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5-49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如何阅读一棵树
    •   ( 2358 条评论 )
    • [英]特里斯坦·古利 著,四木青豆书坊 出品 /2025-03-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树木渴望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它们既想告诉我们关于土地、水分、人类、动物、天气和时间的故事,也想同我们分享它们自身所经历的痛苦与喜悦。树会讲故事,但只讲给那些知道如何阅读的人听。 在《如何阅读一棵树》一书中,作家古利为我们揭示了树木隐藏的线索:树的枝叶、树皮、树干、花朵以及树桩的密语。读懂它们,就能读懂树木的生命故事,学会寻找自然的方向。如果你在树叶上看到一条明显的白线,这表明附近有水源。过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河流。如果你在树干底部看到一堆低矮的嫩枝,这表明树木遇到了大麻烦。除了南侧浓密的树枝,树叶的颜色、树根也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这世界上没有两棵一模一样的树。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就能解读树木经历的非凡的生命故事。

    • ¥39.9 ¥69.8 折扣:5.7折
    • 每个生命都重要 科普美文+生命教育,荣获2021年“我喜爱的童书”银奖,《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陈赛推荐阅读!
    •   ( 16319 条评论 )
    • 【日】稻垣荣洋 /2020-09-17/ 中信出版社
    • 所有的一切,都是传递生命的 接力棒 。 为了孩子而献身,为了交配而竭尽全力,为了伙伴的死而落泪 有限的生命中,却有决不放弃的姿态。 这是一部让人胸中久久难以平静的动物科普随笔,语言的优美程度足以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媲美,其探讨生命、生死的主题又像散文版的《天蓝色的彼岸》。 每一种生命,它们都是如何度过晚年的? 哪怕年事已高,蜜蜂也会拼命采蜜;后一刻腹部朝上死去的蝉,他们的眼睛看不到天空;蜉蝣的寿命,只有短短的1个小时 生命万物的奋斗与命运,全部集中在这29篇小故事里。 另外还有30幅以上的精美手绘插画收录书中。

    • ¥29.9 ¥48 折扣:6.2折
    • 萤火虫全球史001·伟大的探险家
    •   ( 1475 条评论 )
    • 【英】汉娜·韦斯特莱克 编著 骆忠武 译 /2020-08-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古代航海家在没有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如何成功跨越边界?探索发现时代的欧洲水手如何发现了新航线?现代探险家又是如何征服太空、登上月球的? 本书深入挖掘了历史上伟大的探险家的故事,讲述了他们非凡的成就,甚至他们的失败。让我们追随他们的足迹,去发现海洋、探秘陆地、攀登珠峰、探索星球 从建立维京王国到征服太空,他们不断探索未知、拓宽疆域,为科学、财富、贸易、名誉和权力而战 萤火虫 系列历史读物网罗中外历史发展长河的的各个时期,用海量的精美图片、丰富的一手资料、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业内专家的深入分析、逗趣的主题专栏和轻松幽默的文风,带你领略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 萤火虫 系列图书将为你点亮纷繁复杂的知识,轻松、愉快地捕捉历史的精彩瞬间!

    • ¥38.5 ¥70 折扣:5.5折
    • 每个生命都重要 中信出版社
    •   ( 620 条评论 )
    • (日)稻垣荣洋 /2020-09-01/ 中信出版社
    • 所有的生物, 都是传递生命的“接力棒”。 为了孩子而献身, 为了交配而竭尽全力, 为了伙伴的死而落泪…… 有限的生命中, 却有决不放弃的姿态。 在地球漫长的46 亿年生命长河里,生物慢慢进化出生命更迭的机制,从而才有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和“死”,隐藏在生物中的“死亡”,其实是被创造出来的。 本书讲述了29 种生物的生命历程——从昆虫到深海生物,以一种独有的视角观察它们,并以人类社会特有的情感审视它们,将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命的生死放大到与人类同等高度,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 ¥29.9 ¥48 折扣:6.2折
    • 脑科学的故事(第三版)
    •   ( 295 条评论 )
    • 顾凡及 /2024-07-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研究脑科学,旨在揭示人类心智的本质,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和提取意义,进而为疾病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重要启示。 本书自2011年第二版出版以来,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叙述方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第三版在继承前两版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扩展。书中不仅涵盖了从神经元到大脑复杂功能的科学研究历程,还详细解读了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如脑机接口、智能机器等,让读者能够紧跟科学前沿。同时,顾凡及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们在探索脑科学奥秘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使读者在领略科学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不懈追求。 本书不仅是一本脑科学知识的普及读物,更是一次对科学精神的深刻体验。它带领读者走进脑科学的神秘世界,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

    • ¥49 ¥98 折扣:5折
    • 听李四光讲地球的故事
    •   ( 1743 条评论 )
    • 李四光纪念馆 /2019-09-23/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紧密围绕我国著名科学家、新中国首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先生撰写的地球科学普及读本 《天文 地质 古生物》的内容,结合百余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将博大精深的地球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来。 地球的年纪有多大?早期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海底为什么会存在没有 头 的山?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的沙滩?浩瀚的大洋会消亡吗?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是什么改变了地球的容貌? 丰富有趣的问题,细腻精彩的讲述,精美动人的插图,少年儿童可以跟随李四光的脚步,一起踏上探索地球的奇妙旅程。

    • ¥29 ¥58 折扣:5折
    • 大脑节律
    •   ( 142 条评论 )
    • 哲尔吉·布扎基Gyorgy Buzsáki) 著, 苗成林,赵嘉琳 译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介绍大脑节律方面比较好的一本综述书,全书行文流畅,并辅以大量的脚注和趣味案例,主要介绍从振荡的物理过程到神经元组装组织再到复杂的认知处理和记忆存储。本书作者布扎基博士是前1%被引用最多的神经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极富创造性,因此全书除叙述整个领域的研究内容及现状外,作者本人也提出了自己对于大脑节律问题的思考。对于在这个令人兴奋的领域中一直处于研究前沿的单个作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连贯的观点;对于对大脑迅速发展的相关理论感兴趣的任何人而言,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 ¥49 ¥98 折扣:5折
    • 奥秘世界(附加码02)
    •   ( 81 条评论 )
    • 刘晓菲 著 /2014-07-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世界很大很大,奥秘很多很多。这是一部详尽介绍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奥秘知识的百科全书,内容包括太空、地球、自然、生命、动物、植物、科技、医学、军事、建筑等方面,揭秘大千世界的种种谜题,领读者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神秘莫测、具有无限魅力的科学世界。

    • ¥44 ¥68 折扣:6.5折
    • 天工开物(译讲)科学通识书系
    •   ( 253 条评论 )
    • (明)宋应星诸雨辰[译] /2023-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古代科技著作,对我国17世纪的农业和传统手工业,如粮食种植与加工、制盐、制糖、纺织、染色、制陶、采矿、冶金、铸造、造纸、酿酒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涉及生产技术130多项,涉及行业科学数据130多项,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译为多国文字,影响遍及东西方各国。书中所附123幅木刻版画,生动展现了晚明时期的生产劳动场景和传统工艺。 本书以明代初刊本为依托,参校多个后续版本,对原文进行了白话翻译,并对难点着重进行讲解。为了帮助读者深入学习《天工开物》,书中附有导读,对 主要内容 作者生平 时代背景 历史地位 现代价值 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书中插图选用初刊本木刻插图,以期原样重现晚明时期的社会实景及明代木刻版画风格。书中还提供了二维码,读者可扫码收听专家讲解。

    • ¥29.5 ¥59 折扣:5折
    • 优雅的守卫者:人类免疫系统的故事【比尔·盖茨推荐】普利策奖得主倾情力作!
    •   ( 2363 条评论 )
    • (美)马特·里克特 /2020-06-01/ 中信出版社
    • 一名绝症患者从坟墓中复活,一场抗击艾滋病毒的医学奇迹,两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发现自己的身体在攻击自己 《优雅的守卫者》通过介绍长达数个世纪的科学探索,独特地将这些动人的个体的故事编织在一起,解开了我们疾病和健康的奥秘,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介绍了我们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防御系统,它守护着我们对抗疾病,治愈伤口,维持秩序和平衡。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它已经过不断磨炼,以面对所有可能的威胁。然而,尽管免疫系统是如此复杂精妙,但它依旧容易因疲劳、压力、营养不良甚至过度卫生等因素而受到损害。是的,它是一种脆弱的奇迹武器。 作为一位杰出的记者、作家,普利策奖得主马特 里克特以扎实的材料和动人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属于科学的侦探故事。从黑死病到20世纪的疫苗和抗生素突破,再到革

    • ¥44.2 ¥68 折扣:6.5折
    • 美味的科学: 从咬下第一口食物的体验,到饮食科学的美味革命
    •   ( 1143 条评论 )
    • [英]查尔斯·斯彭斯杨禅宇 译;中资海派出品 /2020-09-15/ 湖南科技出版社
    • 为了满足味蕾与情感的双重享受, 食物的声音、场景、摆盘和味道如何被狠狠拿捏? 吃海鲜时播放大海的声音,能让你激动得热泪盈眶 听到母鸡的叫声,你会觉得鸡蛋冰淇淋的蛋香更浓郁 让晚餐按照故事情节推进,食客或许永生难忘 星巴克服务员把你的名字写在杯子上,是为了让你更爱手中的饮料 哪怕食材只有牛排、薯条和沙拉,精致的摆放也能让你更有食欲 用厚重的金属餐具吃饭,会觉得自己吃了更高级的食物 土豆片要炸出来才好吃;将松露油滴在餐叉上,比滴在浓汤里更能挑逗神经 即使是咬下一口饱满多汁的蜜桃,也是一种复杂的多重感官体验,因为所有的感官信号、情绪、期待和记忆都在大脑中汇聚,帮我们感知味道本身。 虽然现有研究无法完整解答,为什么食物尝起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我们想吃这些东西而不是那些,但美食物

    • ¥29.9 ¥59.8 折扣:5折
    • 大脑修复术:你的大脑病了吗?(增强大脑“免疫力”,帮助你应对高压环境,提升工作和学习表现,让你游刃有余。)
    •   ( 5812 条评论 )
    • 姚乃琳 /2020-03-01/ 中信出版社
    • 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感觉无缘由地坐立不安; ?以前*喜欢的事现在提不起兴趣; ?记忆力越来越差; ?明知道该出门社交,却找各种借口宅在家里; ?长时间玩游戏或刷手机; ?外出期间总担心家门没锁、炉火未关; ?凌晨两点,却辗转反侧,毫无睡意; 缺乏专注力、焦虑、抑郁、记性变差、社交恐惧、成瘾、强迫症、失眠 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心理和精神问题的困扰。如何识别自己的心理和精神问题,如何应对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和成长中必经的心理困境,如何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并拥有满意的学习和工作表现,本书作者 耶鲁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后姚乃琳 给出了答案。 这本书将帮助你了解焦虑、抑郁、强迫症、拖延、社交恐惧、失眠等困扰你的精神症状,页将让你了解专注力、记忆力、创造力等大脑认知功能的底层

    • ¥36.4 ¥56 折扣:6.5折
    • 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 科学元典丛书
    •   ( 19 条评论 )
    • 查尔斯·达尔文 著, 舒立福 译 /2025-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晚年的重要著作,主要探讨蚯蚓在腐殖土形成及土壤改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用诗意般的语言写作,对蚯蚓在大自然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 蚯蚓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除了蚯蚓粪粒之外,没有沃土。 蚯蚓是人类的挚友。 达尔文通过对蚯蚓行为的细致观察,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肯定蚯蚓在转化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方面的作用,发现蚯蚓的活动对土地剥蚀和土壤分层有显著影响,也在古建筑物的淹没和保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达尔文研究了蚯蚓的智力与拖曳物体的行为。他通过实验观察到蚯蚓会根据物体的形状和质地,选择不同的方式将其拖入洞中。例如,他会剪出不规则的三角形纸片撒在蚓穴附近,观察蚯蚓是衔住顶角、斜边还是底边进行

    • ¥43.5 ¥79 折扣:5.5折
    • 计算机与人脑(附冯·诺伊曼《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科学元典·交叉科学系列
    •   ( 27 条评论 )
    • 冯·诺伊曼 著 /2024-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计算机与人脑》是20世纪著名的天才之一,在诸多领域有杰出建树,被誉为 博弈论之父 和 计算机之父 冯 诺伊曼的经典著作。 为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思想基础的经典著作,根据作者生前部分演讲稿整理而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更加关注计算机是否可以实现智能化,即像人的大脑一样工作。作者在书中用数学语言表达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分 计算机 和 人脑 两个部分,共16章。第一部分描述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区别,提出混合数字和模拟两种原则的计算机模型。第二部分简述神经元、神经脉冲以及由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神经网络)的记忆和逻辑结构等,比较其与计算机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作者站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前沿思考计算机与人脑问题。《计算机与人脑(附冯 诺伊曼《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有助于读者理解计算

    • ¥29.5 ¥59 折扣:5折
    • 大自然如何运作 科学通识书系 帕·巴克著 李炜 蔡勖译
    •   ( 849 条评论 )
    • (丹麦)帕·巴克 著, 李炜,蔡勖 译 /2024-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1世纪被称为复杂性科学的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帕 巴克和中国物理学家汤超开创的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对大自然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化探讨,为复杂系统中的跨尺度现象,提供了一种普适而简单的机制上的解释,以其创新性、宏观性和简洁性引起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作为解释大自然复杂行为的一种新的物理理论,自组织临界性涉及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如岩层与地貌形成、河网与海湾结构、地震与火山爆发、星震与星云塌陷、黑洞与日辉耀斑、夸克与胶子团簇、生态与物种灭绝、变异与生命演化、噪声与全球变暖、人口与环境污染、大脑与神经网络、市场与价格波动等。该理论已被成功应用到自然界的多种复杂系统之中,影响巨大。 《大自然如何运作》是帕 巴克教授关于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重要著作,视野宏阔,深入浅出,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优秀

    • ¥34.5 ¥69 折扣:5折
    • 天择之骗 自然界的谎言与生存策略 科学新视角丛书
    •   ( 0 条评论 )
    • [美]孙立新Lixing Sun), 阿德莱德·朱莹Adelaide Ying Zhu) /2025-05-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欺骗是生命的本能,还是进化的智慧? 从负鼠装死逃生到乌鸦虚张声势,从青蛙伪装变色到基因 暗度陈仓 ,欺骗并非偶然,而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生存策略。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复杂的高等生物,欺骗早已深深嵌入生命的进化历程中。 本书将带你踏入一个充满谎言与诡计的自然世界,揭开生物欺骗的终极法则,探索其背后的基本规则,并见证一场场进化竞赛的奇观 看骗者与被骗者如何在这场永恒的博弈中推动物种进化,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生命多样性。不仅如此,作者还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欺骗艺术延伸到人类社会,剖析了形形色色的欺骗行为。书中不仅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欺骗,还指出哪些欺骗能够激发创新与文化活力,同时也为人类如何应对虚假新闻与恶意欺骗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与解决方案。 无论是热爱自然、渴望了解生命奥秘的探索者,

    • ¥43.9 ¥69 折扣:6.4折
    • 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 当当专享赠送精美手帐鸽之美(套装共2册) 博物文库·生态与文明系列
    •   ( 5888 条评论 )
    • (美)蕾切尔·萨斯曼 /2016-10-17/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在过去十年里,艺术家蕾切尔 萨斯曼穿越从北极到美国莫哈维沙漠在内的五大洲来拍摄30种已经持续存在了2000年以上的极其罕见的古老生命。这些珍贵的老生命,每一个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它们在世界的某个*环境中历经上千年的时光幸存下来,完全超出了现代人想象的极限。然而,环境变迁和人类的活动使它们中的许多都处在濒危状态,甚至有两种已经"过早地猝死"。伴随着这些老生命的珍贵照片,作者讲述了她自己在全球追踪它们的探险故事,以及正在研究这些老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家的深刻洞察。如此一来,这些老生命所透露出的独特信息既记录了过去,也呼吁我们采取保护行动,并且还预示了未来的变化。 萨斯曼本着强烈的环保意识而开启自己的全球生态之旅,她的工作既是永恒的,又是及时的,而《世界上zui老zui老的生命》则成功地跨越了学

    • ¥49 ¥98 折扣:5折
    • 塑料的世界
    •   ( 613 条评论 )
    • 魏昕宇 /2025-03-01/ 科学出版社
    • 以塑料为代表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有些是我们能意识到的,如塑料制品、人造纤维等;有些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如邮票背面的胶水、3D打印机的 墨水 、宝宝的尿不湿 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高分子材料卓越不凡的性能?有哪些科学家曾经为它们的发展做出贡献?塑料制品究竟对我们的健康有怎样的影响?如何破解塑料带来的 白色污染 难题? 带着这些问题,本书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入手,采用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与科学故事相互贯穿的写作手法,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发展历程、影响高分子化合物性能的诸多科学原理、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对高分子化合物认识的误区、高分子化合物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高分子化合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历史到未来,本书为读者展

    • ¥29 ¥58 折扣:5折
    • 从舌尖到大脑:饮食中的心理学
    •   ( 244 条评论 )
    • [英] 尼尔·E. 罗兰Neil E. 著 /2021-06-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我们为什么吃? ? 喜欢吃什么和吃多少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的? ? 食物如何既抚慰人心又使我们上瘾? ? 饥饿感和满足感来自哪里? ? 是我的基因让我□,还是环境惹的祸? ? 到底有没有可靠的减肥药? 人如其食。我们的一日三餐乍一看非常简单,深究起来却涉及生理学、营养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与人类的饮食行为相关的诸多问题,它以心理学为平台,将一系列话题统合起来,从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食物与人类的关系。

    • ¥36 ¥58 折扣:6.2折
    • 追问人工智能:从剑桥到北京
    •   ( 685 条评论 )
    • 刘伟 /2024-03-01/ 科学出版社
    • 当前,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人工智能究竟星什么?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依然没奋令人满意的回答。通过作者在剑桥大学访学期间的所闺所思,本书尝试去解开这些谜团。结束访学回到北京后,作者又对智能领域未来的关键问题,即人机融合智能和深度态势感知理论框架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从剑桥到北京 ,实际上就是想用 剑 ,剖析人工智能领域依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用 桥 连接起东西方文明的思想和智慧,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去迎接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 ¥29 ¥5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