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动物志》为首次摸清天目山动物资源家底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反映天目山动物分类区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专著。本工程由天目山管理局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参与。本工程明晰了天目山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详细记录了野生动物在自然保护区的种类和分布现状等情况,更新了天目山动物资源数据库,提升了资源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本卷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天目山脊椎动物资源的专著。全卷采用版的分类系统体系,即依据蒋志刚等(2016)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和蒋志刚等(2017)的《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二版)》。本卷包括总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六个部分。
人类的语言,只是大自然中千千万万的语言之一。那么动物又有什么样的语言呢?它们之间如何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海豚能发出多少种声音? 斑马为什么喜欢在杆子上蹭痒痒? 企鹅为什么要伸长了身体走路? 大猩猩“咯咯”笑是因为开心吗? 狮子为什么要绕着自己的臀部转圈圈? 长颈鹿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脖颈搏击”? 大熊猫的叫声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 在本书中,动物的这些基本行为被一一讲述。作者用风趣、生动的语言,精准、有趣的插图把动物心理与其行为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是什么物种,从哪里来,它可能想要、需要或者能做些什么事情……想解开动物“秘密语言”背后的谜题吗?从观察开始吧!
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发现昆虫之美?》是一本极具原创性、新颖性、趣味性的科普图书,它将全国昆虫摄影作品配以精心创作的诗词和科学说明文字,向读者全面揭示了妙不可言、充满灵性的昆虫世界。振翅欲飞的瓢虫,追逐嬉戏的美凤蝶,脱壳重生的蝉、英姿飒爽的中华大刀螳、针锋相对的角蝉、气势如虹的象甲、阳光下的豆娘、挥手的蜉蝣……上百幅珍贵的实景照片跃然呈现,每一幅作品都充满着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尊重、热爱与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