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经典教材,介绍模拟CMOS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着重讲解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设计实例,从MOSFET器件的基本物理特性开始,逐章分析CMOS放大单元电路、差分放大
本书介绍Kafka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技巧。内容包括如何安装和配置Kafka、如何使用Kafka API、Kafka的设计原则和可靠性保证,以及Kafka的一些架构细节,如复制协议、控制器和存储层。本书列举了一些 流行的Kafka应用场景,比如基于事件驱动的微服务系统的消息总线、流式处理应用程序和大规模数据管道。通过学习本书,你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这项大数据核心技术,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生产环境中 好地运行Kafka,并基于它构建稳健的高性能应用程序。
本书介绍Kafka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技巧。内容包括如何安装和配置Kafka、如何使用Kafka API、Kafka的设计原则和可靠性保证,以及Kafka的一些架构细节,如复制协议、控制器和存储层。本书列举了一些 流行的Kafka应用场景,比如基于事件驱动的微服务系统的消息总线、流式处理应用程序和大规模数据管道。通过学习本书,你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这项大数据核心技术,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生产环境中 好地运行Kafka,并基于它构建稳健的高性能应用程序。
《液压系统控制与PLC应用》结合大量实例,系统介绍液压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技术。章是可编程控制器及液压控制应用概述;第2章以FX系列PLC与SIMATICS7300系列PLC为例,介绍PLC及其在液压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情况;第3章介绍PLC液压控制方式,包括顺序控制、同步控制、位置控制、压力控制、速度控制、能源监控等;第4章介绍PLC在制造、能源、材料、交通运输、试验等各类液压设备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液压系统控制与PLC应用》适合液压系统与PLC设计开发、使用维修人员阅读、学习,也可供大学及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CUDA并行程序设计领域最全面、最详实和拥有权威性的著作之一,由CUDA开发者社区技术总监亲自撰写,英伟达中国首批CUDA官方认证工程师翻译,详实地讲解了CUDA并行程序设计的技术知识点(平台、架构、硬件知识、开发工具和热点技术)和编程方法,包含大量实用代码示例,实践性非常强。 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从宏观上介绍流处理器演变历史。第2章详解GPU并行机制,深入理解串行与并行程序,以辩证地求解问题。第3章讲解CUDA设备及相关的硬件和体系结构,以实现很优CUDA程序性能。第4章介绍CUDA开发环境搭建和可用调试环境。第5章介绍与CUDA编程紧密相关的核心概念——网格、线程块与线程,并通过示例说明线程模型与性能的关系。第6章借助实例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内存的工作机制,并指出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第7章细述多任务的CPU和GPU协同,并介绍
本书是一本系统讲述32位RISC微处理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的著作,其内容涵盖了RISC微处理器设计的方面。书中内容有机地将计算机学科的体系结构、系统结构与微电子学科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技术结合起来,既能帮助学习微电子的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掌握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的VLSI实现原理,又能明确的告诉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人员如何用现代的电路设计思想、方法、手段来设计与实现微处理器。本书的组织结构就是一本大规模RISC处理器芯片完整的设计文档。 本书将计算机科学和微电子科学有机结合、面向工程实际,希望能对两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带来帮助。书中展现的完整的大规模芯片的设计过程,也能对设计团队的组织管
以增强型8051内核单片机STC12C5A60S2为背景,介绍了单片机各部分的硬件结构及功能、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调试、C语言程序设计及调试,以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作为程序设计和调试环境。用智能汽车控制器和压力测控系统两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特别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的裁减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类、电子类、电气自动化及机械专业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培训班的教材及从事单片机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FPGA技术的探索到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从硬件版图规划与设计到逻辑电路验证与实现,从模块化功能的研究与积累到系统集成的综合与Timingquest时序优化,系统、全面地介绍Altera FPGA的开发流程。本书的所有例程均经过千锤百炼,相关FPGA设计的资源均由笔者多年整理归纳,希望读者能够妥善利用。
本书首先简单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基础知识,然后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常用的电路模块,主要包括键盘、LCD显示、A/D转换、D/A转换、I2C总线应用、语音、实时时钟、红外、USB、步进电机、数字锁相环、串口通信、DDS等,同时列举了4个典型的实际工程,包括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数控直流恒流源、简易数字逻辑分析仪、智能电动小车等,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迅速地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开发与实现。本书深入浅出,力求既能使单片机的初学者迅速入门,又能使中高级开发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本书以实用为宗旨,以系统的开发为思想,实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性,非常适合各类高等学校自动控制、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等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学习,同时
本书采用结构化方法来介绍计算机,书的内容完全建立在“计算机是由层次结构组成的,每层完成规定的功能”这一概念之上。作者对本版进行了的更新,以反映当今最重要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方面的进展。书中详细讨论了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指令层、操作层和汇编语言层,并涵盖了并行体系结构的内容,而且每一章结尾都配有丰富的习题。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本科生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一本系统讲述32位RISC微处理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的著作,其内容涵盖了RISC微处理器设计的方面。书中内容有机地将计算机学科的体系结构、系统结构与微电子学科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技术结合起来,既能帮助学习微电子的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掌握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的VLSI实现原理,又能明确的告诉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人员如何用现代的电路设计思想、方法、手段来设计与实现微处理器。本书的组织结构就是一本大规模RISC处理器芯片完整的设计文档。 本书将计算机科学和微
杨明编著的《FreescaleHCS0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以MC9S08AW60为例,系统地介绍了Freescale公司MC9S08系列MCU的原理与应用设计技术,包括S08CPU的功能特性、存储器的组织和编址、S08的汇编指令及程序设计、Codewarrior软件的使用、MC9S08AW60各模块的原理及多种典型应用设计范例等。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每章结束时都附有思考与练习。 本书是在充分消化吸收Freescale公司原始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了作者多年来亲自从事该公司MCU开发与教学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并考虑到我国广大读者的单片机知识基础与新的需求编写的,力求便于读者自学。 《FreescaleHCS0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材,对于感兴趣于Freescale单片机开发的广大科技人员来说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参考图书。
本书通过51系列单片机芯片W78E516B开发信息采集终端的工程实例,以详细的硬件电路开发流程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的构建,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工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本书以工程实例的开发流程为线索,涵盖了51系列单片机诸如存储器扩展、综合电源控制、时钟电路、定时器、I/O控制、A/D转换、液晶显示、串口通信、单片机中断等主要应用技术。同时详细地介绍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Small RTOS51的工程应用。本书包含了大量实用程序代码,并且都是基于C语言编写,通过阅读这些程序代码,读者可以深入理解Keil51 C语言编程思想和技巧。 本书对于已初步了解单片机原理,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也适合从事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参考之用。
本书是一本关于MIPS体系结构的经典之作。第2版延续了版的可读性传统,通过应用具体的实例对硬件和软件的接口进行强调,并将广泛应用的RISC系统结构MIPS与开源操作系统Linux结合在一起,从MIPS设计原理开始,阐述MIPS指令集和程序员的可用资源。
本书详细介绍了Keil Cx51编译器和Windows集成开发环境μ Vision2的强大功能和具体使用方法,全面介绍了版本Cx51编译器新增加的控制命令,给出了Cx51运行库函数及其应用范例,对Keil Cx51软件包中各种应用工具,如A51宏汇编器、BL51/Lx51连接定位器、LIB51库管理程序以及OH51符号转换程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X51及其子集RTX51 TINY等都作了详细介绍。本书还阐述了“Vision2的各种功能和应用方法,包括软件模拟调试和硬件目标板实时在线仿真,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带:MON51和FLASHMON51监控程序硬件目标板的方法。 本书的特点是先进性和实用性,书中给出了大量程序实例,并带有一张CD—ROM光盘,其中包括Keil公司提供的Keil Cx51全功能评估软件包、本书各章中列出的程序代码、带MON51监控程序的硬件目标板照片、原理电路图以及使用说明。本书适合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
考虑到完成实验的工作量,我们选择32位dlx结构的处理器作为实验对象,因为dlx指令系统具有规整、简洁等优点,且具有开源的模拟器和编译器等软件工具供大家使用。除了包含流水线、指令级并行、cache等经典实验内容外,本书还特别面向指令集的设计与优化专门设计了实验。根据实验难度和工作量的不同,本书中列出的实验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处理器性能评价、指令系统、流水线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相对应。具体实验内容包括确定dlx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指令编码方案,设计实现一个单流出的5级32位dlx整数流水线,并在fpga平台上仿真。该流水线中没有cache模块,可以包含数据定向模块。同时,根据dlx指令系统修改开源的gcc编译器,使之能够生成可用的二进制测试代码。 二是,向在基础实验中实现的5级dlx整数流水线中增加一些高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性能设计(第8版英文版)》以Intelx86系列通用处理器和ARM系列嵌入式处理器作为主要考察实例,将当代计算机系统性能设计问题和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紧密联系。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与演变,引人性能评价和性能设计的概念,然后以自顶而下的方式逐层展开介绍计算机系统、存储器体系结构、I/O及互连、计算机算术、指令集体系结构的设计及其实现技术、控制器设计,最后还介绍了处理器的各种并行组织技术。本书特色在于探讨和揭示面向性能的各种设计博弈和实现考量,追逐性能极大化的同时顾及系统整体的性能平衡。《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性能设计(第8版英文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信息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双语教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于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也是一本颇具指导意义的参考读物。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