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 中国古典园林概览 ,简单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八大要素、园林分类、发展历程、选园特色和造园手法等;第二章到第五章 园林山石景观营造 园林水体景观营造 园林建筑景观营造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 ,分别从山石景观、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和植物景观的角度入手,讲解了各章景观的营造艺术和营造技法,并提供了若干园林案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集中了书法、绘画、诗词、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本书除了介绍园林知识,还介绍了大量人文艺术相关内容,尽可能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做到轻松有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书中介绍的古典园林知识点,尽可能融全面性与代表性于一体,包罗万象、重点突出。本书希望能为读者剖析中国园林要素的营造技艺,供读者品鉴世界园林之母的辉煌图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这本书通过简炼的文字和大量插图以及初学者易接受的基本术语介绍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要素和材料,更详细地说,旨在论述风景园林构成要素的语汇、意义、共性、潜在价值、以及设计导则。 全书分为地形、植物材料、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水和设计程序这几个独立章节,包含了400余幅精美插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徒手线条图。 *章主要讨论地形﹑地貌以及规划设计起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植物素材和建筑要素,这两点与地形一起构成了大多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结构与空间组成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及用以装饰和美化室外空间,弥补地形﹑植物及建筑不足之处的铺装材料和构筑物。第六章论述在许多景观中作为装饰和点缀形式的水体。本书*后一章把设计程序概括为一个将所有物质设计要素统一为一个环绕风景园林规划设
这本手册旨在讲述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并在身边土地上亲力营建实践,*终打造一个容易操作、环境友善、景观良好的花园。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感受到,即便是小小的社区花园也可以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完整个体,而并非是一些公式化景观生态元素的简单堆砌。在社区花园中,我们尝试检视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从社会参与 自然保护 生态可持续的角度,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也希冀每一位读者能够成为行动者,一起去改变些什么,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大家共同的家园。*章 你了解社区花园吗 介绍了社区花园的发展概况、定义解释和分类;第二章 社区花园 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从问题思考的角度提出社区花园应有的原则和基础;第三章 设计之前的调研记录 陈列出设计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使用者需求、场地现状踏勘等并要求做好记录;第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引领了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将为推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本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及相关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系统阐述了景观要素及艺术原理。在总结和吸收了多年来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景观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景观要素组合的原则与方法,景观空间及其组织的原理与方法,景观构思、立意与布局的原则与方法,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方法等。本书共分6章,内容新颖,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与管理人员及其他景观艺术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套书是园林设计行业的大型工具书及园林设计人员的工作用书。本集内容为园林设计基础篇,包括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功能、风景资源、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遗产保护、徽志、标志等项。 本书可作为安装企业生产操作的技术依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景观艺术设计创作的各个环节: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景观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东西方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及理念差异;当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景观艺术设计的要素,系统地分类归纳讲解了景观设施、地形、水体、地面铺装、园林植物、无障碍设计等;景观艺术设计的方法;景观艺术设计的表现技法等,并详细讲述了城市景观设计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及设计原则和方法、景观艺术各个要素的特征及组织、形式美的艺术规律等内容。 本教材突出教学的实训性,、其特色是在详尽地阐述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选编了大量的学生设计手绘习作,通过实例、范图直观地讲述景观艺术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教材以及学生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社
本书将中西方 意义符号 的哲学思想引入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研究领域,建构了地铁符号空间的逻辑演绎框架,从 符号空间 的整体研究切入,探究了城市人文精神与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的关系、特质和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地铁空间艺术符号是 图解空间规划 的意义符号,是融合环境指示功能、体验城市地域文化、内涵城市精神的文化象征符号,并对其具体设计措施、方法和价值取向给出了独到的解释。本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详实,适合于景观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轨道交通空间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人员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使用。
全书讲述了园林工程招投标方面的知识,包括工程招投标概述、园林工程招标、园林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园林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合同管理方面的内容,包括合同法律基础、园林工程施工合同、园林工程施工索赔、园林工程施工其他合同管理等内容。本书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供园林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参考。
曹磊、杨冬冬、王焱、沈悦*的《走向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北洋设计文库》以国际先进雨洪管理理念为总体指导思想,结合自身景观创作实践,系统地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景观规划设计学途径。它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内涝频发、水质迅速恶化背景下提出的规划方法论,是相对于城市美化运动形成的景观形式设计模式而提出的一种 功能 融合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这是一本*的、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大信息量的图形参考资料。它为建筑师提供一个现成的、吸收多种建筑造型的平台。 本图集所选的实例大部分是著名建筑师近几年来的*作品或是具有独到之处的经典佳作,每个实例都能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该建筑。全书内容丰富、选材新颖、实例详细、使用方便,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的工具书,还可供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人员参考。
鉴于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在很多时候都是密不可分的,本书秉持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并重的原则,主张以创新与发展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创作的主旋德,以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眼光审视景观与规划设计作品,力求打造全球*影响力的景观规划设计行业专业书籍。 为此,本书选取了近100家中外优秀设计单位的233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分为滨水生态、城市广场等15类,如此大的规模前所未有。我们用图书的形式把当代*价值的景观规划设计作品记录下来,传播开去,意在对世界景观与规划设计文化予以保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读者提供了解当代设计状况及交流思想的平台。
成功的街景和城市公共艺术无疑可以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它与城市景观的其他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本质,体现了城市的价值取向及文化内涵。孙旭阳编著的《2011景观设计年鉴(公共景观2)(精)》与您一同携手,去领略那行进中的风景……
本书为2010年“表现X档案”之“规划与景观”。它收录了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住宅规划、公共景观、住区景观、景观建筑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书中每一个案例均经过严格地挑选,并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这些作品代表我国现今在规划和景观方面的水平。
Edited by: John Morris Dixon, FAIA It is a paradox that as electronic devices bring more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to the privacy of our homes, we are creating more and better public spaces.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dependant on TV and computer screens seem to crave public spaces more than ever. Meanwhile, community governments and private developers are increasingly committed to building meaningful public spaces as requisites for municipal and commercial prosperity. This universal appeal of spaces where people can gather continues to inspire new parks, plazas, atriums, and mixed-use complexes, as well as whole new people- oriented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 The shaping and reshaping of public spaces, dramatically illustrated in the first three Urban Spaces volumes, is explored further in Urban Spaces No. 4. 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has again cooperated with Visual Reference Publications to co-sponsor this fourth showcase of urban spaces designed by leading architects, landscape architects,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在社会快速转型、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急速推进中,风景园林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众多的物质和精神矛盾,丰富的规划与设计论题正在召唤着我们去研究论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等编写的《风景园林师》包括:发展论坛、博览园区、风景名胜、园林绿地系统、公园花园、景观环境、名家名师。
为把深圳中心区建成我市面向21世纪的具有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城区,从1996年起我局已为中心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多次高标准的国际咨询,解决了中心区的整体规划、城市设计及有关地块的详细城市设计等内容,但在城市街道设施、标识系统等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空白。 街道景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建设的一个提升,它对增添城市魅力和特色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环保舒适的街道路面铺装、浓浓的绿荫、清晰的标识,风格独具一致的街道设施及统一的广告设计导引和独特的灯光夜景效果就是我们进行街道景观设计要达到的意境。 进行中心区整体环境概念设计及北片区街道环境设施实施设计的缘起是1999年5月我局有关专业人员赴日本的一次访问,那次访问使我们切身地体会到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作为街道环境设施来讲,可以说是这一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