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工匠》历史学本来是人类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我们中国人尤其重视历史,从远古的时候便设有史职,编写历史。在传统的书籍分类中,史书占了一大门类,历代官私所编史书真是汗牛充栋。正因为这样,有的外国学者把中国人称做历史的民族。可是就是这么一门渊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学问,在近若干年竟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和曲折, 史学危机 之说在高校里和社会上却很流行。历史学怎样适应社会的要求,怎样摆脱困境而重新振兴,成了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楔子 疑案未明還孽債懺情無奈托遺孤 燈火闌珊,暗香浮動,伊人何處?露白葭蒼,曾是舊時行路。 清夢已隨潮咽盡,悵望家山雲樹。恨鴻爪還留,盟鷗非舊,又西飛去。 記寶扇求詩,香巾索字,見笑當年崔護。燕子穿簾,早入王堂謝戶。 淩波微步姍姍遠,腸斷江郎別浦,怕桃葉桃根,他年重見,此心良苦! ──調寄陌上花 煙霧迷濛,萬木無聲,山雨欲來。 林深路陡,行人悵望,白雲深處,可是家鄉? 在這山雨欲來之際,覓食的鳥兒早已回巢。寂寂空山,只有兩個旅人還在默默無言的趕路。 他們並不是來自異鄉的客人,也不是鳥倦知還的遊子。 他們是一對年輕的夫婦,男的如玉樹臨風,女的如鮮花初放,看來十分登對。只可惜他們夫妻的名份,卻還未曾得到別人的承認。他們是在一年之前,瞞著家人私奔的。
做人,在其他事上,總得委屈求全,找配偶,非得情投意合不可,否則,如何雙雙對對,卿卿我我過下半輩子。
這是一本中國古典文字的研究論文集。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精細的眼光,或探討一個時代的審美好尚與演變趨勢,或剖析各別作家作品的思想內涵與藝術風格。視野廣闊,文筆酣暢。值得古典文學的研究者與愛好者一讀。
煙草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它是如何傳入中國並傳遍全國的?人們為什麼需要吸煙?煙草之特殊,因為不能吃不能喝,但又以煙霧形式入口;它高度滿足了人們心理與精神的需求;而且具有一般食品類物質所不具備的生理、醫療、心理和社會功能等特殊作用;因此,短短五百年間,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走進千家萬戶。本書是中國第一本系統研究中國使用煙草製品歷史的著作,書中以豐富的資料和簡潔的文字敘述了煙草在中國的流傳,旁及各種吸煙方式與用具、吸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及戒煙與禁煙等情事,內容罕見而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