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加油加氢合建站、加气加氢合建站、加油加气加氢合建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及成品验收,焊接工程,紧固件连接工程,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钢构件组装工程,钢构件预拼装工程,单层、多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空间结构安装工程,压型金属板工程,涂装工程和钢结构分部竣工验收等。
《智能化系统工程丛书: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规程》以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为主线,分别介绍了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竣工验收与质量保修,以及综合布线等14个系统的工程施工规范(含施工准备、安装、质量控制、系统调试、自检自验、质量记录竣工验收等),归纳了工程设计施工检测验收中常用标准表格,并以某省级会议中心信息系统为案例,详细介绍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规范与要领。 《智能化系统工程丛书: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规程》可作为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组织、施工、检测、验收等工作的应用手册。
本图集是在11G3□9-1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中的抗震构造经验以及多年来一线使用者的反馈进行的修编,是对规范的深化和补充。 本次修编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框架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抗震做法及要求、钢筋并筋的构造、无梁楼盖板带配筋构造图示、框支梁的构造做法等内容,针对剪力墙结构连梁超限问题提供了计算方法及计算表格,使用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适应实际工程的使用需要。 本图集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的抗震设计,包括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筒体结构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现浇部分。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适用于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本标准共分12章,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工程建设程序、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检验、工程验收、系统运行与维护、咨询服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构)筑物的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设。
本书以*的国家规范和标准为依据,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通俗、系统地阐述了土木工程建设活动的常规基本工作程序、要求和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施工程序与要求、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程技术档案编制与管理、工地常规建筑材料特性与试验检测、常规施工技术、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常用施工参考数据等。 本书对土木工程现场施工与管理工作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作为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工人以及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2018年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深建科工[2017]82号)的要求,在《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以下简称《2011规范》)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11规范》执行以来,对保证深基坑工程安全、促进支护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次修订过程中,新增了型钢水泥土桩、预制桩(PRC)、可回收锚索以及自动化监测等内容;补充和完善了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内支撑做法及节点大样以及锚杆(索)的使用条件等;取消了原规范的降水的公式,加强了截水帷幕等内容。
本汇编共收录了16本*重要、*常用的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较前版,替换了8本废止规范,新增了一本规范.这16本规范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 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
本册为《管道工程施工工艺规程》Q/BMG203--2009,按通用(共性)章节在前;专业、专项章节随后的顺序,依序编制。共计82章,每章为一个工艺标准;每章均为7节:适用范围、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质量记录、安全与环保、成品保护。“适用范围”采用一句话表述;“施工准备”从材料、施工机具(设备)、作业条件、技术准备等4个方面进行表述;“操作工艺”从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冬雨期施工等3‘个方面进行表述;“质量标准”: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2个方面进行规定;质量记录、安全与环保、成品保护三项内容,根据给定模式,按各自的工艺题目,分别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由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而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共分10章,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施工、基础施工、基坑支护施工、地下水控制、土方施工、边坡施工、安全与绿色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由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而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地基施工、基础施工、基坑支护施工、地下水控制、土方施工、边坡施工、安全与绿色施工。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J003·代替02J003):室外工程》是对02J003《室外工程》的全面修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J003·代替02J003):室外工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室外工程。供建筑师及景观设计人员直接选用,由施工单位照图施工,也可供教学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图集主要编入室外工程常用的散水、坡道、台阶、栏杆、道路、挡墙、花池、水景、廊架、车棚、围墙、门柱等部分的构造详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J003·代替02J003):室外工程》所编内容丰富,满足建筑设计、施工的需要,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采用新颖、美观的式样,在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用上,充分考虑了多样性,工艺有特色,力求反映新技术、新构造。图集编入的内容按施工图深度编制,部分内容配置了相应的结构施工图,
本指南系对《安徽省水利建设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工地建设评选标准》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共分8章,包括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综合管理、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进度管理、绿色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本指南既可作为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水利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质量监督、安全监督、行政监督等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为使读者更方便地理解和使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我们组织力量汇编了“工程建设常用规范选编”,共14分册,分别为: 1.《城乡规划规范》 2.《工程勘察测量规范》 3.《城镇道路桥梁设计规范》 4.《城镇道路桥梁施工规范》 5.《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6.《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 7.《城镇燃气与供热工程规范》 8.《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工程规范》 9.《建筑设计规范》 10.《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11.《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12.《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13.《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4.《建筑施工安全规
本书为研究采用明挖现浇施工工艺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本书通过多方位采集多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等造价数据样本,提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造价指标的数据采集标准;再通过分析计算建立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后,以保山城市地下综合管理工程概况、工程特征与造价数据采集标准等为例,结合对在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调查研究,分析造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步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造价指标的动态预测方法。本书可供工程造价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使用。
本书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水学术委员会组织编写,内容共8章,包括概述;防水材料;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厕浴间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外墙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建筑防水工程渗漏治理施工技术;工程案例。 本书适合建筑防水从业人员使用。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自2002年9月出版以来,以其推出及时、使用便捷、印制精美、价格适中而深受建筑行业广大读者的欢迎,已经累计发行175000册。该书的适时出版,为国家标准规范的宣传贯彻执行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标准规范颁布实施的析情况,我社在《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即增加《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该规范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至此,有关施工质量验收的15本主要国家规范完全汇编入本书。其全面的内容将更加方便广大读者朋友使用。读者朋友在使用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与我社联系,以便及时高速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为诸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