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验经验;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回固法、绕丝回固法、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有关的附录。此外,还有与各种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
为保障砌体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落实节能、节地和推广新型砌体材料政策,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提高砌体结构工程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规范。砌体结构工程必须执行本规范。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4.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5.建筑工程抗震措施;6.市政工程抗震措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GB55002 2021,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71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共有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防火保护措施与构造,材料特性,钢结构的温度计算,钢结构耐火验算与防火保护设计,组合结构耐火验算与防火保护设计,防火保护工程的施工与验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1249-2017):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中以黑体字标识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共分九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材料;5.结构体系;6.连接节点;7.施工及验收;8.防护和维护。
根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关于印发 2020年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团体标准制订计划 的通知》(中水协(2020]10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估与完善、运行与养护、运营质量评价。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所规定的隔震设计方法体系有很强的革新性,发展并确立了以 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直接设计法 中震设计法 和新一代隔震设计反应谱为代表性内容的方法体系,隔震技术目前在各地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等推广使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隔标》的总则解说、基本规定解说、地震作用和结构隔震验算解说、隔震支座及隔震构造解说、多层与高层建筑隔震设计解说、大跨屋盖结构隔震设计解说、多层砌体建筑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建筑隔震设计解说、核电厂建筑隔震设计解说、既有建筑和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设计解说、村镇民居建筑隔震设计解说等。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与标准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布〈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土标委〔2019〕11号)的要求,由天津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的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本规程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与参考标准,基本规定,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工程监测及有关附录。
本书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色金属工程设备基础技术规范(GB51084-2015)》共分11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隔振设计,破碎机、磨机基础,提升、选别设备基础,往复式机器基础,旋转式机器基础,加工类设备基础,储罐设备基础,施工、安装、测试与防护等。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图集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市政、铁路、港口、水利工程的陆上以及临水基坑支护可参考使用。 本图集包含的基坑支护结构型式有放坡开挖、土钉墙、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灌注桩排桩、地下连续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支撑立柱与立柱桩、锚杆、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及逆作法等。图集提供了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布置、节点构造和设计,包括地下水控制与基坑开挖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和要求。 本图集编制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研,集合了工程中常用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构造做法及技术要求,勘察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共分10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荷载分类与荷载组合、 荷载、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偶然荷载。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 405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同时废止。
1.适用范围:本册图集为参数法系列的分册,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6~9 度地区的一般多、高层钢结构建筑及含有钢框架、钢支撑的多、高层建筑(除甲类建筑以外)的钢结构施工图设计。适用对象包括钢结构设计人员、钢结构加工制作企业技术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 2.主要内容:①包括常用的钢结构柱、梁、支撑三种构件及其连接节点的节点参数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平立面布置图、节点选用图以及焊缝图例四部分内容。其中节点选用图主要由节点适用范围、节点图、节点参数表(含节点钢板厚度表)组成。② 本图集构件截面类型为:钢柱-H形截面、箱形截面、圆形钢管截面;钢梁-H形截面;钢支撑-H形截面;③本册图集节点类型为:梁柱焊接刚接节点。 3.图集特点:①在国内次提出钢结构施式图节点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