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 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 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 「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 「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們這些解剖學意義的現代人類,幾乎不可能慮及社會。」──拉圖(Bruno Latour)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
上市二年後,《讓天賦自由》突破了十萬本,在經濟前景混沌的當下,一本書談論天賦的書能獲得這麼大的迴響,當然是作者肯.羅賓森打中了許多人對自己所作所學,能否符合個人專長的迷惘。 社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每個人都有一種擅長的樂器,如果天生愛打鼓的人,指揮告訴他現在樂團缺的是彈鋼琴的人,不缺打鼓的人,而彈鋼琴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他因此放棄打鼓、改彈鋼琴,整個交響樂團奏出的曲調會如何呢?如果大家都很努力的話,當然不至於走音,只是欠缺了生命力、欠缺了感動人的爆發力。如果愛打鼓的人站對了位置,彈鋼琴的人也選對了位置,那麼一切水到渠成,就會造就一首渾然天成的樂章。 你該創造的是質感人生--教你活出質,而不只是追求量。盡*的力量,成為你自己,創造你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讓你的人生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