本书中附有数字化资源的二维码链接,可以针对相应章节观看专题视频资源。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册)由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上、下册)修订、改版而成,是“十五”规划教材、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现当代文学”配套教材。上册是现代文学史(1915-1949),下册是当代文学史(1949-2022)。 本教材以新的文学观、文学史观重新阐释中国现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互动式的专业课教学。为便于教学使用,本教材设计了如下功能:一、每章加设二维码,内为专家学者就各章专题所做讲座的视频,和编者精选的学术论文。扫一扫书中二维码,学生可亲炙(包括但不限于)白先勇、钱理群、范伯群、陈子善、陈平原、吴福辉、王中忱、格非、毕飞宇等人的授课风范。二、各章节增加“声音”栏目,就重要的文学史现象、作家作品列出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论争声音。三、配有全套多媒体
艺术感知是对艺术作品的认知。本书着重强调艺术感知的重要性,并说明“审美”必须依赖“艺术”而展开。全书以“视觉”为观察对象,围绕艺术感知、视觉艺术感知、视觉审美等核心概念展开论述,对艺术感知行为进行了理论上的诠释。本书还试图破解视觉感知的原理,讨论视觉艺术的形式,总结视觉对艺术进行感知的过程,剖析视觉审美的方法、策略与通道。因此,本书既是一本通识性理论读物,也可作为自我“审美”教育的指导文本,适合各类、各级院校的人文通识类课程使用。
本书从项目内容创作、编排制作、商务运营、宣发传播等多角度讲解综艺节目的生产机制及规律,提供行业宏观视角。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综艺节目本体内容概述,综艺节目创作实务;近年来综艺节目创作的热门元素;综艺节目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书通过板块写作的方式对所阐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和解答,具体元素包括:章节内容概述、内容主体、案例分析、课后思考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期为相关行业领域从业者及高校专业学生提供理论参考,连通学界与业界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案例结合并进行深度解读分析。
《动画制作(初级)》是中国动漫集团1+X动画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指定用书。本书讲解了动画制作全流程中分镜脚本、概念设计、影像采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角色动画、镜头剪辑、视效合成、引擎动画九个核心岗位的基础知识,使读者能够初步进行相应岗位常规内容的加工制作。 全书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院校教师共同编写,得到国内多家知名动漫企业的技术支持。本书中的案例均为企业授权的实际项目案例,具有较强的实操指导意义。本书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特色,结合产业实际,依托院校教学,注重岗位导向,助力我国动画制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本书可作为院校动画制作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动画制作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当代漆艺是重庆市精品课程,本书是则是陈恩深教授多年来对当代漆艺表现课程摸索、改革、总结的结晶。作者多年从事有别于传统漆艺的研究,并且以“新意识、新材质、新表现”,形成了连基本漆艺语言都是原创的独立漆艺体系。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为概论、材料篇、技法篇、当代漆艺具体体现、作品欣赏五部分,体例清晰,逻辑严密,是广大漆艺教师的优秀教学范本,也是漆艺学生的推荐学习参考书。
定格动画不仅具有动画最原始的技术与艺术特性,并且趣味性强,因而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动画及其他影视艺术修养的启蒙教育。本书在讲述定格动画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从前期设定到后期合成,由简入繁地介绍了各种定格动画的制作工艺。先进的制作工艺固然能使动画制作工程更加方便、画面更加丰富、镜头更加灵活,但先进的工艺并不一定适合广大学生和低成本制作者。本书也从成本控制与实现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和指导,希望能为广大动画专业学生和动画制作爱好者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启示。
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来针对中华传统艺术特征的基本认识及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与传播问题的18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主要从传统与现代关系入手, 集中思考中华传统艺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总体特征的延续及传承与传播的方略和路径问题, 对传统艺术历史及理论研究有较强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