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共分11章和10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输气工艺、线路、管道和管道附件附件的结构设计、输气站、地下储气库地面设施、仪表与自动控制、通信、辅助生产设施以及焊接与检验、清管与试压、干燥与置换等。
《水表装修工》是根据国家建设部1996年颁布的城市供水行业《水表装修工技能标准》的要求,结合供水行业的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由专业人员集体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四篇,从计量知识、机械制图、机械传动、水表的分类与应用、水表制造工艺和水表的调试、故障处理技能等六个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各地区供水行业对水表装修工初、中、高级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城市供水行业职工自学和参考。
08K507-1、08R418-1《管道与设备绝热-保温》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主要适用于介质温度为45~500℃、公称直径为DN15~1000的圆管道与设备(平壁)及输送温度小于或等于500℃烟、风管的保温工程。 本图集的主要内容有:根据六种常用绝热材料编制了三种热价对应下的室内、外管道架空敷设绝热层经济厚度选用表;地沟敷设、直埋敷设全年和季节运行推荐绝热层厚度表;防烫伤绝热厚度表;多种保温结构图;管道保温工程量面积、体积计算表;辅助材料用量表;施工安装以及检验与验收说明等九部分内容。 08K507-2、08R418-2《管道与设备绝热-保冷》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主要适用于介质温度-15~20℃、公称直径为DN15~1000的管道与设备(平壁)及输送空气温度为4~18℃风管道的保冷工程。 本图集的主要内容:根据三种常用绝热材料编制了室内、外冷管道架空
本图集适用于城镇、小区计工业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工程,其中安装图均按金属管道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矩形给水箱(12S101替代02S101)》主要内容包括成品水箱和现场制作钢板水箱两部分,在成品水箱中,编入了国内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成熟产品,包括组合式不锈钢板水箱、组合式不锈钢肋板水箱、装配式搪瓷钢板水箱、装配式热镀锌钢板水箱、装配式不锈钢板水箱、装配式SMC水箱、冲压式内喷涂钢板水箱等的选用及安装,重点是目前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成品组合式不锈钢板水箱。同时,详细编制了现场制作钢板水箱的规格、材料、箱体和附件的加工详图等。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55-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T 50155-92 同时废止。
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为使读者更方便地理解和使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我们组织力量汇编了“工程建设常用规范选编”,共14分册,分别为: 1.《城乡规划规范》 2.《工程勘察测量规范》 3.《城镇道路桥梁设计规范》 4.《城镇道路桥梁施工规范》 5.《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6.《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7.《城镇燃气与供热工程规范》 8.《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工程规范》 9.《建筑设计规范》 10.《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1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12.《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13.《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建筑工安全规
13SR425《室外热力管道检查井》为新编图集,适用于环境类别为二b类、非抗震设防区及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度、地下水无侵蚀性的一般砂性土、粘性土地区,及III级以下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业及民用工程室外热力管道检查井的设计、施工和安装。检查井设计覆土深度:非车行道下0 h 2.0m,车行道下0.7m h 2.0m;管径范围:直埋敷设热水管道DN50~DN500,地沟敷设热力管道DN50~DN600;供热介质及参数:蒸汽P≤1.6MPa、t≤250℃,热水P≤1.6MPa、t≤150℃;管道补偿方式为轴向型波纹补偿器和套筒补偿器,补偿器均安装在检查井内。 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动力和结构两部分。动力部分有热力管道在检查井内的布管示例,补偿器在检查井内的布置示例,地沟多管道布置横断面工程实例,专用排水井示例;结构部分为与动力部分检查井对应的土建结构设计图纸及固定支架图。 本
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图集是对原03S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图集的修编。适用于市政及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中无地下水(即地下水位低于支墩底面)及有地下水条件下(地下水位低于设计地面以下0.5m)的室外柔性接口埋地给水管道常用支墩,特殊支墩需要另行设计;适用于管道内径为100~2000mm的铸铁管(包括球墨铸铁管、未经退火处理的球态铸铁管等)、混凝土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化学管材管(包括硬聚氯乙烯圆管(UPVC)、聚乙烯圆管(PE)、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GRP、FRP)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平弯管、水平三通、水平管堵、垂直向上(下)弯管支墩等室外埋地管道常用支墩的选用及施工详图。 与原图集相比,本次修编根据现行规范对支墩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大了图集的适用范围,同时适用于市
10SS705《雨水综合利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民用建筑及小区、工业建筑及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市政雨水利用工程可参考本图。图集中的雨水入渗设施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10-6~10-3m/s的工程。雨水收集回用设施适用于年均降雨量大于400mm的城镇。 主要内容包括:雨水利用设施计算,雨水收集、雨水入渗、雨水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等系统示意图及相关设备选用和安装的内容。 为国内首次编制的关于雨水综合利用方面的标准图集,其中系统部分达到初步设计深度,设备安装等达到施工详图深度。对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指导设计和施工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图集介绍: 09S302《雨水斗选用及安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和天沟雨水斗的加工、选用及安装。 主要内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管,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对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年版)进行全面修订。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增加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术语和符号、非开挖技术和敷设双管、防沉降、截流井、再生水管道和饮用水管道交叉、除臭、生物脱氮除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污泥处置、检测和控制的内容;调整综合径流系数、生活污水中每人每日的污染物产量、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土地处理等内容;补充塑料管的粗糙系数、水泵节能、氧化沟的内容;删除双层沉淀池。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
本标准代替GB/T 6166-1985《高效滤料性能试验方法 透过率和阻力》与GB/T6165-1985《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透过率和阻力》。 本标准与GB/T6165-1985及GB/T6166-1985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合并后的标准名称为《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效率和阻力》。 ——将GB/T6165-1985及GB/T6166-1985中对高效过滤器及滤料的检测方法由两种增加为三种,计数法为新增方法。 ——对钠焰法的修改主要如下: a) 过滤器部分主要修改内容为: 对高效空气过滤器钠焰法试验装置做了两处修改:在系统中标准孔板前增加测量*压 力的微压计;将系统中的指针式光电测量仪改为数字式光电测量仪,“检测步骤”一节中的 相关内容也均做相应修改。 将过滤器透过率的计算改为效率计算,修改了计算公式。
08K508-1《通风管道沿程阻力计算选用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低、中、高压通风空调工程常用风管的沿程阻力计算选用。 本图集主要包括各类风管、如薄钢板法兰矩形风行风管、螺旋风管、玻纤复合风管、聚氨酯风管、玻镁风管的实测数据经拟合推导出的沿程阻力计算公式,及上述风管在不同风速及断面组合下的沿程阻力计算表。 本图集选择目前工业及民用通风空调系统中常用的且制造工艺先进的金属及非金属复合风管进行现场实测,与工程实际更接近、更吻合。用实测数据拟合推导的公式编制计算表,方便选用。由于采取了统一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案,使各类风管的沿程阻力计算结果更可信,也填补了国内这几种金属及非金属风管在沿程阻力测试上的空白。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55-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T 50155-92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10SMS202-2《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砖、石砌体)》是为了解决市政雨水排水矩形管道技术复杂的难题而首次编制,用于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砖、石砌体)的选用与施工。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由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课题一先进建筑设备系统技术的适应性研究和示范(2010DFA7240—04)资助。原定本书题目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供暖系统方式及热计量应用技术及推广应用指南》,由于该题目过长且时效性强,经与项目承担单位协商,将本书题目定为《供暖系统方式与热计量应用》。 本书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宋波、柳松、胡月波、张思思、刘晶、张景、朱晓姣、俞英鹤、竟峰、邓琴琴、黄琰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戚仁广、郝斌共同编著,宋波和柳松主编,特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徐伟院长、邹瑜副院长审阅。本书章由宋波编写,第二章、第四章由宋波、胡月波、刘晶、朱晓姣编写,第三章、第五章由宋波、柳松、俞英鹤、张景、黄琰编写,第六章由宋
09SMS202-1《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混凝土模块砌体)》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0.30g)及8度以下地区市政工程中的重力流雨水矩形管道及使用工况类似的其他市政矩形管道设施。矩形管道为单孔矩形管道,管道宽度W自1000mm至4000mm,管道高度H自860mm至2660mm。矩形管道盖板以上设计覆土深度在0.8~5.0m之间。管道的适用*设计流速宜为5.0m/s,小满流设计流速应为0.75m/s,管道的粗糙系数n值建议采用0.014。主要内容包括矩形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两部分的施工详图。矩形管道为单孔矩形管道,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专用混凝土模块灌孔砌体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三部分组成。附属构筑物部分包括:直线检查井、转弯检查井、90°三通检查井、90°四通检查井、跌水井以及出水口。检查井均为混合式结构,由井筒、预制钢筋混凝土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对我国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基本术语进行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在《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l25—89基础上,根据我国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原术语标准的定义进行必要的修订,同时增加了相关基本术语350条,本标准共有基本术语793条。为使标准的编排结构更为严密合理,对原标准的章节进行调整,本标准的章节为:1总则;2通用术语;3设计;4施工验收;5运行管理。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S508):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构筑物为混合式结构,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混凝土模块灌孔砌体井墙、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三部分组成。包括闸阀井、蝶阀井、水表井、排气阀井、排泥阀井等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的管道附件安装及底板、预制盖板配筋图及其材料表、砌筑井室墙体的模块组砌图及其用量表。还包括管道穿墙大样、踏步安装、集水坑等施工详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S508):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采用混凝土模块作为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墙体的砌筑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对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