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5G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相结合,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2019年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以来,到现在5G手机终端用户的大量增加,5G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并诞生了一些新的职业和新的工作机会。可以说5G的登场,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5G究竟是用什么技术实现的,它与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有何不同以及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现有的商业模式的。《完全图解5G》一书就用 文字解说 图示 的形式,对5G的工作原理及5G技术在日本当地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说,特别适合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和对5G技术感兴趣的商务人士、社会大众参考学习。
ESP32-C3是搭载了开源指令集RISC-V的32位低功耗、低成本、安全的物联网芯片,本书也是该芯片原厂乐鑫科技的官方作品。本书从物联网工程开发的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硬件设计、外设驱动、ESP-IDF开发环境搭建、Wi-Fi网络配置、本地和云端控制、OTA升级原理、电源管理、低功耗优化、设备安全功能、固件版本管理和量产测试等方面的内容。物联网工程开发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本书根据所涉及的知识点将全书分为4篇,分别是准备篇(第1~4章)、硬件与驱动开发篇(第5~6章)、无线通信与控制篇(第7~11章)、优化与量产篇(第12~15章),可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本书系统性阐述数据安全的范畴和目标,体系架构和关键措施,特别是根据对数据安全风险与挑战的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给出数据安全架构设计、隐私保护的监管要求、实施原则、技术选择和业界实践。本书还针对IT网络、电信网络、云和物联网的数据安全展开阐述,对AI、区块链、5G等新兴场景和数据安全的结合点进行分析与介绍,希望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国内外数据安全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前沿水平。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隐私保护的从业人员,以及相近学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Web3.0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构互联网世界。本专著详细介绍了DeFi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以太坊与智能合约、预言机、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借贷、去中心化保险、稳定币、DeFi分析工具、NFT和元宇宙等,以及当前DeFi生态系统中各赛道的主要参与者和市场状况。本专著研究了Web3.0数字经济的金融业态及现状未来,全方面地构建了DeFi生态认知以及技术普及,对于促进我国Web3.0发展和探索去中心化金融发展态势具有借鉴作用;对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Web安全与攻防入门很轻松: 实战超值版》在剖析用户进行黑客防御中迫切需要或想要用到的技术时,力求对其进行实操式的讲解,使读者对Web防御技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防范黑客的攻击。全书共分为 12章,包括Web安全快速入门、搭建Web安全测试环境、信息收集与踩点侦察、系统漏洞的扫描与修补、数据捕获与安全分析、木马的入侵与查杀、SQL注入攻击的防范、Wi-Fi的攻击与防范、无线路由器的密码破解、跨站脚本攻击的防范、网络欺骗攻击的防范、入侵痕迹的追踪与清理。 另外,《Web安全与攻防入门很轻松: 实战超值版》还赠送海量**资源,包括同步教学微视频、精美教学幻灯片、教学大纲、108个黑客工具速查手册、160个常用黑客命令速查手册、180 页计算机常见故障维修手册、8大经典密码破解工具电子书、加密与解密技术快速入门电子书、网站入侵
本书基于主流日志管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理念,完善、透彻地对日志分析各流程模块的原理与实现进行了系统性讲解,综合介绍了日志分析技术在数据治理、智能运维、可观测性、SIEM、UEBA、SOAR等IT运维及安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并汇总了各行业优秀的解决方案。第1~3章介绍了日志分析的基本概念、日志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日志管理与分析系统的组成部分及技术选型建议。第4~10章分别针对日志采集、字段解析、日志存储、日志分析、日志数据搜索处理语言SPL、日志告警、日志可视化等日志分析中重要的实现步骤进行了具体阐述。第11~14章介绍了日志平台兼容性与扩展性,日志分析在运维数据治理、智能运维与可观测性等近年热门场景中的应用。第15~17章介绍了SIEM、NTA、UEBA及SOAR等安全相关内容。第18章总结列举了日志管理与分析技术方案在金融、
《5G终端天线测试技术与实践》是 5G先进技术丛书 测试认证系列 之一,旨在全面介绍5G终端天线测试、认证方面的标准、测试环境、方法等内容。 《5G终端天线测试技术与实践》共7章,分别为绪论、天线发展及终端天线原理与结构、5G终端天线测试系统、终端天线测试标准化工作、5G终端OTA测试、终端天线认证要求和展望。 《5G终端天线测试技术与实践》包含了与5G终端天线性能测试、认证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可以作为通信测量工作、终端测试工作的入门图书,也可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经验。
我们生活在一个副本泛滥的时代。 唾手可得的免费数字信息和肉眼可见的海量物理实体,充斥着网络和现实世界。失效的链接,无意义的广告点击,打不开的压缩包,分享后从未阅读过的文章,蜂拥抢购后又无人问津的商品 我们甚至都没有参与 消费 ,而只是它复制繁殖的节点。 本期《离线》会对 副本 概念做一次整理。通过理解副本与正本间的关系,重新归纳万事万物,并思考核心的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创造。 专题部分设定了一个分类体系,离线和作者们一起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多种维度下副本的状态和本质。三种品类逐层递进 复制品 是无限接近1∶1复刻。 仿制品 是有差异的复制,衍生出新的特性。 独立品 只保留了正本的某些显性/隐性特性,但这个连接不会消失。 三个专栏全都团结在 副本 周围。 工具 由 随身听 四十年来的发展讲述
本书是一本介绍5G核心网的技术图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5G核心网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网络部署及运维案例等内容,带领读者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认识5G核心网:第1章从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开始,介绍了5G的发展历史;第2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5G核心网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的架构;第3章对5G核心网运维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切片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第4章对核心网部署方案进行了讲解;第5章对5G网络智能运维做了深入探讨;第6章对5G应用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第7章对5G的安全进行了说明;第8章对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适用于从事5G移动通信网络运维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以供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关于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技术理论及应用的一部专著,是作者对国内外近十余年来该领域研究进展和自身研究成果的总结。本书由7章组成,包括概述、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技术的数学基础、基于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的雷达融合识别、DSmT-DS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方法、基于证据聚类和凸函数分析的DSmT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方法、基于条件证据网络的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方法、多源不确定信息推理技术展望。本书可供从事信息融合、推理决策、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指挥控制等专业的科技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上述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同时还可为从事雷达、光学传感器、导航、智慧交通、自动驾驶、传感器网络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指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皮肤镜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注重涵盖当前的研究方法,总结皮肤镜图像分析与识别领域的发展动态。全书共8章,第1章为概述,介绍皮肤镜的工作原理、皮肤镜图像处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第2章和第3章为皮肤镜图像的预处理部分,包括皮肤镜图像的质量评价、皮肤镜图像增强复原中用到的预处理方法;第4~8章涵盖了皮肤镜图像的分割、皮损目标的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以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皮肤镜图像分析等内容。 本书将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模式识别方法与皮肤镜图像分析应用相结合,内容系统,重点突出。本书是国内少有的关于皮肤镜图像分析与识别的著作,适合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IPv6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升级,它不仅是一项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书内容分为IPv6发展背景与现状、IPv6技术分析、行业应用与未来展望等四部分。 本书首先梳理了从互联网IP技术到 IPv6 的发展时间线、在介绍了世界IPv6发展现状之后,重点介绍网络切片、新型组播技术等,并选取政务应用、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挖场景需求,让读者对IPv6有形象、真切、深入地了解。 本书有助于广大读者增强数字化、信息化本领,更好助力构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新优势,带动和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卫星通信领域几个主要商用卫星通信系统,以各卫星通信系统的标准协议为基础,以现代商用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情况和技术为主题,结合编著者在卫星通信系统方面几十年的工程经验和试验数据,重点对系统架构、技术体制、通信原理和通信流程等进行深入研究,从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况、发展历程、业务类型、系统结构、无线接口、信道类型、通信流程和基本帧格式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较为翔实和深入的介绍与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这项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也对很多领域和行业造成了影响。本书共3篇,认知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理论知识与发展现状,详细讲述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价值篇主要讲述了人工智能的价值,分析其为生活、社会、商业、医疗带来的变革;场景篇从服务场景、工作场景、教育场景、营销场景入手介绍人工智能的应用,为读者提供应用指导。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书向读者阐述与之相关的知识,并且告诉读者应该如何跟上潮流。总之,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战书,不仅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还具备一定的前沿性,是读者提升技术能力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位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主要介绍定位技术,重点是介绍室内定位技术,首先概述了位置服务与定位技术,介绍了位置服务定义、应用情况、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介绍了定位技术的发展情况;接着介绍了衡量定位算法的主要性能指标、影响定位的主要因素,深入阐述了目前主流的定位算法,包括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和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后详细介绍室内定位技术,在阐述室内定位技术前,本书也花了一定的篇幅介绍室外定位技术,包括基于卫星的室外定位技术、基于基站的室外定位技术和混合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