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 图说 的方式,即使用大量的插图帮助读者学习消防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其内容较为新颖,工程实用性强。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消防系统及工程基础知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防排烟及通风系统;防火卷帘与消防电梯;消防广播与火灾事故照明;消防控制室与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与调试;消防工程案例分析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暖通空调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建筑弱电技术、暖通空调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图集为07FK01《防空地下室能风设计示例》和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两册图集的合订本。图集07FK01提供了防空地下室常见的五类共六个典型工程的防护通风设计示例,还根据风量提供了典型滤毒室和进风机房设计大样图。图集07FK02包括防空地下室常用的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换气堵头、防爆波活门、超压自动排气活门、密闭阀门、电动、人为两用风机等设备和毒剂监测设施的安装以及密闭穿墙管的做法详图。 图集设计示例可供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参考,安装详图可在设计文件中直接引用,施工单位可按图集施工。
《消防供水》共有八章。内容包括:绪论,消防水力学基础,供水器材的技战术性能,消防车供水效能,火灾扑救的供水力量,应急救援的供水力量,消防水源,火场供水组织指挥与供水计划,信息技术在消防供水中的应用。各章均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章节编排体现了从基础到应用的教学思想,对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知识点在内容上作了强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流体力学、化学、装备、战术、消防指挥、抢险救援等学科为基础,引导读者将理论计算与实际案例结合,掌握消防供水在灭火指挥和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应用。 《消防供水》可供相关消防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并可作为消防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培训用书。
《消防技能训练》按照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人才培养的需要,立足教学实际,在总结消防工作的经验、吸取国内外灭火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训练、铺设水带训练、基本结绳法、登高训练、消防车操训练、绳索救助训练、破拆训练、侦检、堵漏训练、警戒、洗消、输转训练等。《消防技能训练》内容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注重专业理论水平和消防业务技能的提高。 《消防技能训练》适用于消防指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需要,也可供基层消防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人员的培训以及广大消防官兵自学使用。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为国家 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全书围绕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城市防灾的基本理论与一般防灾对策、地下空间防灾理论、地下空间防灾规划策略等内容。全书首先剖析了现代城市防灾的供需矛盾,从理论上解释了城市地下空间用于城市防灾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构建了地下空问防灾的规划策略,发展了城市防灾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涵盖了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灾害学、防灾减灾学等多学科,推动交叉学科研究和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城市地下空间防灾理论与规划策略/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城
灭火技术及工程是消防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等教育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消防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灭火技术及工程》以灭火技术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灭火基础理论,灭火剂,建筑消防系统的组成、功能与应用,消防炮灭火技术,细水雾灭火技术,泡沫灭火技术,新型灭火技术,建筑火灾扑救,森林火灾灭火技术,矿井防灭火技术等。 《高等教育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消防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灭火技术及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消防指挥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消防灭火工程设计、施工、消防检测维护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为适应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以及我国普通高校安全、采矿、地质、环境等专业的培养目标,编者编写了《防灾减灾工程(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教材是作者李树刚遵照大纲规定和要求,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由8个部分组成: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第3章为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工程,第4章为风灾害与防风减灾工程,第5章为洪水灾害与防洪减灾工程,第6章为火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第7章为爆炸灾害与防灾减灾工程,第8章为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全书内容系统翔实、深入浅出,可使读者掌握防灾减灾的基本原理和专门技术,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及灭火器,从系统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操作使用、适用范围、主要组件及设置要求、系统设计计算、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系统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本书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的人员,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使用,也可供包括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在内的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设施操作员、注册消防工程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消防救援机构及高等院校建筑、消防专业师生等阅读参考。
本书按照“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消防工作“事前预防、 事发扑救、事后惩戒”三个阶段的主次关系。以“发生机率高”和“后果危害大”类火灾的消防工作为着眼点,从常用的消防基本知识入手,按照“防火规范、救火技能、火场逃生自救互救技能以及火灾的事后调查和处理”的消防活动主线,重点介绍了人们日常生活、休闲,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消防器材的配置和管理,怎样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家庭、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的消防安全知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怎样报火警、火灾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技巧、现场急救知识、火灾事故的调查统计、法律法规等内容。
本书以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为主题,辑录了外二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设计案例,并对其进行详尽的阐释探讨,力图从中找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的得失成败。 在主题论文部分,蔡老师等从社会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动力与角色危机,张老师等对临沂人民广场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阐述;专题案例部分辑录了市民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和体育广场五大类十七个案例,从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等线索着手,试图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手法进行细致的探索分析;它山之石部分详细地介绍了西班牙、柏林、波兰等国家的四个风格各异的广场,希望对我国的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
《纪念空间北京城》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当代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情况、类型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形态规律,归纳了北京城市纪念空间的基本特性,论述了纪念空间形成的功能机制,并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为提高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一种思路。《纪念空间北京城》适合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
全书共分为五章,内容主要包括概述、建筑耐火设计、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厂房、仓库和材料堆场防火设计、常见消防系统设计。 本书可供从事消防工程造价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的教材。
本书从国家规范要求以及现场使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火灾基础知识、建筑材料与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建筑灭火器的配置、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建筑防排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简介等内容。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消防工程、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技术、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七章,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消防概论、灭火器基础知识、常用电气装置防火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防火与减灾系统、消防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使用维护。 本书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建筑电气工程消防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在内容上由浅及深,循序渐进,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尤其适合新手尽快入门成为高手。在表达上简明易懂、图文并茂、灵活新颖,杜绝了以往建筑类图书枯燥乏味的记叙,而是分别列出需要掌握的技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本书是《人民防空工程设计丛书》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部分,主要按照现行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等相关规范,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防空地下室相关建筑设计方面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本书由绪论、武器破坏效应及工程防护措施、口部防护设计、工程主体设计、平战功能转换措施、防火建筑设计、工程建筑构造设计、工程范例及设计要点等8章内容组成。
本书采用任务引领训练模式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训练任务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本书从智能楼宇管理员(高级)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目标出发,分为14个训练任务,每个任务均由任务来源、任务描述、能力目标、任务实施、效果评价、相关知识与技能、练习与思考几部分组成。训练实施采用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价五步训练法,涵盖从任务(问题)来源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效果评价的完整学习活动。本书既可作为职业院校或企业员工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一线从业人员提升技能使用,还可作为从事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课程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1.本套丛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章节,对涉及的条文进行了整理分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2.本套丛书对所列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并根据条文内容加入例题,力求有重点地、较完整地对常用条文进行解析。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等30余种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性能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系统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1.本套丛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章节,对涉及的条文进行了整理分类,方便读者快速查阅。2.本套丛书对所列条文进行解释说明,并根据条文内容加入例题,力求有重点地、较完整地对常用条文进行解析。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等30余种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6章,包括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性能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系统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病害坝体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机理及其应用》通过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工艺方法,在理论方面,阐述了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机理中的重要理论和计算公式———水力劈裂机理、浆坝互压理论、灌浆压力计算解析解等;在现场试验方面,阐述了劈裂灌浆防渗加固过程中,坝体变形机理和防渗帷幕带形态;在数值计算方面,开展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机理的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灌浆前后坝体应力应变规律、浆液渗透机理、固结硬化过程、正常水位运营规律;在模型试验方面,首次建立了病害坝体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坝体灌浆前后浸润线变化规律、坝体内变形与受力状态。这些成果的取得对于进一步完善劈裂灌浆防渗加固技术的理论框架起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书既可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