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境是近年来国内新兴并迅速发展的植物造景形式,对于丰富园林绿化的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对于美丽中国语境下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花境的概念与分类、历史渊源、植物选择和花境设计的原则。创立实用性的花境植物分类体系,以骨架植物、主调植物、填充植物形式介绍了花境植物达228种(含品种),其中重点推荐120种。从花境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和参考性出发,选取英国花境、公园花境、道路花境和庭院花境的国内外典型案例共25个,分析其设计理念和配置手法。 本书适合花境与花园设计师、园林绿化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及园林爱好者阅读。
本书收录了38个现代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将其按照使用情景分为8类,并总结了每个案例的设计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而精准地了解和学习景观设计的思路。书中使用手绘的形式对景观案例进行深入解剖,对其原有场地状态、规划布局选择、路径生成原因、植被布置、节点处理等内容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景观设计方式及思维过程。本书既可以拓展读者的视野,又能够启发设计思维,适合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相关专业的设计师,以及对景观设计过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AutoCAD 2023 Photoshop 2023》(第2版)以AutoCAD 2023和Photoshop 2023两个软件为讲述重点,在讲解方式上侧重园林景观专业的学科特点,更侧重设计软件的使用流程、绘图中的实用技巧和真实设计案例的示范讲解等。由于篇幅和专业的限制,园林景观设计表现过程中极少用到的工具和命令本书不再赘述。对于SketchUp和Lumion两个建模和场景表现软件,编者将在其他教材中进行讲述。《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AutoCAD 2023 Photoshop 2023》(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园林景观、环境艺术等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景观设计、环境设计等相关行业的设计人员以及想涉足园林景观计算机图纸表现行业的设计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在体例上不采用断代通史的写法,而是把园林的全部演进过程划分为五个时期:生长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好处在于 源 与 流 的脉络较为清晰,前因后果较为明确,读者易于把握到中国古典园林即使在 超稳定 的封建社会的漫长而缓慢的演进岁月中亦非一成不变的情况。
水族造景又可以细分为水草造景、水陆造景、雨林造景、微景观造景等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景。本书既有面向水族造景爱好者的易维护打理的水陆缸和雨林缸,也有面向资深玩家和行业从业人员的水草缸。内容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基本涵盖了水族造景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水族箱、过滤系统、光照系统、二氧化碳系统、温控系统、除油膜系统、保湿系统、底床、石材、木材、植物等的选择与搭配,以及景观后期的维护。详细的造景技巧和丰富的开缸案例是本书重量级的内容。本书可作为水族造景行业的自学书籍和培训教材,也适合普通造景爱好者学习阅读。
本书稿是《幻园》系列的第三辑。作者自我约定的三步《幻园》功课,是为辨明 山水画 园林 建筑 这一蒂连关系,梳理脉络,创新法式,为日后应对造园诸事做好准备。步主要是搜罗学习历代山水画中的奇境奇景,并安置以居游人物;第二步以 借 为题,借自然天工,助居游意趣,所画多为一半人工一半自然,庭园构筑与山石树木交融一体。第三步是要将山水树石与建筑的交合关系,尽量完全地以建筑语言的方式进行转化,并不断推演出新境,即以建筑主导园境构想。 在前两辑的基础上,第三辑集中展示了三步中后一步的成果,包含《幻》系列220幅画作和《红》系列46幅画作。幻系列一直是幻园画作的主体,奠定了体式脉络,各阶段层层推进的关系也较清晰。它也是以 幻想 为旗帜,摸索新画境的先行系列,之后才有了更多其他系列的方向扩展。这一阶段的 红系列
《江南园林志(第2版典藏版)》是一本论述和介绍中国苏、杭、沪、宁一带古典园林的专门着作。 本书分文字和图片两部分。文字部分包括造园、假山、沿革、现状、杂识五篇,论述中国造园的传统特色和一般原则,阐释假山艺术,介绍江南各地着名园林的沿革、现状、艺术特点并作出评价。 本书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方法进行测绘、摄影的园林专着。书中述及的一部分园林现已残破或者废弃,这方面的资料尤具历史价值。
《园林谈丛》成书于1979年,收录了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文章共32篇,另有冯其庸、杨犁夫为本书与《说园》所作序,叶圣陶写的《说园》、《扬州园林》介绍,以及王西野(栖霞)为本书所作跋。作者立足于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以典雅的文字,将苏州、扬州、泰州、镇江、常熟、上海、杭州、绍兴、宁波、马鞍山、北京等地的园林建筑之美、其渊源和沿革以及独特的匠心娓娓道来,除对园林个例的专门叙述外,也有以园林概况、造园美学理论、假山和叠山家等为主题的文章,甚至还谈到了对当代新园林营造的建议、大观园的原型问题和园林绘画作品。丰富的插图为这场以文字为道路的园林巡礼更添精彩。本书不仅适合以知识和休闲为目的的阅读,也是可在实地游览园林前参阅的*佳指南。
本书通过一个小游园施工图设计实例,系统地阐述了园林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相关知识、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要点及绘图要求。全书分为课程导入,以及园建总图部分施工图设计、园建详图部分施工图设计、园林植物种植施工图设计、园林水电部分施工图设计、园林施工图文本设计五个项目。按照园林施工图设计岗位要求,每个项目设有相关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该课程。本书突出体现教、学、做合一,以及学生主体、岗课融通的教育思想,力求把岗位理论知识学习与技术技能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加速提升学生在施工图设计岗位的职业工作能力。本书可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等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绘图员的参考用书。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书将内容分为新手和高手必懂,以帮助读者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点,从而快速提升从业技能。 本书共分为四章,内容包括:园林土方工程、园林给水排水工程、园林供电工程及综合实例。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与园林基础工程生产实践及技能鉴定相结合,将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与职业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相融合,培养读者园林基础工程的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可供从事园林基础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全书共分为三章,囊括了从史料与史学、古代园林史料到园林史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为 史料与史学 ,分为 史料的分类 史学的发展 史书的体裁 文献史料流传 。本章主要目的是弥补风景园林本科生在史学知识方面的缺陷,培养学生对于史料、史学基本知识的把握能力。第二章为 古代园林史料 ,包括 方志类史料 园记类史料 植物文献 和 古代园林图像 日本的造园 ,共选编11篇文献。本章内容上承本科园林史知识点,充分吸纳历史学、图像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旨在使研究生深化对风景园林史料的认知和研究方法的理解。第三章 园林史的研究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开展园林史的学习研究,包括 研究方向与选题 材料选择与整理 学会使用脚注 园林史的个案研究 历时性研究与数字化方法应用 等内容。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脉络、构成要素、建筑形式、精品赏析、主要特色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内容,从一个资深园林学家的视角介绍了作为世界园林营造史三大原动力之一的中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的面貌。全书的史实丰富,结构严谨,思想深邃,论述流畅,摄影精美,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艺术性与收藏价值。本书可供从事及爱好风景园林、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士和高校师生学习参考,也适合钟情于山水风景审美和园林休闲旅游的大众阅读。
本书分为园林树木的移植、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常见园林树木的移植与栽培养护三章。章主要讲解园林树木栽植、苗木移植、大树移植及特殊立地环境的树木栽植;第二章主要讲解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树体保护与修补、自然灾害及病虫害防治,并重点讲解园林树木30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第三章详细介绍了31种乔木、25种灌木、4种藤本及竹类的移植与栽培养护技术。书中应用大量图片,重点讲解园林树木的起挖、包装、吊运、栽植及伤口治疗、补树洞、枝干加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园林工作者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南。
《图解景观规划设计跨学科知识》是“月饼宝盒系列丛书”的第三部。它以“空间及规划设计类基础知识”为核心,吸收消化25类不同学科的知识,描绘出一幅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图谱。它尝试将众多涉及景观规划设计的跨学科知识、方法和工具转译为景观规划设计自己的“实质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知识,凝结着岳邦瑞教授和“月饼宝盒”团队的心血、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本书共包含七大部分、33个小专题,建议读者首先阅读本书目录。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跨学科知识”,涉及历史梳理、知识体系两讲,其中02讲是理解本书写作体系的关键。本讲提出了“4个层次的学科内核知识+25个外入学科知识”的LA知识体系构成(见02讲图7~图11),并借此提出了“LA的五大基本命题”。第二部分是“学科内核:空间及规划设计类知识”,涉及景观空
数百万年来,地球始终自然的演化,直到人类的现代义明开始干扰它的自然平衡,使得地球上的物种大量而迅速的灭绝消失。人类对这个迫在眉睫的危险警觉得太慢,直到二十世纪初,各国政府才开始设立自然保留区、自然纪念区或自然公园,让频临灭绝的动植物得以在这些受保护的自然园区里平静地存活下去,成为它们的后庇护所。 本书带领您领略这个星球上些极其壮观并且令人震撼的景象,能拥有这样片自然之地,存活着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免十人类的干扰,是何其值得珍惜的件事。这些国家公园保护肴地球上的自然美景,也为我们保留了经历趟探险之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