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出版年份较久,可能部分书籍会有一些瑕疵,不影响阅读,不喜慎拍。 新譯八識規矩頌 內容簡介 《八識規矩頌》為唐代玄奘大師所作,是佛教唯識學一份極其重要的漢語文獻,除大正藏外,也收錄於《四庫全書》中。其內容言簡意賅,在四十八句頌文中,幾乎包含了唯識學的基本名相和要義,為初學者提供了瞭解唯識學的方便法門。 但也因為它格式嚴謹而言詞又極為簡略,未經解說,可能完全不知所云。本書由學貫中西的倪梁康教授透過佛教唯識學和現代現象學之間的互釋、互解,對經文作逐句詮解,帶領讀者深入唯識世界。 詳細資料 ISBN:9571442542 叢書系列:古籍今注新譯叢書(宗教類) 規格:平裝 / 8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宗教命理 佛教 藏傳佛教
人為什麼生存在這世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命運是什麼?怎樣才能獲取成功?每個人都會思考人些問題,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觀。 《一種人生觀——馮友蘭的人生哲學》為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系統而又精到地闡述了他受新實在主義影響而成的人生哲學觀念。馮友蘭先生以中國以及西方的哲學理論做引例,談論種種有關人生的問題,並提出了他的人生哲學。本書收錄了馮友蘭先生寫於二十年代的十二篇談論人生觀的文章、他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時所作的博士論文的序言,以及他在中州大學講演會的講稿。 本書前半部談論人生的目的、人的理智與慾念、死亡等課題,後半部主要談論中、西方的哲學思想與文化,以及哲學與人生的關係。作者的文筆簡單精煉,讀者從中可了解大師對人生的解釋,和理解相關的哲學理論。
本书由國學大師以深入淺出的手法精心編寫的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讀物《文史中國》叢書共38本,分為四個系列:“文化簡史”(10本)、“世界的中國”(10本)、“中華意象”(8本)、“輝煌時代”(10本)。四個系列互相聯繫,同時又自成體系,為讀者多視角多側面地展示中華文明。“世界的中國”系列集中介紹中華文化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展現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共同組成部分。《世界眼光中的孔子》本書介紹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和他本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如何令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發揮軟實力,展示了中華文化在世界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
《心經》,一部傳頌千古且家喻戶曉的佛典,字字珠璣的二百餘言,在浩如湮海的三藏之中,能琅琅上口。本書從經文和書法兩方面解析,既詳述《心經》的來歷、思想闡釋、註解等,也收入故宮博物院藏的清代名家翁方綱的《楷書心經》,更有專家指導書法賞析,使讀者既可讀經、賞經,又可欣賞書法作品。 This unusual art book combines literature, text, and biography.Enjoy a beautiful piec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meanwhile,appreicate the calligraphy and understand the life of the writer.It is the beginner's first step to exploring the richness ofChinese culture.
古老的<易經>,在當今學者、業者的辛勤耕耘中,成果卓著,日新月異,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有「敬而遠之」的感覺,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把她「拉近」到人們的身邊,把人類久遠,浩瀚的智慧結晶,普及到更多人的智慧中去,讓人類文明更美好,另外宋代蘇軾<題西林壁>中有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啟迪我們:不僅要能走進<易經>,還要善於走出<易經>,看到其中的訣竅,這就是四個字”化整為零”」。 李約瑟博士(1900~1995年)是世界著名科技史學家,生物化學家,他是英國歷史上一位既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又是英國科學院院士的科學家,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文中問道: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樣,那為什麼像伽利略(1564~1642年),牛頓(1642~1727年)..
《新譯司馬法(二版)》 詳細資料 ISBN:9789571422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作者:王雲路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1996/02/01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司馬法》從問世以來,就以其內容閎廓、思想深邃而為歷代統治者及兵家、學者所 重視,影響極為深遠;從漢唐以至於宋代,此書的重要程度絲毫不因時間而改變。 本書還 流傳到海外如日、法等國,可見其價值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