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 50841-2013释义》是针对《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50841-2013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配套用书。由三篇内容构成,篇是《标准》编制说明,主要论述其编制背景及任务来源、主要编制过程以及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第二篇是对《标准》5个章节的条文规定进行全面、系统的说明和解释;第三篇为附录,包括按工程属性分类的建设工程分类表、建设工程行业分类表、建设工程服务分类表。
本图集适用于房屋高度不超过18m,房屋高宽比小于1,承重结构为单跨或多跨实腹门式刚架、具有轻型屋盖、无桥式吊车或有起重量不大于□0t的A1~A5工作级别桥式吊车或3t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钢结构房屋。不适用于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008规定的对钢结构具有强腐蚀介质作用的房屋。主要内容为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疑难、复杂、不易操作的条文及其条文说明用形象、直观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对规范条文进行深入、翔实的解释,以便使用者能够正确理解、把握规范,提高此类结构的质量、经济性和工作效率。供设计、施工、监理、审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考核评价大纲》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 250 2011),按照施工员的职业标准要求,介绍了该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施工员基础知识、施工图识图、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测量、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与屋面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本书从基础知识着手,再结合现场施工经验,详细地介绍了现场施工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表现形式上运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内容,简单易懂,针对性强,便于读者有目标地学习。书中还增加了施工现场视频,读者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进行观看。 本书可作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建
2017年2月24日,国务院就正式发文要求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眼下,总承包模式成为热点,在这种热点形势下,联系规范编制组编写《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的实施指南。规范目前已经交到出版社在排版,2018年1月1日实施。购书68折
1 总则\t 2 基本规定 2.1规模与布局 2.2建设要求\t 2.3运行维护\t 3 水质、水量和水压 3.1水质 3.2水量 3.3水压 4 水源和取水工程 5 给水厂 6 给水泵站 7 给水管网 条文说明\t 起草说明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 本规范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桩基耐久性规定;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
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基基 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图集是对04G36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修编,本次修编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设计、生产、选用和施工。本图集方桩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下地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低承台竖向基桩;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市政、水利等工程的低承台竖向基桩设计可参考使用。图集包括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方桩两大类桩,按照沉桩方式、接桩方法以及桩身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分类,分别给出了工程中常用桩型的配筋及力学性能、桩的接头方法、桩尖做法以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详图。图集内容覆盖了预制混凝土方桩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各个环节,可供生产、设计和施工单位使用。
本书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而编写,共5章,分别是:总则与术语、新旧规范的对比、规范的延伸、《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应用、混凝土工程典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本书对新旧规范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对新规范中相关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引申和介绍,列举了相关的质量事故案例辅以说明,图文并茂、实战性强,可供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学习使用。登录www.cabplink.com,可观看本书更多授课视频。
目前,四川省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方案尚不明确,主要体现在相关技术措施不成体系、配套产业链没有贯通以及实际工程示范缺乏等方面。以往的研究或是只讨论技术对建筑能耗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概念上如何形成超低能耗建筑,而来对四川省已建成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及产业进行整合;或是单独研究某几项技术在特定气候区的效果,而未考虑形成体系后,不同技术之间的交叉协同作用,缺乏对技术体系经济性、可推广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同样是被动房,在不同气候区的应用,其技术和指标必然有较大的差异,而四川省有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严寒地区等多个气候分区,整合不同气候分区的相关超低能耗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川省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技术指南》第1章概述了四川省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要求、能效指标、评价方法和流程管控方法
根据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关于《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等四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 (省土建会字(2021)第80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和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采纳了该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5、砌体结构加固设计;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7、施工与验收;附录。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工程设计;4.工程材料;5.台基工程;6.木构架工程;7.墙体工程;8.屋顶工程;9.木装修工程;10.楼地面工程;11.装饰工程;12.雕塑工程;13.彩画工程。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XX年X月X日实施。(请注意实施日期待定)
《户式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工程技术导则》是该系列《技术导则》之一,编号xxxx-xxxx。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系统是采用户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两联供机组作为冷热源,夏季采用风机盘管供冷,冬季采用地面辐射或散热器供暖为主,为单独用户提供供冷和供暖的系统,具有节能以及改善舒适度的特点。本导则在总结了户式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系统的工程设计经验和相关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分析和测试验证,在征求了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导则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源分离排水系统的分类、设计要求、施工和验收等内容。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排水管渠;4.排水泵站;5.调蓄池;6.排水设施运行调度;7.排水防涝;8.档案与信息化管理。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300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原《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同时废止。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管理;5.地基与基础;6.主体结构;7.屋面;8.外装饰;9.室内装饰装修;10.给水排水与采暖;11.通风与空调;12.电气;13.电梯;14.智能建筑。
本教材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内括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景观构成的物质要素、景观构成的艺术要素、景观构成的文化要素。是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