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德国景观师联盟BDLA以2005年德国景观建筑设计奖为契机,介绍了若干优秀的德国景观项目,并且就景观建筑学、绿色空间和区域开发、欧洲生境、景观模式的城市开发、景观设计的复兴趋势、人文景观以及动态景观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盘点了当代德国景观进程,充分显示出其不断变化的定位。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全书共7章,章主要介绍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实践与理论及全球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组织。第2章以近现代风景园林发展为线索,着重介绍中外近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重要人物及代表作品。第3章风景园林环境要素,从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风景园林构成要素展开解析。第4章景观空间构建,主要从空间构成、空间围合、空间密度等6个方面介绍景观空间如何进行构建。第5章风景园林中的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介绍了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风景园林中的具体应用。第6章可持续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介绍了自然与建成环境设计策略、可持续设计思路与原理,通过雨水花园营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7章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以人性化的交往环境和无障碍设计为例介绍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实现路径。 本书可
请看一看你的周围吧:从公众广场中五彩缤纷的混凝土,到小山丘上的混凝土雕塑品和金色的混凝土的珠宝再到大块的混凝土浮雕。你就会发现曾经仅仅被当作建筑材料的混凝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能够被大多数人用来表达艺术的应用广泛的材料。能够展示这些可以装饰你的庭院和花园的混凝土作品,我感到非常荣幸。不管你是有经验的雕刻家还是有伟大创造力的发明家,混凝土将成为你创作的源泉。如果忽视了混凝土的存在,你也许会终生遗憾的。 回顾历史 在人类开始用石头建造房屋时,就在实践中创造了粘合剂。早期社会是用粘土作为粘合剂。古埃及人用石灰和石膏等作为粘合剂建造金字塔;古希腊人继续使用这种粘合剂并进行了推广。但是,发明水泥的是古罗马人,他们是用石灰、水等混合反应生成水泥。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与此相类似的先进建筑
许多人都想亲自尝试设计庭园,但对于毫无所知的庭园设计,又会觉得相当复杂,高深莫测。在本书中,本人希望揭开庭园设计的神秘面纱,告诉人们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 首先,“庭园设计理论”一章告诉你如何开始想想你究竟想从庭园中得到什么,然后解释了庭园设计理论怎样形成庭园结构,怎样用不同的要素和不同形状的分区去营造气氛、风格、动态和静态。 其次,“庭园设计方案”一章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庭园设计实例,可启发思路,并带来实际帮助。书中的每一实例均对主要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并配备了透视图,它可以显示出平面图的三维效果。对本章的使用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选择与你自己的庭园地形最为相似的庭园设计方案。不过,如果你想从所列举的设计方案中获取更大的收益,还是先阅读文字说明。 “
《韩中口译技巧与实践》教材为朝鲜语专业本科口译课教材,也可以作为MTI朝鲜语翻译硕士基础口译教材,同时适用于希望提高韩中口译水平的学习者。考虑到韩中语言结构转换的不同特点,本书定为单向口译教材,专门针对韩中口译进行讲解。本书总共由十八课构成,前六课专门属于口译的基本技巧,包括口译原则、言谈结构、信息听辨、记忆训练、笔记技巧、常用套句。主要讲授如何在听的过程中加快对源语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怎样筛选与提炼核心信息并迅速抓住逻辑关系,再通过笔记来巩固记忆,学会利用常用套句来提高口译的速度与准确性,为进入交替传译做准备。第七至十八课采取技巧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技巧部分以韩中口译中的关键词和问题词为主,也包括长定语和长状语的处理。关键词包括句间连词、表意概念词和表意概念词,问题词包括专有名
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综合艺术品。以博大精深的艺术称誉于世界,她不仅涉及建筑、生物、文学等学科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自然界的山岳,以其丰富的外貌和广博的内涵而成为大地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而中国古典园林亦常被称为“山水园”。“叠山”和“理水”不仅成为造园的专门技艺,而且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为了给园林、园艺、环境改造专业人员提供参考,满足广大园林叠山理水艺术爱好者的需要,作者编写了本书,书中首先介绍了叠山理水艺术的特点,接着分叠山和理水两个部分加以论述。在叠山部分,介绍了假山景石的品类和叠山技巧。在理水部分,着重谈到挖湖引水、理水成景艺术及理水技巧。另外,为了便于
收集40 多个项目的分析图画法,从设计理念的演化分析到方案确定的功畿分析,从周围环境的现状分析到设计为应对环境而带来的优化分析。形式各异而又思路清晰的分析图,色调、画法、分析角度、符号使用,这些分析图的各种元素,都能启发设计师,从而寻找到一种最恰当的图形语言来表述方案。 书中收录近百个外知名景观与规划设计公司经典案例,它们使用恰当的表达元素、创新的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设计意图与表达内容,是图解设计的典范之作。设计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对问题的认识会影响到答案的形成。希望读者通过本书学会“运用图解简化矛盾、通过分析寻找答案”,为设计插上灵感与创意的翅膀。
《新景观设计》是世纪之交时期对景观建筑发展的一次世界范围的综览。这篇综览主要探讨了以下5个主题:场地艺术、极简主义、后工业化、寓意场所和生态多样性。这些主题涵盖了许多受众人关注的内容——城市空间的意象与功能、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土著人及其聚落、环境教育以及人类聚落在景观中的作用——而这正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景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本书选择实例的依据所在。本书收录了39个方案,从德国一家废弃的钢铁厂到位于澳大利亚的一个土著人定居点,内容涉及城市公园、植物园、行政建筑和生态项目。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设计师的作品,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夫?吉罗特乔治?哈格里夫斯联合事务所、丹?基利、玛莎?施瓦茨、West 8等。景观建筑学不但关注那些限定的不变的对象,而且它还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过
本书全面论述了主题公园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从城市演化的历史视角出发解释都市娱乐发展的规律性和主题公园的诞生,分析了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评估了中国各城市发展主题公园的适宜性,研究了主题公园对城市就业的影响,探讨了主题公园对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与奇幻城市塑造的作用机制,揭示了主题公园与城市空间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关系,预示消费社会时代下城市迪士尼化发展的特征和趋势。
本书论述了城市景观照明创决设计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对景观类型及功能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夜景设计原则、创意构思及形象设计方法。本书所涉及到的景观对象包括大型公共建筑、中国古典建筑、小型门店、步行空间、桥梁、园林等。本书中的夜景创意分析既考虑了景观元素的自身的功能性质及形态构成,也考虑了它们在城市环境中的角色地位,从夜晚景观形象塑造和城市夜生活需要等方面,探讨了景观照明的设计。此外,本书也对一些典型照明手法的特点和使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融汇大量的景观照明实例,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以及问题探讨的针对性。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景观照明的设计人员和照明工程的组织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供与城市照明有着密切关系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等专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师生参
本书通过介绍城市广场与街道的基本定义、产生与发展脉络、主要风格流变、重要设计思想和成果等,形成对城市广场与街道的基本了解,对设计提供支撑。本教材对读者在城市广场和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学习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