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按164学时编写,共分15章。 在内容上淡化学科意识、强调职业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尽力将行业生产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思想等在教材中反映出来。教材重点展示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几种与生命活动有关物质的功能及主要代谢过程。这将为学生学习后设课程及终生学习打好基础。本书的编写努力做到删繁就简、通俗易懂。 使用本教材的几个专业,由于专业要求及学时数均不相同,对教材中各部分的内容及章节顺序可灵活掌握运用。教材中分专业必修内容和选用内容,学时数的10%用作机动使用,以便于教师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审计由外包的职能转为内部控制的基石,审计主管需要一本能反映内部审计行业近期所经历的根本性变化的更新手册。本书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了创建有效程序指南的蓝图。 本书对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财务总监、审计委员会的成员以及公司领导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工作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当前冶金及硅酸盐工程专业教学要求而编写的教材。本教材着重阐述重大高温工程和材料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热工设备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窑炉气体运动、传热传质及燃料燃烧等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热工基础理论对各类硅酸盐工业常见炉窑的基本构造、热工特性和操作原理进行了讨论。本教材还介绍了有关钢铁工业炉窑的一些基本知识,旨在扩大读者对冶金工业炉窑的构造、热工知识及相关技术的了解,并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本教材每章前都配有本章要点,每章后都有习题,便于读者学习使用。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冶金、能源、硅酸盐专业及其他高温专业的师生在教学时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国外来中国留学、进修人员参考。
本书针对IBM.PC微机,介绍了8086/8088 CP[J以及对应的硬件核结构、8086 CPU的指令系统及必要的汇编语言编程基础、外设基本概念及地址译码、并行接口8255、定时/计数器8253、微机的中断系统及中断控制器8259、微机与.AID和D/A的接口方法、微机串行通信原理及串行接口8251或8250、DMA数据传输原理及DMA控制器8237。 本书注重归纳各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系统概念的建立,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实例。如果读者能够按照这些设计实例进行实践,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实际应用开发中的参考书。
这是一本阐述深刻而又清晰简明的政治哲学著作。全书围绕权力、、国家、主权、法律、正义、平等、权利、财产权、自由、民主和公共利益等政治哲学核心概念而展开讨论,突出了与这些核心概念有关的高层次理论和难点;不仅引证了西方从古到今政治哲学大师的精华,还评述了围绕他们的核心思想和论证而展开的各种争论。全书论述精炼,资料引证翔实,每节结尾均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通过批判的阐明启发人们的思考,可供政治学、哲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工作者、教师和学生阅读。
本书是对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的常识性介绍,适合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及其导师使用。 社会科学应该如何构造、评价和应用理论?“我不认可这种说法:硬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上所不同。科学就是科学。” 案例选择部分给初学者展示了专门的诀窍。 范埃弗拉认为,人们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界定通常过干狭隘。“创造理论和检验理论并不是的形式。如果所有的人只创造理论和检验理论,而没有人应用理论,那么创造理论和检验理论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政治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方法提示”一章中,范埃弗拉集讨论了论文报告以及其他范围广泛的学术战略和策略问题。 范埃弗拉提出了政治科学家应如何在一个学术共同体中工作的问题。“所有缺乏明确义务的机构和职业都必须有内在
本教材介绍了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运动、制度、流派和思潮。并对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力求对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做出积极回答。作者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尽可能做到既全面又简明,既有较高的学术内涵又能够通俗易懂,既有历史来龙去脉的简要回顾又有当前理论与实践的详细介绍,既给学生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又给教师预留足够的知识空间。本教材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等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学习、研究使用。
本书介绍了大规模定制的概念、特性和要素,阐述了大规模定制竞争战略和企业模式,详细论述了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关键技术。
本书是一部富有创见性的教育理论专著。 作者以实现德育与美学的深层交叉、构建新的德育理念(即“德育美学观”)为宗旨,对美育育德功能的具体机制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对如何实现美学精神的德育借鉴、探索立美范式,如何实现道德人生与教育的至境追求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阐述。本书内容厚重,见解精辟,分析透彻,论证严密。作者创立的“德育美学观”的理论体系,既是一项重大的学术研究成果,又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我国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