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空气洁净技术与工程应用 第2版
    •   ( 567 条评论 )
    • 冯树根 /2013-05-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空气洁净技术与工程应用(第2版)》立足于空气洁净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讲理论、授方法、传技巧,内容鲜活,架构新颖,节能理念渗透于字里行间,每个章节都从工程应用角度进行阐述、分析;列举大量案例,分析其设计缺陷并给出改善措施;对一些错误的理念、不切合实际的规定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理念、新观点;列举了制药车间及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工程设计实例,对每个设计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第2版中增加了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并给出设计实例;对单向流与非单向流洁净室合用一个系统的利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设计方法与步骤;详细介绍了净化空调施工组织设计,并给出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用手工彩钢夹芯板建造洁净室的施工技术及方法;对净化空调系统的安装,提倡与时

    • ¥34.6 ¥48 折扣:7.2折
    • 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玻璃生产节能降耗技术问答丛书
    •   ( 357 条评论 )
    • /1970-01-01/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一书以Low-E玻璃的节能性为线索,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建筑玻璃节能的基本概念、光热性能参数及相关测量标准和计算软件、各种玻璃产品的特性、影响玻璃节能的因素及优化措施等,并针对实用中常见的玻璃隔声、防结露、外观光畸变、不同气候区域的节能特点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为设计出更适用的建筑玻璃提供了指导。

    • ¥85.3 ¥89.8 折扣:9.5折
    • 碳达峰 碳中和: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 5 条评论 )
    • 李素蕾刘金东李坤 著 /2024-09-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主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首先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理论以及建筑行业的基本发展情况和碳排放情况,为建筑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发展提供理论分析,然后从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建筑垃圾三大角度出发,以新建节能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中的绿色化改造工作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四项重点工作为建筑行业低碳发展的聚焦点,探究了其与双碳目标的内在逻辑,具体分析了各自的减碳路径,针对绿色建筑中的重点部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构建了基于OPA法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通过OPA法确定基于属性和专家意见的备选方案的权重,基于权重最大则最优的原则,进而确定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劣排序,最后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案。通过应用分析具体项目案例,最终得到

    • ¥57.4 ¥68 折扣:8.4折
    • 绿色建筑材料及部品
    •   ( 19 条评论 )
    • 龙恩深 欧阳金龙 王子云 /2017-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系统介绍绿色建筑材料及部品的定义、特点、分类及评价方法;阐述了绿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及绿色节能特性;然后按照基本材料、化工建材、墙体材料及制品、建筑玻璃及部品、建筑楼板及屋面、建筑装修装饰材料、宜居环境营造材料、建筑垃圾等分门别类阐述了各自的绿色内涵;*后以建材产业的关键共性工艺设备系统和建材部品在建筑运行过程的节能功能为主线,高度概括提炼了绿色建材及部品的核心节能减排原理。

    • ¥43.9 ¥49 折扣:9折
    • 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
    •   ( 349 条评论 )
    • 曲翠松 /2016-03-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本书主要针对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习者,由实践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建筑技术与建筑结构教学的同济大学曲翠松副教授编写而成。书中由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入手,着重讲解建筑技术对于建筑设计的支撑作用。全书共分七章,包括设计顺应气候、能量、通风、双层立面、中庭、被动式与主动式。各章节中均选取了相应的建筑实例以更好地说明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本书适合建筑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广大建筑从业者阅读与参考。

    • ¥45.6 ¥48 折扣:9.5折
    • 村镇太阳能及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
    •   ( 25 条评论 )
    • 李安桂 等 /2012-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村镇太阳能及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作者李安桂、李海明、赵志安)关于村镇住宅的设备标准化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太阳能系统设计(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设计),二是给水排水设计,三是强电弱电相关的电气系统设计。《村镇太阳能及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中通过不同建筑气候区、不同地域的典型住宅工程案例对村镇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包含太阳能供热、村镇住宅给水排水、强电弱电设计等多专业进行了标准化示范设计。本书基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村镇住宅设备标准化设计技术与软件开发”项目,研发了村镇住宅太阳能应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村镇住宅给水排水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村镇住宅电气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村镇住宅弱电系统模块化设计技术软件等一系列标准模块化设计软件。旨在通

    • ¥43.9 ¥49 折扣:9折
    • 自然能源 相变蓄能 建筑节能
    •   ( 61 条评论 )
    • 周国兵 /2013-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夜间通风冷量等自然能源是降低常规能源消耗进而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然而。自然能源有着能流密度低、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需要结合蓄能技术加以利用。相变蓄能是相变材料在近等温条件下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可有效储存并转移(化)这些自然能源用于建筑采暖空调,节约常规能源。本书主要介绍自然能源结合相变蓄能实现建筑节能的方法和效果。内容包括:概论、相变蓄能建筑围护结构研究综述、谐波作用下定形相变材料板的热特性、直接受益式太阳能相变蓄能建筑热性能、相变蓄热一集热墙式太阳能建筑热性能、太阳能热水主动式相变蓄能建筑热性能、结合夜间通风的相变蓄能建筑调温特性、自然能源结台相变蓄能的复合式建筑节能效果,结论与展望等。《自然能源相变蓄能建筑节能》(作者:周国兵)可供能源、动力、

    • ¥32.2 ¥36 折扣:8.9折
    •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仿生
    •   ( 12 条评论 )
    • 戴志中杨震熊伟 编著 /2006-04-01/ 中国计划
    • 生态建筑与仿生建筑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建筑范畴。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建构部分;仿生建筑则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对象,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促进建筑形体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等的合理形成,因此仿生建筑也是可持续建筑的建构部分。两者均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本书除了从宏观(理论)和微观(技术)两个层面,还从“中观”层面探讨了如何在生态和仿生理论指导下从事具体建筑创作的问题。 本书主要供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以及建筑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 ¥35.7 ¥42 折扣:8.5折
    •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能源系统
    •   ( 19 条评论 )
    • (美)格沃软 著 /2014-06-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能源系统》指出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 ¥114.1 ¥158 折扣:7.2折
    • 复杂性适应——当代建筑生态化的非线性形态策略
    •   ( 11 条评论 )
    • 王班 等 /2013-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主要讲述了,全球环境的持续恶化使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依然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如何*化地实现建筑的生态性能依然是建筑学探索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建筑形态作为建筑生态化的主要载体与基础手段,不仅是探索研究建筑生态化的基础课题,也是建筑学本身的基础性课题。 本书主要内容是试图从非线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建筑生态化的形态策略引入一个新的视角,并通过对建筑生态化的非线性建筑形态策略的原理模式的理论建构、具体策略分析和一般设计方法与模式的分析总结,建构起建筑生态化的非线性形态策略的开放框架体系,并以局部试验对具体策略以及设计方法与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验证。

    • ¥52 ¥58 折扣:9折
    • 以太网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   ( 57 条评论 )
    • 张少军 编著 /2011-08-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中的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的软、硬件架构,楼宇自控与空调系统的自控,以太网技术,控制网络技术,工业以太网与实时以太网,使用通透以太网的楼宇自控系统,工业以太网的规划安装调试,WLAN(无线局域网)及无线网络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下一代互联网与DDC编程技术分析等。以太网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是一个在很多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书系统地对以太网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做了全面和深入的讲解,同时本书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全书的理论体系严谨、完整。 本书可作为建筑类高等院校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行业相关专业和涉及建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相关专

    • ¥49 ¥58 折扣:8.4折
    • 中国建筑电气节能发展报告2016
    •   ( 31 条评论 )
    • {0 /2017-05-10/ 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分会组织全国建筑电气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编写了此书,内容共7 章,包括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和发展趋势、供配电系统电气节能技术、建筑照明的电气节能技术、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建筑新能源的电气节能技术、绿色建筑电气节能环保技术和数据中心节能技术。本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实用性和参考性。适用于建筑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以及各大高校、设计院研究人员进行智能建筑设计参考。

    • ¥83.6 ¥88 折扣:9.5折
    • 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与建造
    •   ( 9 条评论 )
    • 喜文华 主编 /2007-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系统介绍了被动式太阳房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总体设计要则以及热系统设计与计算方法,包括热负荷计算、热平衡分析以及温度预测等;还介绍了被动式太阳房的结构设计以及建筑材料选择和被动式太阳房的施工管理及注意事项;给出了已建成的住宅利用太阳能的设计改造基本原则。本书还利用较大篇幅向读者介绍了国内外的被动式太阳房以及工程实例,以便读者对照参考和使用。 本书适合于对太阳房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员使用。

    • ¥40.8 ¥48 折扣:8.5折
    • 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绿色城区开发设计指南
    •   ( 57 条评论 )
    •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19-04-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针对我国开发建设中传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脱节,导致规划设计实施性低、可用性差的核心问题,结合国内外城市开发建设的理论与经验借鉴,从城市 精细化管理 角度出发,提出了 规划设计总控模式 作为解决当前区域开发建设问题的核心手段。本书详细诠释了规划设计总控的内涵,提出规划设计总控 七原则 的理论体系 包括多专项整合、多利益协调、多维度统筹、全过程参与、动态化调整、综合化咨询、多部门决策;同时从法定规划优化、专项规划整合、开发建设导则、管控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等方面,构建了区域开发 五步走 的全流程操作模式和实施框架;*后通过结合近阶段实践的多个相关案例,对 七原则 的实际运用以及 五步走 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 ¥62.7 ¥70 折扣:9折
    • 新乡土建筑——当代天然建造方法
    •   ( 3 条评论 )
    • (美)伊丽莎白Elizabeth,L.),(美)亚当斯Adams,C.) 编著,吴春苑 译 /2005-01-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全面介绍了传统的与现代的天然建筑方法,包括再麦秆、轻质粘土、圆石块、土砖、减压土、夯实粘土、土包、土坯、竹子以及混合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符合生态学的建筑设计原理,当然还考虑了目前的工程技术状况与建筑形式要求。无论是建筑师、设计师、学生还是业主,本书都会帮助你将当地的建筑材料与先进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使你的建筑在舒适、健康和安全上达到的水平。

    • ¥33.8 ¥45 折扣:7.5折
    • 饭店节能技术及应用实例
    •   ( 27 条评论 )
    • 谭志宣 主编 /2006-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主要讲述饭店、宾馆*耗能设备——中央空调机组系统的节能原理、潜力、技术和案例,通过详尽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使从事饭店节能的工作者澄清模糊概念,并引导他们掌握中央空调机组的基础知识和大量的实用节能技术。关键是学以致用,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同时,书中对饭店照明节能、饭店设备和能源的信息化管理、饭店太阳能应用、饭店智能化系统及油烟净化等问题做了较详尽的阐述。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介绍饭店空调及节能;饭店供热系统节能;饭店厨房油烟净化耗能设备;饭店设备与能源信息管理;饭店照明节能设计及节电器的利用;饭店建筑节能与太阳能客房设计新理念;饭店智能化系统。每部分可各自成独立单元,也可连贯成一整体,书中始终贯穿着“节能”这个主题。 本书力求全面系统,深入浅出

    • ¥25.4 ¥29.9 折扣:8.5折
    • 生态城市设计——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学解读(比海绵城市更进一步的城市生态建设解决方案)
    •   ( 179 条评论 )
    • 伍业钢 [美] 斯慧明 /2018-05-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生态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对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指导意义。本书收录了淮北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洛阳市伊洛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设计、萍乡市麻山新区山水林田湖与美丽乡村设计、长春市合心镇新型城镇化设计、宁国市宜居城市及产城融合综合体设计、青岛市琅琊组团生态与产业空间格局设计、大连市庄河新区生态基础设施设计、绍兴市水城改造及滨海城市设计、天津蓟州区矿山生态修复与旅游综合体设计、秦皇岛市抚宁区特色小镇设计十个代表性项目,涵盖了产城融合设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水系设计、美丽乡村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特色小镇等当前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典型问题,阐述了对于生态城市设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成熟的见解与设计思想。

    • ¥171 ¥228 折扣:7.5折
    • 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
    •   ( 4 条评论 )
    • 徐占发 主编 /2005-01-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根据*颁布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成熟的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编写而成。 全书共12章及附录:包括概论、采暖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材料、建筑节能改造与夏热冬冷的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天然能源建筑利用技术、建筑节能的检测与评价、国内外先进建筑节能技术、国内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实例。 书中扼要地介绍了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给出采暖居住建筑、游泳场馆建筑、大空间建筑、旅馆建筑、空调净化洁净室等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国内外先进的供热、采暖、空调及其运行的节能技术,天然能源的利手技术,建筑节能检测与评价等。 本书堪称一部现代建筑节能实用技术大全,是从事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开发、生产等技术与管理人员秘备的工具书,也可

    • ¥48.8 ¥65 折扣:7.5折
    • 建筑节能工程实用技术丛书--建筑节能工程设计
    •   ( 29 条评论 )
    • 李继业主编 /2012-03-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等为依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节能设计概述、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供热采暖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建筑遮阳设计、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是建筑节能规划、设计人员及其他质量控制

    • ¥60.1 ¥68 折扣:8.8折
    • C3建筑立场系列丛书44:节能与可持续性
    •   ( 18 条评论 )
    • (韩)C3出版公社 编,张琳娜 译 /2014-09-01/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本期共分为两部分。部分讲述的是节能建筑。这一篇章介绍了多类建筑,包括学校、环境设施、博物馆等。它们都是与节能相关的。本章节与去年一期的《C3》书中介绍的节能建筑不同,这里所阐述的建筑都将重点集中在技术方面。它们将展示技术是怎样应用在项目中,并且对建筑的整体产生影响的。而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可持续性建筑。现在人们所面临的趋势是社会在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未来。而建筑在探索这一方面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师设计了更加节能且环保的建筑,他们将创新的理念与技术相结合,不断地研制“绿色产品”,以带来新一波可持续浪潮。

    • ¥192.6 ¥228 折扣:8.4折
    • 建筑风环境夏热冬冷气候区风环境研究与建筑节能设计
    •   ( 27 条评论 )
    • 陈飞 著 /2009-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气候一直是影响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现阶段,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技术的进步在为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消费驱动力的同时,加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与环境危机。未来必须改变传统思维观念,恢复建筑与气候的良性互动关系,为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基础。本书以夏热冬冷气候区风环境研究为基点,探索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建筑生成发展所起的作用,探索气候对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 本书研究将集中在以下部分展开: 章:宏观上讨论建筑与气候的关系,现阶段城市建筑发展对宏观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总结现阶段环境问题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第二章:对中国夏热冬冷气候区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根据区域温度、湿度及地形特征,将中国建筑气候区划与德国气候物理学家柯

    • ¥43 ¥48 折扣: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