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 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 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一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一八九二年生於柏林的德籍猶太人,被漢娜.鄂蘭譽為是「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 少年早慧的班雅明雖然筆耕不輟,但因思想過於前衛,無法獲得大學教職,納粹當權後流亡歐洲各國,最後於西班牙吞藥自盡,享年四十八歲。他在世時雖受到當代知識分子的推崇,卻仍沒沒無聞,待阿多諾和鄂蘭將其手稿編纂出版,才讓其在一九五○年代後聲名大噪,之後的蘇珊.桑塔格、阿岡本、泰瑞.伊格頓等各個世代的學者皆深受其影響,名聲至今不墜。 他的文字,無論置於哪個時代都歷久彌新,而其身為哲學家、文學、藝術評論家、左派思想家和
《幻之光》《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 《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 日本國民導演是枝裕和回顧三十年創作之路 探討所有作品「可以持續表現當今時代」的方法、技術及其可能性 構想八年的「是枝書」決定版,將於電影史上留名的一冊 誕生! 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導演侯孝賢/花樣年華、空氣人形攝影李屏賓專業推薦 以影像溫和直視社會殘酷,透過捕捉日常瞬間呈現普世價值的是枝裕和, 自從1995年以《幻之光》出道、驚艷國際影壇以來, 有人將他視為小津安二郎的傳人;有人稱他是日本的侯孝賢; 有人讚譽他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大師、中生代*重要的獨立導演; 但他卻自況是,自成一派的電視製作人之電影導演: 「我所運用的電影語言,顯然跟那些以電影為母語的正統創作人不同,而是有著電視腔的『「自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