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革命性經典鉅著 二十一世紀家庭與教育學界的里程碑 重量級社會學家安妮特.拉蘿的經典著作 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 不同階級、不同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 他們的現在和未來有多麼迥異? 童年的不平等,也複製了未來的不平等 【2003年,榮獲美國學界各項大獎】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SA)評審大獎 美國社會學會(ASA)文化類、家庭社會學*佳書籍獎 美國社會學會(ASA)童年與青年研究傑出獎、社會問題研究C. W. 米爾斯獎 社會學家安妮特.拉蘿走訪了十多個家庭,帶著團隊深入教養現場, 觀察親子間的相處模式,也目睹家庭與體制的社會互動。 作者發現:階級是所有問題的出發點! ▌規劃栽培 vs. 自然成長,階級帶來的起跑點不平等 社會階級除了帶來不同的經濟條件和文化資本,也使得父母偏
「田野」不只是一種研究工具。 「田野」更是不確定年代的處世技藝! 田野是什麼?「田野」一直在改變。 今日,在許多意想不到的空間,越來越多人在「做田野」。不論是在紐約華爾街、西方與非西方的科學實驗室、世界各地的電子工廠、醫院診所、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棲地、「第二人生」的線上虛擬遊戲,甚至是殘酷的戰場邊緣。有越來越多領域伸臂擁抱「田野」,期待「田野」能帶來更正確的市場評估、更精準的受眾認識,協助解決更多社會問題。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不只強調演算法的大數據夯;與大數據精神完全相反,強調「純手工、親體驗」的田野工作,也正夯。 反觀已經強調「田野工作」一百年的人類學者,卻丟出了一個個對「田野」的疑惑。什麼是田野的典範?傳統田野強調的長期浸淫,在今日高度破碎化的社會中還
李長聲有「文化知日者」之譽。 讀他的散文,就好像跟一位老朋友在居酒屋把酒言歡,聽他把日本文壇和書業一則則的故事娓娓道來,把酒喝完了,盡慶而歸滿肚子都是文壇軼事趣聞。 李長聲在本書中梳理了日本書業見學八記:作家、出版人、書籍、出版工作者、文學獎與書評、流行、現象與漫畫,一一在他筆下生龍活現: 《三國志》到了日本後是怎麼被改頭換面? 大作家的稿酬到底有多高? 小出版社的薪資有多低? 「文庫」是指什麼書?是在什麼時候問世? 患上「編輯病」的人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 正如傅月庵在序言所說:「讓『摸象半世紀』、『哈日哈得要死』的台灣出版人與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獲得某種觀看的參考座標,解渴的活水。」本書是觀看日本書業的一面鏡子,除提供了出版業界人士取經之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