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自建小别墅的建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初的选址申报到预算报价、外观构造形式、建造材料选用、主体结构施工与后期内部装修都有系统而专业的讲解,让读者完整地了解小别墅的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全书内容大量采用图解方式进行介绍,简洁直观,同时对重点案例解析辅以视频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业主*为关心的小别墅建造成本,本书还提供了在线成本估算小程序,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本书可供小别墅业主参考,也可供从事小别墅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修订第五版。书中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一元流动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此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细节解析与典型实例”系列丛书之一,共有四部分,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地基工程、桩基础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本书理论与实践兼备,内容丰富,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有很强的指导性,并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实例,加深读者的印象,既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的辅导书籍,也可供土建设计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针对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根据作者多年的工程设计及审图工作实践,对审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力求阐明相关概念,给出审图依据,提出审图建议。
本书共有11章,按内容分为四部分。部分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的内容(第1章);第二部分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包括水准测量(第2章)、角度测量(第3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第4章)及全站仪测量(第5章);第三部分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第6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第7章)、测设的基本方法(第8章);第四部分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建筑施工测量(第9章)、管道工程测量(第10章)及建筑物的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第11章)。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11)要求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内容由四部分构成:①测量基础:测量基准、高斯投影、误差理论、水准测量、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控制测量、经纬仪测图、施工测量基础等。②测绘新技术: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卫星定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③工程应用:地形图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及道路工程测量等。④课程拓展:工程测量课程实训、工程测量求职面试应对、测量计算Excel程序、多媒体教学课件、“多题多卷”模拟考试软件、测量模拟操作软件——可在PC、手机(安卓Android
谢跃进、于春娟主编的《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测绘人员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方向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地形图的应用,并附有测量实训指导。《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类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土木lT程、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水利水电1二程、城乡规划、道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测量教学和学生阅读使用,亦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包括绪论、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滚动轴承与孔和轴结合的互换性、尺寸链、圆锥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圆柱齿轮的互换性等共十二章,并另附习题及实验指导书。本书概括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分析介绍了我国公差与配合方面的新标准,阐述了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新的测量技术。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作为专业教材,并可供其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本书另有习题参考解答,向授课教师免费提供,需要者请参见书末的信息反馈表。
《岩土工程现代原位测试理论与工程应用》是作者童立元、刘潋、刘松玉、高新南、杜广印等多年从事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强调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数学力学模型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特别是大量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4章,分别介绍基于弹塑性理论、电磁波理论及波动理论的原位测试技术,具体内容包括: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理论与应用、剑桥式旁压仪测试理论及应用、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瞬态瑞利面波(SASW)原位测试新技术等。本书的理论阐述深入,反映了该领域国内外*新成果,同时还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介绍,在书中大量展现了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的现场试验研究成果,以期对各种现代原位测试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所裨益。 本书可供土木建筑、市政及交通、水利、
本书是“建筑工程业务管理人员速学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从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地形图测绘、建筑施工测量,特殊建筑物测量以及测量工作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测量员应掌握的知识。操作性、实用性强,通俗易懂。 本书体例新颖、内容全面,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
二十一世纪的国家竞争主要是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制造2025 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0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 复旦共识 、 天大行动 和 北京指南 。开展新工科建设是教育0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 奋进之笔 ,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于水专业相关问题变得尤为紧迫。特别近年来国家加大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及节水型社会评价等工作,使得水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类、水
全书分为工程地质与勘察、地基土应力与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挡土墙与边坡工程、浅基础工程、桩基础工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地基处理等8个模块。各模块均附有模块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和技能训练题。教材编写以《湖南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等*标准为引领,打破传统的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材形式,将“地基与基础相关规范、技能抽查标准”和“技能抽查题库”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教材,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职业
测量是建筑施工的道工序,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和设计意图的关键工序。本书涵盖测量基础知识,现代测绘仪器设备,地形测绘,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等内容。书中有实际测绘工程案例,可以帮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知识点。
本书是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材之一。 规范的权威性、重要性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强调一切工作均以现行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规范为标准。 本书共分7个单元,51个小节。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基本知识、场区控制测量、施工场区测量、定位测量、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竣工测量等。每个项目都包括学习目标、关键概念、课后讨论等环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土建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