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自建小别墅的建造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初的选址申报到预算报价、外观构造形式、建造材料选用、主体结构施工与后期内部装修都有系统而专业的讲解,让读者完整地了解小别墅的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全书内容大量采用图解方式进行介绍,简洁直观,同时对重点案例解析辅以视频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业主*为关心的小别墅建造成本,本书还提供了在线成本估算小程序,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本书可供小别墅业主参考,也可供从事小别墅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为修订第五版。书中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一元流动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此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
本教材按《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要求修订,按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测、算、绘应用技能为主线编写,经过16年的持续改进,内容更趋成熟。采用作者与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MSMT手机软件解决施工测量程序计算的全部内容。同济大学出版社课程网站(http://press.tongji.edu.cn/download/show/159)配有制作精美的PPT教案、练习题答案(只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开放)、测量实验与测量实习指导书、测量方法及测绘新技术视频教学片、全站仪模拟操作CIA课件、各类测量软硬件设备操作手册、建筑物数字化放样与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测量案例等充实的测、算、绘能力培养教学资料。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测绘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专业师生,以及土木类施工和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包括绪论、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滚动轴承与孔和轴结合的互换性、尺寸链、圆锥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圆柱齿轮的互换性等共十二章,并另附习题及实验指导书。本书概括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分析介绍了我国公差与配合方面的新标准,阐述了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新的测量技术。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作为专业教材,并可供其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本书另有习题参考解答,向授课教师免费提供,需要者请参见书末的信息反馈表。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近年推出的沉井、沉箱新工法(重点是低成本无人自动化工法),新技术(信息化遥控施工监测技术)及大量工程实例。全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一个“新”字。本书对大型桥梁基础、都市立交地下道、盾构和顶管隧道工作井、永久通风井、超高建筑物基础、港口基础、护堤基础、水闸基础、集装箱码头、船坞、地下坝、地下河、地下电站、地下油罐、地下气罐、地下蓄水池、防空洞、地下垃圾场、大型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冶金高炉及重型设备基础等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均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上述行业广大科研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及高校广大师生的业务参考书。
本手册共分8篇33章,其中篇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我国近十五年桩基的*进展,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我国桩基础的发展。第二篇桩基工程理论,主要介绍国内外桩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篇桩基工程勘察与设计,介绍桩基工程勘察要点、设计原则、概念设计、变刚度调平设计、动力机器桩基础设计、桩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目前常用的桩基设计软件。第四篇特殊桩基设计,包括近几年出现的组合桩、超长桩、灌注桩后注浆、筒桩、槽壁桩,以及桩在公路、铁路上的应用。第五篇桩基施工,介绍了各种施工工艺,特别指出各种工艺的施工控制要点,便于指导施工和监理工程师监理。第六篇桩基检测,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桩的检测和监测方法。第七篇港口工程桩基技术规定,介绍了港口工程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第八篇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技
工程数据类工具书是市场上的长销书,近国家对大梁的行业标准、规范进行了更新,设计混凝土、钢结构、地基基础、给水排水、电气、电梯、智能建筑、防雷、抗震等各领域,本套图书的策划针对*的标准规范,包括以下9个单册。钢结构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建筑抗震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高层建筑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砌体结构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地基基础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电气工程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工程造价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水暖工程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混凝土结构常用公式与数据速查手册。
王洪章主编的《工程测量(第2版)》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针对本课程在交 通土建类专业中的教学特点和专 业需要,精心编写而成。除绪论外,本教材共分两个单元,单元一为测量基本技能部分,包括工程测量的 基本 概念、基础理论及各种测量仪器构造、使用方法、校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测绘新科技GPS的基本理论 及应 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单元二主要讲述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等内容,还介绍了交通 线 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的施工测量知识。 《工程测量(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铁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 工程等土建类相关专业 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教材整合了《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技能标准》中建筑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鉴定的部分内容与《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 446-2007)、《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J14-023-2004)等国家、地方标准的相关知识,满足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多个学习性任务为载体,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 情境化 表现形式,突出过程性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获得经验、诀窍、实用技术、操作规范等与岗位能力形成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其知道在实际岗位工作中 如何做 、 如何做会做得更好 。基于建筑施工测量的知识逻辑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要求,我们将教材分为基本测量与测设和建筑施工测量与测设两个模块,安排了 水准测量与测设 、 角度测量与测设 、 距离测量与测设 、 全站仪在测量与测设上的使用
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作者刘松玉针对常规搅拌桩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创新,发明了双向搅拌桩、钉形搅拌桩、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系列新技术,对这些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形成了成套的创新技术。 《新型搅拌桩复合地基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绪论,双向搅拌桩技术原理,双向湿喷桩施工技术与工程应用,双向粉喷桩施工技术与工程应用,钉形搅拌桩原理与施工技术,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与设计方法,钉形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应用,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原理与工程应用。 本书可供土木交通行业岩土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工学结合规划教材。 本书反映了以土地、房产为测量对象的地籍调查与测量、房产测绘及其在房地产登记发证中的应用,具体包括:职业岗位分析,地籍与地籍管理,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测量,地籍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籍成果汇总,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房产测绘概述,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测绘成果检查验收,房地产登记发证。 本书可供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使用。
单元网格划分、城市部件普查、地理编码普查等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精细化、信息化、社会化城市管理的数据基础。杨伯钢等编著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数据建设与应用》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获取、整合、入库、更新全过程进行了探讨,对数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数据应用的实践成果进行了汇总,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城市精细化管理基础数据建设与应用》适合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市政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管理、开发人员使用,也可供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使用。
在第二版基础上增加*发展,共20章,为:第1章 绪论;第2章 土和复合土的基本性状;第3章 复合地基的分类、形成条件及选用原则;第4章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和位移场特点;第5章 基础刚度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第6章 复合地基在基础工程中的地位;第7章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第8章 粘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第9章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第10章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第11章 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力;第12章 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第13章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第14章 复合地基固结分析;第15章 垫层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第16章 复合地基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第17章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和按沉降控制设计;第18章 复合地基振动反应与地震响应;第19章 复合地基工程应用及实例;第20章 发展展望;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