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八章,前七章介绍了考试相关情况及备考建议,并对各种类型建设及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第八章收录了2003~2021年(除2015、2016年)的全国一级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科目的全部考试试题,并将这些题目进行分析和解答,归纳了解题思路和方法,每套题目还给出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最后给出一套模拟试卷(基于2022年真题),供考生在复习后进行练习和检验复习效果。本书可供参加全国一级建筑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参考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开发”进入“市场细分+专业运营”的发展新阶段。本书从房地产宏观调控、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转型方向和房地产市场改革路径五个层面对新时代下的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作了深入了的总结和分析,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房地产业发展规律的宝贵资料。
本套书是结合新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对于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划分要求,以及国家、行业现行有效的专业技术标准规定,针对各专业应知识、应会和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内容,按照“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结合实际、系统全面、内容简洁、易学易懂”的原则,组织编制而成。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第三版)》根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新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了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学的实际,紧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的发展步伐,对涉及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浅入深,重点突出。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第三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简繁得当,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土建类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建设监理、建筑
黎族传统建筑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本书的主要内容聚焦黎族传统民居的历史沿袭、风格特点、营造技艺、应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在对海南本土黎族传统聚落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过程中,详细记录了黎族各个原始村落的样貌、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设计学科的理论体系,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解决传承与创新发展问题的具体方式,旨在通过保护性设计、活化再生设计、应用模式探索等方式,解决黎族传统聚落民居的现实困境,在保护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助力黎族传统文化艺术与精神的“回归”。
概述、振幅调制方式、二相调制方式、四相调制方式、频率变化的利用、多值调制方式、数字调制解调的实际应用等。《数字调制解调基础(双色)》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及高、中级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21世纪电子电气工程师系列”是企业技术/管理干部知识更新用新型教科书。丛书特点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现象说明原理。反映该专业领域进展,通过产品与技术模型揭示学科基础知识。丛书各册执笔者均是在国际知名企业中长期从事技术、教育工作的专家。书中举例及例题均源于他们多年的工作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招标采购代理资质、工程造价咨询资质相继取消,建设工程招标采购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全面提升建设工程招标采购行业管理水平,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建立健全招标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全面促进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行业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编制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系列辅导教材尤为必要。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各方参与人员多、法律关系复杂、变更索赔争议突出等特征,加之建筑业改革推行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施工组织方式,各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复杂,由此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合同体系和合同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该书在编写过程中结合最近几年建筑业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通过
《工程做法则例》是由清政府颁布的关于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标准设计规范,原书封面书名为《工程做法则例》,而中缝书名为《工程做法》,由于是由清朝工部颁布,所以也称《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全书共七十四卷,刊行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业图书。《工程做法则例》和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的两部古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此两部建筑典籍称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本书以《工程做法则例》为基础,以“原著难点注解原典图说”的形式,书中配上原著提及的相关建筑实景图和建筑结构示意图片,图文并茂,将学术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原著的阅读价值。本书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
本书首先介绍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北方地区的教堂建筑总体情况,以及相关欧洲修会情况;接着将目光集中于比利时圣母圣心会,该修会在塞北地区活动广泛,却少有学者关注,有教会建筑师长期服务于该修会,建造了大量的教堂及附属建筑,其中几座至今保存较好;根据其在塞北的建筑发展情况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讲述其发展与衍变过程,1900年之前在华初期以中式民居为主,1900-1920年代以西式风格为主,1930年代之后以中国固有式建筑风格为主;随后探讨教堂建筑本地化转型的内在机制;介绍教堂建设中采用的技术、材料及其他有关营造的问题,并初步探讨此类建筑在遗产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主要内容包括章 中国近代教堂建筑概况。第2章 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次定居与文化碰撞,1865‐1900。第3章 教会建筑的勃兴,1900-1920年代。第4章 中国教会建筑
本图集为2017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奖的获奖作品简介以及主要工程图纸展示。获奖作品包括了山野建筑、酒店建筑、交通场馆、影视体育场馆以及工业建筑等常见建筑类型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