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应对水源突发性污染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的技术要求和国内外应急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首次建立了由以下六类应急处理技术组成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包括:应对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应对金属非金属污染物的化学沉淀技术、应对还原性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应对挥发性污染物的曝气吹托技术、应对藻类暴发的综合应急处理技术等。全书内容翔实权威,对我国饮用水相关标准中全部149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研究了备选应急处理技术。 本书可供各大供水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作为专业指导书使用。
本书共分为11章 ,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城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管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园林绿化工程 、海绵城市和施工管理。本书可作为市政建设的实际工作指导书,也可作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参考的图书。
我国新时代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给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共机构的房地产、基建、资产、行政、后勤等领域传统业务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FM) 旨在建成环境中整合人员、空间和流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核心业务生产率,是一门跨学科、多专业交叉的新兴学科。尽管我国设施管理行业发展比较晚,但市场对设施管理高标准服务和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综合设施管理理论与方法》是同济大学设施管理研究团队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为13章,系统的介绍了设施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阐述了设施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收录当前FM的很多热点话题,如整合设施管理模式、GMP合同机制、外包治理、工作空间变革、EHS、数据驱动智慧设施管理、业务持续管理(BCM)、基准分析、项目交接、客
我国城市化已发展到一个体制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城市更新改造成为城市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为城乡绿色发展重要的前置性规划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规划成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上进行战略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撑。本书将对建筑垃圾资源化规划体系建构、规划工作流程与方法、建筑垃圾产生量计算与预测、技术路线选择、清运体系、规划实施保障等展开探讨,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城市管理办法等展开研究,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公园城市 重要理念的提出,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引领未来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指导。 近年来,作为一名城市一线工作者,作者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集思广益,推动建成公园城市的基本框架,在公园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积累了初步经验。 本书厘清中国古代园林和现代公园的区别,辨析中外城市公园的文化差异,探索当代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具有创新性地提出新城建设 公园 和旧城改造 公园 的实施模式,为各地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参考。作者对古城、旧城、新城改造建设的体会,对公共空间伦理的哲学思考,对体育运动的反思,极具新意。全书案例丰富,语言平实,论理清晰,内容涉及诸多社会学问题,是一本基于实践、经过实证的城市规划建设的专业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参
本书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道岔使用规定》的要求编写而成,全面收集了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上铁路和200 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道岔型号、设计速度200 km/h以下的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除外)正、站线道岔型号,其中详细介绍了客运专线铁路正线道岔、客货共线铁路正线道岔、跨线列车联络线与正线连接的道岔、到发线道岔以及其他站线道岔的相应道岔图、道岔号、允许通过速度和轨下基础情况;并简要介绍了相应道岔图所需的扣件类型、转辙器、辙叉及护轨等信息。
无
本书讲述了: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开展,城市特色消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重塑城市特色,许多地方开始编制城市色彩规划,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是何原因导致城市色彩规划的失效?色彩在城市特色塑造中有何作用?如何构建一个可操作的色彩规划模式? 《从色彩到空间:街道色彩规划》探讨了当前以色彩为核心的色彩规划失败的根源,指出城市色彩规划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应同具体空间相结合,并由此构建了街道层面的色彩规划方法,强调以人的感知为目的、以街道色彩空间关系为核心的主题,并强调规划的每一阶段,构建以人为本的街道色彩空间活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 65—95。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废物;3.基础术语;4.收集、运输、设施;5.预处理和处理机械;6.处理技术;7.管理。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增加了市容方面的相关术语;2.增加并调整了“废物”方面的术语;3.将原“废物处理的基础术语”调整为“基础术语”;4.增加并调整了“基础术语”方面的术语;5.增加并调整了“收集、运输、设施”方面的术语;6.增加并调整了“预处理和处理机械”方面的术语;7.增加并调整了“处理技术”方面的术语;8.增加并调整了“管理”方面的术语。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
公共艺术的概念与界限非常广泛,城市雕塑、壁画、公园、商业街区等皆包含其内。公共艺术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品牌、文化,城市人文复兴、创新科学的规划、市民生活、城市民主与和谐皆离不开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似乎有些姗姗来迟,但自进入中国社会后,它也参与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申奥成功, 鸟巢 水立方 等大型公共设施也随之落成,其创新、拟态的外观和多功能的复杂结构同时满足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需求,体现了时代感与中国的大国精神,成为国际公共艺术上耀眼的一章,也为奥运会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但是,多样的行业需求、多样的作用对象以及身份背景不一的公共艺术从业者,使当前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显得鱼龙混杂,处境尴尬,同时也出现了资金、管理、安全、专业度等诸多问题。在全国各地还出现了一些不合理、
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说 “Light creates ambiance and feel of a place, as well as theexpression of astructure.”当今,照明设计已经成为了继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之后的“第五元素”。在很多情况下,照明设计的优劣已经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项目成功与否,这也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给予其更多的重视,但是,现在市面上关于照明设计的图书非常稀少,因此我们策划出版这本图书,收录近两年内国内外的办公文化建筑、休闲娱乐、交通枢纽、城市景观等几个方面的照明设计案例,配以详细的图纸和说明,并对国内外建筑照明标准做了一个分析和比较,给设计师们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
本图集包括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及其附属配件做法。其规格为总容积50~2000m,其池顶覆土厚度分为500mm和1000mm二种。 本图集按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对原国标图《矩形钢筋混凝土清水池》96S823~96S833进行修编,新增加了总容积为1500m3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规格。新编排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二套系列规格。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广场的灯光设计就显得颇为重要。本书介绍了城市灯光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况、特色要求,并重点讲述了城市广场灯光环境设计的要素构成、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用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广场灯光环境设计的主题选择、景观设计、灯具配置和安装、节能等等细节。后,本书选取了大量国内外城市广场灯光环境设计的实例以飨读者。
束昱编*的《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精)》为国家 十二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城市地下空间美学与环境艺术的兴起,是21世纪美学发展中的一条新路,20世纪后半叶欧美日等国学者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国人的城市生活正越来越多地潜入地下,具有中国特色地下空间美学与环境艺术的创建和应用实践,同样引发了国际上对 非西方美学 智慧的普遍关注。 本书作者40余年来潜心研究地下空间,研究人与地下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论,探究人在地下空间环境中的生理和心理反映,在城市地下空间人文环境艺术方面积累了大量调研成果。本书收纳了作者多年收集、整理、拍摄的部分地下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案例,精心设计和编辑,力求图文并茂,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是国内**部城市地下空间美
五个城市公园的研究,包含着纽约的普罗斯佩克特公园和费城的国家独立历史公园,它们提供了一个围绕着世界发展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蓝图。 以纽约城市中心公园为例的城市公园,为所有种族和阶层的城市居住者可以安全地混合享受各种娱乐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通过在这些令人放松的环境中共处,不同群体之间变得能够很舒适地与他人共存,因此加强了他们的社区和社会的民主结构。但与之恰恰相反的是,由于设计问题或者无知,造成公园对于一定的群体而言变得不再友好。 《城市公园反思--公共空间与文化差异》这部探索性的著作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应该是一个保护城市公园的关键因素。运用纽约的普罗斯佩克特公园,佩勒姆湾的奥查德海滩公园,以及在美国国家娱乐区的雅各布。 里斯公园、纽约的埃利斯岛大桥提议与费城的国家独立历史公
城市照明实用手册系列丛书以《城市照明规划设计规范》(报批稿)、《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15)、《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89-2012)、《 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 457-2014)等标准为准绳,组织国内一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设计、施工管理丰富的实践经验人员编写完成。本系列丛书系统介绍了城市照明规划设计、道路照明和夜景照明工程设计、城市照明工程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本系列丛书叙述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不仅可供城市照明行业设计师、施工员、质量检验员、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学习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城市照明工程安装和照明设备生产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用书和岗位培训教材。本书主要包括国内外道
《生态城市与绿色交通--世界经验》收入的案例并非都是完美城市,作者陆化普所进行的案例调研考察,也远远不能涵盖生态城市与绿色交通的全部内容。案例城市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经验,也有教训。但是作为具有相当经验积累和发展特色的案例城市,对我们或多或少都能起到启迪思考探索、提供经验借鉴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本书所提供的案例城市不是单纯的模仿对象,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这些案例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开阔视野,有利于我们在美丽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建造出更多高效便捷、生态环保、健康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工作单位为纽带的邻里关系在新世纪轰轰烈烈的城市改扩建过程中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在以商业住宅为主要居住模式的今天,住宅社区成为社会构架的基础单元,如何重建融洽互助的邻里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之一。 现在的住区规划中,虽然已经设置了一些商业设施、公共空间并作为人们交往的场所,但是这些场所的凝聚力及服务功能却有所欠缺。社区活动中心是提供精神层面服务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居民地缘性共同生活的社会核心,它引导居民在此聚会,使居民对居住的社区产生归属感,从而促进邻里关系的重新构建与和谐社区的产生。在不久的将来,社区活动中心将成为社区中*活力的场所,并以其完善的功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当代社区活动中心建筑设计》一书,是凤凰空间打造的理想空间系列图书之一,内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照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分为(1)光、颜色与视觉环境;(2)光源与灯具指南;(3)照明的数量与质量;(4)光与城市;(5)城市道路、隧道与桥梁照明;(6)城市步行空间照明;(7)建筑物外观照明;(8)景观性照明;(9)城市光污染与控制:(10)城市照明规划与设计等章节。作者以人的视觉、心理和光的文化艺术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系统地解析了城市光环境的诸多方面。本书可以作为城市照明设计的参考和指南。另外,书中配有大量作者精选的图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充分阐释了光与照明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照明设计师、电气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城市照明管理人员以及任何对照明设计感兴趣的读者,同时可作为城市照明设计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