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五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的识图内容与步骤,第er章为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三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第四章为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第er章到第四章从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着手,逐个对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还增加了识图小知识,供读者 参考阅读。zui后一章是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展示了建筑结构施工图的整体效果,以加强识图综合训练,让读者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201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 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340 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9)等8本规范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
《酒店建筑设计导则》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以高等级完全服务商务酒店为核心的酒店建筑设计理论、标准和实例。本书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酒店建筑工程设计的业绩为蓝本,从酒店业发展的*趋势出发,为酒店建筑制定了设计导则。导则从高等级酒店的定义、分类、品牌等方面出发,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对其策划、流程、功能设施、机电设备、技术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对酒店建筑设计的理论、技术、参数、方法、案例等方面有实证和指导意义,借此读者可对各类型高级酒店建筑设计有全方位、全过程的认识。
前期设计可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展现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整合及方法,对于中国建筑学习和从业者而言,非常值得参考。本书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解了前期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方法,相关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视点与方法,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其终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在空间场域、行为计划和文化知识之间,有了传统和激进的辩证和想象,他一面乐观地接受了现实功能和科学理性的系统逻辑;但另一方面也在行为、场所和经验上获得了更多可能。
《建筑案例抄绘手册》通过案例研究为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从研究案例着手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抄绘逐步解释这个问题,*后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认知的过程与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引用-重新诠释-重新组织。大量的抄绘训练有助于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掌握多元的设计语汇和准确的设计立意,*终打造出有意境的空间氛围。
本教材系统讲述了城市美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包括城市美学概述、中国传统城市美学的基本内容、西方城市美学的发展历程、城市之美的影响要素与对象系统、城市认知审美的方式机制、城市之美的形式规律、城市之美的设计创造、当代中国城市美学再建构等内容。教材关注学科基本理论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今中西相融贯讲解城市美学的各种问题,进而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提高理论修养、树立良好城市美学观。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也可作为城市管理、城市地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伊东丰雄在3 11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关于建筑设计所行所思的深刻回顾,他联合山本理显、妹岛合世、平田晃久、大西麻贵、曾我部昌史等日本知名建筑师发起灾后重建项目 大众之家 ,旨在鼓舞受灾民众,让他们在救灾应急建筑中也能感到舒服、得到安慰。书中详细记录项目实施过程并收集了项目平面图、剖面图及手绘图。全书分为五章:走向大众之家、什么是大众之家、大众之家,从东北开始、大众之家,在熊本、大众之家与熊本艺术城。
《建筑案例抄绘手册》通过案例研究为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从研究案例着手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抄绘逐步解释这个问题,之后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认知的过程与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引用-重新诠释-重新组织。大量的抄绘训练有助于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掌握多元的设计语汇和准确的设计立意,从而打造出有意境的空间氛围。
《建筑案例抄绘手册》通过案例研究为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从研究案例着手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抄绘逐步解释这个问题,*后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认知的过程与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引用-重新诠释-重新组织。大量的抄绘训练有助于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掌握多元的设计语汇和准确的设计立意,*终打造出有意境的空间氛围。
本书分为四章,第1章为建筑设计工作概述,主要针对刚进设计院的年轻设计师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内容构架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建筑设计工作方法与学习,第2章为优秀作品的学习与方法总结,主要是对设计思路的一个梳理,并对一些优秀作品进行了解读,第3章为建筑方案设计与表达,并附了设计文本示例供学习,第4章为建筑施工图设计与表达。 本书适用于刚刚进入设计院的年轻设计师和即将毕业的高等院校学生。
本书立足于作者30多年从事工程结构施工、设计、施工图审查及抗震研究的大量实践和深入思考,以哲学的视野,论述并试着解答概念设计的概念来源,概念设计的本质属性,工程概念设计与工程建设理论以及概念设计与构造和构造措施。本书有别于传统科技图书对 实用性 和 可操作性 的执着,从大量的工程实践中抽象出概念,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思辨性阐释,体现了工程与哲学在思维高度上的辩证统一和相互激荡,提出源于工程的哲理性思考,引导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本书适合于土木工程设计、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高校教师参考使用。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是日本建筑学术及科技发展的的标志性著作,也是权威、实用的一套工具书。自版问世以来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其间数次改版,篇幅不断扩充,内容也不断丰富。现在已扩充到14卷,其中包括:《综合篇》、《居住篇》、《福利·医疗篇》、《休闲·住宿篇》、《集会·市民篇》、《人间篇》、《物品篇》、《教育·图书馆篇》、《地域·都市篇Ⅰ》、《地域·都市篇Ⅱ》、《生产·交通篇》、《展示·技能篇》、《商务·商业篇》、《环境篇》。每卷书的内容正如其书名一样,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相关主题的建筑物。该套书将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建筑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容纳在清晰而有前瞻性的章节构架中,以精要的图表及文字表达说明,设计者及学习者可快速掌握建筑课题的概要,是所有建筑人专业生涯的良伴。
本书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计划安排、优秀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其内容整体反映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成果。 本书旨在体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方向——使国内建筑设计教育保持学术研究和现代建筑学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对国内建筑院校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参考价值。由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和国际接轨,通过本书也可以与国外院校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国际院校进行教学与学术上的交流。
《结构 空间 界面的整合设计及表现》主要内容:建立了建筑与结构整合设计的思维逻辑,详细论述了结构与建筑的整合设计的原则、层次及技术操作路径;对结构子系统的自性整合的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面向结构一空间一界面一体化的整合设计目标,讨论了结构与建筑的功能整合,从空间整合与界面整合的角度,研究了结构属性拓展以及对建筑系统的贡献;四是在实现自性整合与功能整合的前提下,研究了结构与建筑的完形整合设计方法和策略。
由薛文凯、陈江波编*的《公共设施设计(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站在 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研究公共设施设计,力图将公共设 施设计教学与设计实践**结合。书中全面介绍了公 共设施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避免填鸭式教学,图文 并茂,系统完整,既有专业深度又易于理解。所举案 例具有创意性、前瞻性、概念性、系统性和可实践性 的特点。全书共分9章,包括公共设施设计概述、公 共设施设计的分类、公共设施的产品化设计、公共设 施的材料与工艺、公共设施的色彩运用、公共设施与 人的行为、无障碍设施设计、新观念公共设施的创新 设计、课题训练与设计案例分析。 本书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和环境 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师生作为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 相关设计人员作为参考。
《高层建筑设计》既是我国部面向全国的高层建筑设计教材,也是部从地产角度撰写的高层建筑设计专著,适用对象为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和设计机构从事一般高层建筑设计的所有人员。本书针对高层建筑设计难点和初学者易于出现的典型问题,为建筑师和未来建筑师而写。本书主要研究常见商业类型的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手法,基本特点是新颖、简明、实用,技术含量较高,并将高层建筑置于相应的城市环境和市场经济背景中去讨论。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紧紧围绕操作层面为读者提供毫无保留的设计经验是本书*的亮点。
我们正在面对 气候变迁,全球变暖 的事实,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作者用126天走访亚欧10个国家,亲身感受冰川融化,感悟永续设计,不藏私地分享不同国家在永续设计方面的努力成果,希望借由分享与认同的力量,让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可以 共好 ,找出人类与地球永续共存的发展之道。
本书以朴素、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深圳市建科院自行设计、建造的绿色办公示范建筑——建科大楼建造的理念和实施的技术手段,以及建造过程中的人与事。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主张——共享设计,这种以“共享、集成、平衡”为核心,设计者与业主共同参与,在建设的过程中追求设计、技术与自然之间平衡的设计观,将对未来的设计行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设计建筑学》在帮助形成概念并将其转化成为一座真实的建筑以及做出有效的设计决定方面,对学生和年轻建筑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本书提倡在对建筑物的初步设计时采用整体性和批判性思维,来激发创造力、进行革新并完成卓越的设计。 这本个人智慧和集体经验融合的概要,对于如何逐步达成、分析和实施特定的任务,如何发展并优化一个可能的完成*的设计项目的过程,以及如何创造一个有意义的设计形式,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在这里,设计过程 从协调顾客的特殊要求到确定设计示意 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启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