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修订第五版。书中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一元流动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此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
本书包括绪论、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滚动轴承与孔和轴结合的互换性、尺寸链、圆锥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圆柱齿轮的互换性等共十二章,并另附习题及实验指导书。本书概括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分析介绍了我国公差与配合方面的新标准,阐述了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新的测量技术。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作为专业教材,并可供其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本书另有习题参考解答,向授课教师免费提供,需要者请参见书末的信息反馈表。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
本书以《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 279-2010 为编写背景,在分析强夯加固机理的基础上,对强夯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测等内容进行系统论述,并对未来强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结合工程实践对强夯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书系统阐述了产业空间、产业集聚和开发区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为案例,主要研究城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对产业空间的影响。 1.引言:全球产业集聚与中国增长奇迹 2.开发区:中国增长模式 3.城市中的开发区 4.产业集聚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重构 5.产业聚集与城市空间部分 6.产业集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重构与优化
《测量放线工技能》(第二版)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概述、测量仪器及设备、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控制测量简述、测量放线基本方法、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等内容。并增加了多项案例,更加方便读者参考。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在形式上以一问一答方式来组织全书,脉络清晰,有的放矢。 本书可供专门从事测量工作的技术工人、工长、施工人员,技师学院、中高职类学校及各种短训班师生等参考使用。
《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第2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之一,为第二版,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针对施工测量管理岗位人员实际工作需要编写。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适用性、指导性、针对性。 全书共十三章,主要内容为:绪论;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水准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全站仪及其应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建筑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特殊工程施工测量;建筑工程的变形测量;建筑工程测量综合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的《测量员岗位实务知识(第2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也可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的项目案例,系统阐述了现代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的控制原理、控制程序和控制流程。 全书共分十五章,系统介绍了项目管理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工程公司及总承包项目组织结构,并对总承包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全过程控制,各过程中的启动、策划、实施、控制和收尾子过程,项目目标控制要素(进度、质量、费用、HSE)和项目管理控制要素(综合、合同、范围、资源、信息、沟通、风险、变更)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书可供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医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从事项目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和实施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中专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在总结盾构穿越既有地铁隧道工程特点及变形规律的基础上,聚焦近些年不断增多的盾构穿越既有隧道工程,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等手段,研究盾构穿越既有地铁纵向、横向变形及内力影响规律及影响因素,为盾构穿越既有地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盾构穿越既有隧道机理分析;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变形影响效应分析;盾构上跨穿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效应分析;穿越工程施工变形控制技术;安全监测及信息化系统研发。 本书可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
本书以一典型土石混合体滑坡为例,系统分析了滑坡推移式渐进破坏的力学特征及表现形式,将可靠性理论与模糊数学有机结合,同时考虑了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和失稳事件的模糊随机性,建立了具有渐进破坏面的滑坡模糊随机可靠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滑坡局部破坏的产生、扩展至破坏的渐进过程;并结合颗粒流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印证了渐进破坏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的合理性,再现了滑坡渐进失稳过程。
本书遵循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具体方法的思路,采用跨学科视角对城市空间复杂性问题展开定量研究,提出城市空间系统耦合解析模型,为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结构的耦合分析与优化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城市设计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与新方法。
刘汾涛主编的《土方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主要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编写而成。全书共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识读、土方工程施工、基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施工、浅基础施工、桩基工程施工6个学习情境,其中每个学习情境包含2~3个工作任务。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写教材的模式,而以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及施工顺序为主线进行编写,同时融入了每一学习情境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及拓展知识,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要求及可持续能力发展的需要。《土方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监理等相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共5篇11章.*篇主要介绍地基液化领域目前的研究成果和现状;第二篇重点介绍地基液化数值模拟方面的相关成果;第三篇针对地基液化鉴定技术,阐述了一种可用于地基液化空间差异性分析的多维变尺度评估新方法;第四篇针对研究提出的孔眼式钢管桩群体系,结合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了其抗液化效果;第五篇为全书的总结,阐述了本书主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以和传统的地基抗液化加固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参照,可供土木工程相关设计、施工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SG108-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地基基础)》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和勘察报告、特殊土地基与处理、基坑支护、地基计算、浅基础、桩基础和地下室等七部分内容。适用于民用建筑或一般工业建筑的地质勘察、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地基基础设计、地下室结构设计等,可供设计、审图、监理、施工和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使用。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SG108-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示(地基基础)》摘选了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为主线,结合《岩土勘察设计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 94-2008等10本相关
本书从零起点的角度,采用图解的方式讲解了测量放线工应掌握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测量放线基础知识、测量操作技能、地形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施工安全等。本书内容简明实用,图文并茂,直观明了,适合于初级入门的读者自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