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穆迪譯述」──兩大哲學理論、神學體系的傳承與交會 翻開西方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實為西方文明的兩大立基。身為古希臘大哲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332年),以知識的廣博著稱,哲學體系橫跨形而上學、邏輯、倫理學、美學、物理學等領域。到了中世紀,哲學家、神學家的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約1225 ~ 1274年),則繼承亞里斯多德學派,構造出神學哲學體系。這兩大哲學理論、神學體系的傳承與交會,博大而完備、精微而廣深。 本叢書特別從亞氏重要哲學理論中的關鍵要義,包括:「形而上」、「本體」、「範疇」、「邏輯」,相對應聖多瑪斯的有系統、具成熟思想的著作,挑選出譯筆真確、流暢的呂穆迪譯本,經初步審校及勘誤後,重編重排。本系列是大眾讀物,用直敘的論說文體裁;理論的規律同樣精確
這是一部闡釋《管子》思想的著作。全書扼要地論述了管仲的生平與業績,闡述了管仲與《管子》的關係,並從哲學、倫理、教育、政治、經濟、軍事、自然科學等七個方面,高度評價了《管子》的思想建樹,且選譯了「管子名言」,附錄了〈管仲傳略〉。內容全面,闡釋簡明,述評結合,深入淺出,對於有興趣瞭解管仲與《管子》的莘莘學子,以及有志於《管子》研究的學著,本書都是一本可供參考的讀物。
北大有人提倡「中國人首先要讀的兩本書:《論語》和《老子》」。這個主張正確,現在《老子》共分楚簡、帛書、今本三大類,最好讀哪類呢?楚簡老子抄寫於戰國中期,只二千字,僅及五千字帛、今本的百分之四十。顯然要讀足本的帛今本類老子。那麼帛本、今本,哪一類最少誤解與篡改? 本書作者尹振環先生是知名海內外的「老子」專家,有關《老子》研究的著述甚多。他以數十年研究老子的心得,從七個方面論證帛書《老子》的七真七優,力圖向讀者提供一本通俗易讀而又版本最為古、最少訛誤的《老子》讀本。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2月26日) 平装: 224页 语种: 繁体中文 ISBN: 9863313068 条形码: 9789863313069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1.6 cm 商品重量: 281 g 品牌: 臺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OJT solutions股份有限公司 TOYOTA汽車與日本利庫路特(Recruit)集團於2002年4月共同成立的商業諮詢公司。由TOYOTA任職40年以上的老練技術人員擔任「指導師」,活用他們在TOYOTA時代的豐富經驗,透過OJT(On The Job Training;在職訓練)協助公司培育現場的核心人才、營造靈活的工作環境、創造有效獲利的公司結構。 總公司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擁有50名以上的前TOYOTA「指導師」,專為製造業、食品業、醫藥品業、金融業等各種產業提供商業諮詢服務。 内容简介 TOYOTA到底「強」在
产品特色 1、原版图书即非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社发行的图书,按照合法原始权利文件在大陆发行的图书; 2、“按需印刷”图书实行先下单后印刷的流程,接到并确认客户订单后开始印制; 3、“按需印刷”图书在接到并确认订单后,一般8-10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完成印刷、装订及发货等工作; 4、所有“按需印刷”图书均为出版社正版授权图书,原版原式印刷生产,属于正式出版发行的图书; 5、所有“按需印刷”属于个性化定制产品,客户付款后,不支持取消订单,请客户审慎下单;“按需印刷”图书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如有质量问题由印厂进行调换; 6、如遇出版社取消授权或出版物中出现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宪法和法规内容等原因,造成无法供货的情况,客服会联系客户取消订单并办理
翻開西方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實為西方文明的兩大立基。身為古希臘大哲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384~332年),以知識的廣博著稱,哲學體系橫跨形而上學、邏輯、倫理學、美學、物理學等領域。到了中世紀,哲學家、神學家的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約1225~1274年),則繼承亞里斯多德學派,構造出神學哲學體系。這兩大哲學理論、神學體系的傳承與交會,博大而完備、精微而廣深。 本叢書特別從亞氏重要哲學理論中的關鍵要義,包括:「形而上」、「本體」、「範疇」、「邏輯」,相對應聖多瑪斯的有系統、具成熟思想的著作,挑選出譯筆真確、流暢的呂穆迪譯本,經初步審校及勘誤後,重編重排。本系列是大眾讀物,用直?的論說文體裁;理論的規律同樣精確而嚴明,有學術的價值,對審思明辨、徹底深究者來說是極好的參考資
王充思想以氣為中心,氣上館天道,下徹性、命。故由天道而氣,由氣而性、而命,乃構成其全幅思想之骨幹性系統。循此而探索之,其各方面之關聯均可展現無遺。 本書除首章敘王充其人及其書──論衡的重要情形外,以下各章即循此一系統加以中述與評論。
本書是由古羅馬的哲學家皇帝馬可.奧理略(121~180年)所著,共十二卷,是一個皇帝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札記,後世則視此書為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作。原書名是《我與自己的對話》,《沉思錄》書名是由後人所取。 書中對於理性探討,以為行動之符合自然和理性是一回事,就是說理性即是自然性。也多次談及對死的態度,認為人面對死亡時,應當「不要憎惡死亡,而要由衷地接受它。死亡是自然產物的一部分」。提倡人要與他人和諧相處,在與他人交往中,馬可總能看到身邊人的優點,這在《沉思錄》第一卷中,他一一歷數祖父、父親、母親、朋友、老師及妻子、兒女的優點,並感謝他們對自己的幫助可表現出來。處處觀人之長, 處處取人之長,他深信人之來世是互惠互利的。
從容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幸福。 一個從容自在的人,才能在煩囂緊張的現代生活裏做到「人忙心不忙」;才能活在當下、心無掛礙,因而「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人要活得從容自在,就需要一點智慧。但願本書能讓我們開啟一些曾經緊閉過的心扉,從而在生活的感悟中累積到更多的智慧,活得更從容自在,心無掛礙。
文字未造,先有語言;語言未興,先有聲音。語言藉聲音以見意,文字又本語言而創製。故文字乃可見之意義符號;語言則為能聞之意義符號。二者均所以表現個人之思想,而達成傳播之要點。是以形音義三者,有不可分割之關係,而聲音實莞其樞機。治聲韻學者,既需研究聲音之本質,以見其固定性;又當察字音之遷流,以明其變動性。本編兼苞並重,冀能發揮聲韻學之功能,為治語言文字及讀古今典籍者,奠其初基,導夫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