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的传统,主要就是风雅比兴的传统,这个传统曾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就是到了现代,它也不绝如缕地保存在那些优秀作家的创作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典籍,成为民族精神血脉所系的典籍。阅读《诗经》中那些优秀的作品,对提高中国人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时隔太远,《诗经》中的作品到今天已不是那么好懂,本书选取《诗经》作品六十篇,加以注释、串讲、点评,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阅读的方便和有益的影响。
「讀唐詩好能精讀」 大家都讀唐詩,卻原來大家熟讀的唐詩大概只有40首,中文系學生熟讀的也不過80首。如果精讀100首的唐詩,就不只能打下好的中文基礎,還足以領先群倫了。 「精讀的時候好用心理解」 本書用簡的文字來解釋字詞、介紹寫作背景、賞析詩文,把可能遇到的不確定讀音明確標註出來,把可能不好理解的地方簡明地加以解說,把可能影響理解的歷史差異儘量說明。 「理解了好能記住」 唐詩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融入生活的。讀唐詩,不是為了當下,而是以待將來。所以,讀唐詩,能背誦好。本書的設計就特別突出了記憶功能,起碼不費氣力就可以把名句背下來。 「記住好用自己的聲音」 唐詩和粵語聲韻有天然的緣分。本書蒙資深教育專家康一橋先生用粵語朗讀,字正腔圓,聲情並茂,好聽好記。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艺术奇葩。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需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就是要从源头上了解中国人的审美精神形式。楚辞以其杰出的诗人个性,吸收了奇丽的神话思维,展示了另类的诗学天地。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源远流长、深厚博大的楚文化,在他的笔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其詩作膾炙人口。而其遺世的詩稿《行書張好好詩》,更是唐朝詩人留存至今的書法巨跡。本書精選杜牧詩,重新解讀,詩文賞讀與書法欣賞有機結合,詩書輝映,相得益彰。 This unusual art book combines literature, text, and biography. Enjoy a beautiful pie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meanwhile, appreicate the calligraphy and understand the life of the writer.It is the beginner's first step to exploring the richness of Chines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