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所规定的隔震设计方法体系有很强的革新性,发展并确立了以 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直接设计法 中震设计法 和新一代隔震设计反应谱为代表性内容的方法体系,隔震技术目前在各地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等推广使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隔标》的总则解说、基本规定解说、地震作用和结构隔震验算解说、隔震支座及隔震构造解说、多层与高层建筑隔震设计解说、大跨屋盖结构隔震设计解说、多层砌体建筑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建筑隔震设计解说、核电厂建筑隔震设计解说、既有建筑和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设计解说、村镇民居建筑隔震设计解说等。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与标准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布〈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土标委〔2019〕11号)的要求,由天津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的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本规程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与参考标准,基本规定,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工程监测及有关附录。
本书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这本《高性能混凝土标准汇编》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包含有关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耐久性和性能检测的相关标准共35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本书以总体 安全观为根本遵循,对网络安全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中华人民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以及金融、电力和广电等行业和大数据、密码应用测评等专业近年来的应用实践,系统全面地设计和构建了网络安全评估标准体系。本书面向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网络安全专业测评咨询服务机构的 、管理者和技术从业者,是网络安全 和管理者的履责指引,是网络安全测评咨询服务从业者的实战手册,也适合作为各类院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师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设计。
本指南编写单位多年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生产项目,编写人员近年来在延安新区承担了大量房建、场馆、市政道路等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本指南共分为11个章节,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察阶段、等级和纲要,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岩土室内试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变形监测,地下水。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0〕18号)要求,为规范山东省内装配式型钢组合结构基坑支护的应用,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有7章及6个附录,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7.监测;附录。 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建筑大学负责解释。
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中常用的、内容有所改变的、难于理解存在歧义的、新补充的条文,以文字、图形图像、表格数据等形式,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来,为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和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提供一部专门的工具书籍,使该书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规范条文的深刻含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为工程界广大读者学习新规范提供参考,参照新规范有关内容对本书版进行了修订。 本书第二版仍包括两部分。部分采取问答形式,叙述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难点·并对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有关条文和公式的意义作了说明和推演。在部分中包括: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以及各种常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等。 第二部分为“解题指导”,其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目的在于通过解题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部分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力求解题步骤清晰,说明详尽。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新规范的参考。
促进城市社区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保障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质量,规范智慧社区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居住类和产业类城市社区的建设、更新和治理过程中,对智慧社区的建设配置和运行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价的过程实施和结果确定。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评价方法;4.智慧社区基础设施;5.智慧安防;6.智慧健康;7.智慧交通;8.智慧能源;9.智慧家居;10.智慧资产管理;11.智慧社区服务
本书针对贪污贿赂罪制定的14个罪名从“立案追诉标准”、“犯罪构成及刑事责任”、“疑难指导”、“办案依据”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阐释,“立案追诉标准”部分阐明了各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及其依据;“犯罪构成及刑事责任”部分对各罪概念、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作了详细阐述,使读者对该罪的一般规定和理论有一个总体了解;本书写作重点放在了“疑难指导”部分,作者选取了各罪在司法实践当中经常遇到的重点、疑难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详细介绍各种不同观点,分析利弊,并提供通说观点、司法判例、一般做法;“办案依据”部分则将办理各类案件所依据 修订的刑法、 颁布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司法文件和指导性案例进行集中汇编,方便读者参照引用。
本书系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编写的算例,全书分为9章,分别介绍了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植筋技术等8种加固技术的专项设计算例,最后为综合加固设计算例。书中算例均来自于实际工程,力求通过算例的分析计算使规范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方便读者对规范的学习和理解。本书内容全面,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熟悉和应用新规范。本书可供工程结构加固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研究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高校土建专业师生阅读。
本规范共分10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荷载分类与荷载组合、 荷载、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偶然荷载。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 405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同时废止。
1.考点安排。本书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选择高频采分点编排考点,尽量一题涵盖所有相关可考知识点。考生只要掌握本书的考点,不仅可以过关,而且还可能会得到高分。2.题干设置。关于本书中的每一个题目考生都要认真对待,题干看似只对一个考点的提问,其实不然,部分题干中也可以独立成题。需要考生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题干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才能 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 有效地掌握知识点。\\\\t3.选项设置。本书中的每一个题目,不仅把所有会设置的正确选项一一列举,而且还把可能会设置为错误选项的题干也做了全面的总结,体现在该题中。4.多角度问答。『细说考点』中会将相关考点以多角度问答方式进行充分的提问与表达,旨在帮助考生灵活应对较为多样的考核形式,可以做到以一题敌多题。5.真题标记。本书中的“(xxxx
本年度报告共六章。第一章结合数据分析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数量情况和工程建设 标准发展现状。第二章从工程建设行业标准数量、机构建设与管理制度、行业标准编制、行业标准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截至2020年中国部分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状况。第三章从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数量、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地方标准编制、地方标准研究与改革、地方标准 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截至2020年中国部分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状况。第四章从社团基本情况、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数量、团体标准 化、工作问题及解决措施、改革与发展建议等方面,介绍了截至2020年中国部分团体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状况。第五章介绍了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结构部分的专题研究情况,并选取工程建设标准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六章介绍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十四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