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面向大多数GIS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读者群体,突出“开源”和“应用分析”特色,以具体案例形式,介绍QGIS软件的基本数据操作和空间分析功能,包括QGIS数据加载、浏览、专题地图制作、打印输出;QGIS空间配准、栅格矢量化、实体生成、GPS连接等数据采集和编辑操作;QGIS空间缓冲区和泰森多边形分析;QGIS热力图表达和核密度分析;“PostGIS+QGIS”关系数据库建库及空间SQL分析;PostGIS空间网络拓扑处理与可达性分析;PostGIS综合空间分析应用。
本教材内容共9篇,每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类功能或一种数据结构;篇中分章,每章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练习,除了通用的查询、显示、分析,还包括数据输入、编辑、维护,使初学者通过循序渐进式的练习掌握GIS基本功能、数据类型,对GIS产生兴趣,进而理解GIS原理。所有练习均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ArcGIS10.1forDesktop的中文界面,有专门的练习数据相配套,并附带试用版软件。本教材内容涉及空间、属性信息查询,专题地图显示,属性数据管理,地图布局,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校正、转换,空间插值,考虑成本的空间距离,缓冲区分析,叠合分析,邻域分析,空间统计,不规则三角网、三维多面体的生成,视线、视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图注记,制图综合,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和维护及模型构建器等,涉及GIS各种数据模型、处理功能,并有综合练习帮助学习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书中从历史发展、数据基础、系统构建、应用前景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GIS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书是作者在版的基础上,搜集了很多**资料并整理而成的。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发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GPS卫星导航定位的实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简明扼要地介绍了GLONASS系统、GALILEO系统、DORIS系统、PRARE系统、EGNOS系统、WAAS系统、GDGPS系统、GPS航天飞机测图系统和地球同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与应用,对卫星激光测距在GPS导航定位中的作用与影响也做了综述。
本书针对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城市三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所面临的三维数据获取、三维建模、海量数据三维可视化、三维空间分析、行业应用等瓶颈问题,经过长期研究试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当前数字城市三维空间框架建设需求的技术路线,经过在山东、浙江、河北等省份十几座城市的应用,验证了其实用性与高效性.
本书主要以ArcGIS10.7版本为讲解依托,90%左右的内容适合ArcGIS10.0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章,包括ArcGIS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打印到DEM制作、三维制作和分析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把很多案例做成了模型。书中附带了作者自己开发的接幅表生成和标准分幅打印工具软件,以及配套的数据资源和视频。 本书注重实用性,深入浅出,既适合ArcGIS初学者,也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ArcGIS专业人员,同时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对ArcGIS二次开发的用户也有一定帮助。
本书主要以ArcGIS10.7版本为讲解依托,90%左右的内容适合ArcGIS10.0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章,包括ArcGIS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打印到DEM制作、三维制作和分析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把很多案例做成了模型。书中附带了作者自己开发的接幅表生成和标准分幅打印工具软件,以及配套的数据资源和视频。 本书注重实用性,深入浅出,既适合ArcGIS初学者,也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ArcGIS专业人员,同时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对ArcGIS二次开发的用户也有一定帮助。
MapGIS搭建平台是中地数码集团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结合众多项目的成功经验,采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开发的企业级应用平台。平台采用可视化“ 搭建式”的新型开发模式,具有“零编程、巧组合、易搭建”的特点,无须编程,直接“拖拽”已有功能到控件设计页面中,通过智能组合、灵活调整、自由定制等方式设计业务流程,完美实现GIS业务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无缝集成。这种可视化的“搭建式”的软件开发模式,极大地降低了软件开发 的门槛,缩短了软件开发的周期,减少了软件开发的成本。 全书共8章,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基础篇,介绍了MapGIS搭建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并基于该理论基础构建的四个基础模型,详细阐述了MapGIS搭建平台的多层体系架构;第二部分为开发篇,将其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完成了基于四个基础模型的OA系统的实战开发
本书依托于作者在导航定位领域几十年的研究与工程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辅助定位技术与GPS接收机设计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A?GNSS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前瞻。全书在回顾标准GPS技术结构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GPS系统引入辅助技术的原因,而后结合理论和仿真案例对无精确定时条件下的A?GPS技术辅助定位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讨论了A?GPS技术辅助信息的特殊形式、在不同模块中的工作原理及A?GPS的工业标准和政府规范。另外,本书也对高灵敏度GPS接收机的整体设计理念给出了详细的指导。
autodesk作为全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之一,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秀的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本书作为autodesk公司官方开发的教材,所介绍的产品正是国内用户所熟悉的mapguide和autocad map 3d。 mapguide是应用广泛的地理空间数据发布(webgis)平台之一,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将地理空间数据发布到internet/intranet,帮助企业低成本地实现与内部团队、用户、公众以及其他企业应用系统共享地理空间数据。autodesk map 3d是全球领先的创建与管理空间数据的工程gis平台, 使用fdo(feature data objects)技术对gis数据的直接存取,其完全包含了autocad的全部功能,能够轻松地应用autocad的工具编辑和维护地理空间信息。 本书由autodesk上海研发中心的autocad map 3d和mapguide研发专家经过一年的努力编写而成,他们具有丰富的autocad map 3d和mapguide研发经验,对autocad map 3d和mapguide有
Web GIS作为互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是一个前沿领域,它让广大的互联网用户认识到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领域及其巨大的价值。本书以ArcGIS平台为例,全面而系统地讲授Web GIS, 兼顾理论概念和实际操作。内容涵盖从公有云ArcGIS Online到私有云的ArcGIS Enterprise, 从服务器到客户端,从浏览器到移动手机,从不需编程的模板到可以定制的JavaScript编程, 还包括从智能制图到空间分析服务,从二维到三维场景、从矢量大数据到栅格大数据、从物联网到实时GIS、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等前沿。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师的Web GIS课程教材,也可以用于个人的自我学习和提升。全书各章设有概念原理和技术介绍、分步骤详解的实习教程、常见问题解答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大部分内容不涉及编程,使读者通过界面操作就可以快速创建出生动而具有吸引力的Web应用。个别章节介
本书立足实战,讲解近期新的 ArCGIS桌面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从地理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和管 理的角度介绍了桌面的应用,并介绍扩展模块及综合实战案例。全书穿插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是作者在项目 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应用技巧的总结。本书附带1张DVD光盘,内容为本书配套多媒体教学视频及其他 资料。 本书共27章,分6篇。靠前篇认识ArCGIS地理新系统平台,以实例开始AIcGIS之旅。第2篇介绍如 何创建地图、管理图层、数据的符号化,如何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对地图进行信息丰富并打印地图,如何使 用符号和样式。第3篇介绍图形编辑工具、数据编辑基础、数据属性、地理数据库属性的编辑方法及拓扑知 识。第4篇介绍数据表、图表、报表的相关内容,以及地图的查询方式、栅格数据的操作方法及AirCatalog 使用基础。第5篇介绍地理处理、三维分析、地统计、
本书在系统介绍GIS的有关概念与分类、软硬件环境、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质量、流行开发工具及其分类、开发基本方法、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及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主要以MapX、ArcEngine两种典型的GIS组件化开发工具为例,详细介绍了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同时,本书汇集作者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以作者自行开发的GIS基本软件系统-DigMap为例,介绍了GIS基础软件系统及GIS组件设计与开发中的一些核心与关键问题,包括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查询检索基本算法、空间分析模型实现,GIS组件的属性、事件和方法设计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尝试GIS基本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典型范例。
《海岸带环境遥感原理与应用》针对海岸带环境遥感的研究现状,内容涵盖了海岸带环境遥感各个主要方面,按照数据获取、校正、参数反演、信息提取、多学科交叉的主线展开论述,读者从中会品味到海洋水色遥感的深奥机理和复杂的反演模式,以及尺度效应与不确定性等前沿问题,同时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水色遥感机理、大气校正、海岸线与浅海地形信息提取等相关知识,较为系统地论述海岸带环境遥感的原理、技术、方法和模型,既立足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又面向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是作者们将多年点滴辛勤汗水洒在海洋水色遥感机理、反演模型以及算法研究中,集累知识的硕果于一册,欲以此为媒传播知识。
本书由90多位成就卓著的GIS学者撰写而成,是目前GIS领域引用多的参考书,也是对GIS多年来发展的一个总结。全书包括原理、技术、管理与应用四篇内容,系统阐述了GIS的科学概念、科学渊源、学术观点、基本原理、支撑技术以及管理与应用方法,全面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深入剖析了GIS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共40章,下卷共32章。上卷系统阐述了GIS的原理与技术方法,下卷全面介绍了GIS的管理与应用方法。 本书可供与GIS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对GIS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参考。
农林业是遥感和空间数据应用的重要领域。本书展示了遥感和QGIS在农林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包括农业地区土壤湿度反演、农用地块自动提取、土地覆盖分类与制图、皆伐检测与制图、特有植被分析、自然植被地貌制图等。这些应用案例阐明了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在理解与模拟不同植被和土壤演化过程以及管理农林资源方面的应用价值。本书详细介绍了每个应用案例的数据来源、方法和QGIS操作步骤,为读者提供了使用QGIS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读者亦可在本书提供的网站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
《开放式GIS开发与应用》讲解了一个基于插件的开放式应用开发框架,其目标是解决GIS综合应用系统的信息互通、功能高度复用、数据高度共享和快速构建GIS应用系统,通过可视化的插件协同建模,快速构建GIS应用,全面提升集成能力.《开放式GIS开发与应用》共,章,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模式的基本原则、应用开发框架及插件的基本概念、基于插件的开放式GIS应用开发框架、OG-ADF框架的文档视图结构、创建基于OG-ADF框架的命令与工具、OG-ADF开发框架的插件及事件处理机制、基于OG-ADF框架实现的服务SpatialDatabaseManageService及相对应的插件、基于OG-ADF框架的开发案例$$$广东省遥感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等.
吴信才编著的《基于Flex的WebGIS开发》以国家“863”项目“面向网络的三维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研究与软件开发”、中地数码集团的*产品 MapGIS Internet GISServer(简称为MapGIS IGS)等研究成果为核心,详细阐述了基于Flex的WebGIS二次开发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为6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依次介绍了Flex入门的基础知识、基于Flex的WebGIS开发框架、基于Flex的WebGIS基础开发、进阶开发、扩展提升,以及项目实 战等内容。 全书各章均以原理方法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具体的实例介绍了每个功能点的实现与应用。在每章开始处列出了本章学习的目的要求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让读者阅读前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翻阅;在每章内容结束后均有小结,对本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简要地介绍了下一章 的内容,承上启下,便于读者阅读。同时,在每一章的后面附加主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Web GIS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开发方法。本书还重点介绍了ESRI公司发布的Web GIS开发平台Arc GIS Server及Geo Server开源Web GIS,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都是目前Web GIS研究与开发的最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Web GIS基本技术原理;Web GIS技术应用方法;移动GIS;Arc GIS Server开发指南;开源Web GIS平台。
本书围绕当前地质信息管理中的主要业务与功能需求,详细介绍地质钻孔数据管理、钻孔柱状图自动绘制、地质剖面图自动绘制、地质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理论基础、开发方式与实现细节。 本书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信息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GIS、地质、测绘等方向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遥感地学应用》作者针对遥感地学应用技术体系繁芜庞大的特点,结合地理信息及遥感相关专业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编写了这《遥感地学应用》。作为遥感地学应用高级进阶教材,《遥感地学应用》在内容上以“不同数据源—不同信息提取手段—不同应用领域”为主线,涵盖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像元分类、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信息提取、遥感指数计算、定量遥感统计模型、定量遥感物理模型、主动式遥感三维信息获取等核心内容,在介绍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配以应用案例。《遥感地学应用》作者将后续出版相应的《遥感地学应用实验教程》。
本书提出了广义RDSS概念和应用前景。全书共6章。第1章阐述广义RDSS概念。由于四大全球系统在传统RNSS领域的竞争和不足,提出了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要,需以新的导航理论、应用方法服务于用户,这就是广义RDSS产生的背景。其基本概念是通过一颗有双向往返测距功能的转发式RDSS卫星,由控制中心(MCC)完成经卫星至用户往返距离和的测量,用户完成对该卫星与其他任意两颗导航卫星的伪距差测量,通过McC计算处理,即可完成用户的位置确定,也完成了用户向MCC的位置报告。在地球静止轨道(GEO)上适当布设两颗RDSS转发式卫星,就能完成全球陆地上、海上70%覆盖区的个人位置服务及近地卫星85%覆盖区的位置服务。第2章系统地阐述广义RDSS理论。详细分析了RDSS与RNSS的定位原理、相互关系及其特色,并对无线电定位体系的发展作了预测。第3章介绍了CRDSS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