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十四个章节,是论述群、群表示论、李群、李 代数及其应用的一本入门读物. 第一部分详述了集合,集合之间的映射,以及群的一些基本理论,如等价与分类、拉格朗日定理,以及重新排列定理等. 第二部分具体讨论了一些群,如点群、对称群、群 GL ( n , K )及 其子群,着重论述了群 O ( 3)及其子群,为了运用,又用群论方法 证明了只有五种正多面体. 第三部分,阐明了由数系扩张形成的环、域、代数等代数系,并详细地讨论了向量空间中的一系列重要空间,如商空间、对偶空间、欧几里得空间和酉空间. 第四部分, 全面且系统地阐述了有限群的表示论,并研究了四元数与三维空间的转动.从时空的均匀性和对称性得出惯性系之间的洛伦兹变换,以及将对称性与守恒量联系起来的诺特定理. 第五部分,定义了李群,引出李代数,并讨论了它们在角动量理论 及基本粒子模型中
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数学分支均有深刻的联系,而且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本书主要讲述广义函数与Sobolev空间、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双曲型方程或抛物型方程的初值问题与初边值问题、能量方法、半群方法等内容。以此为提高读者的整体数学素质提供合适的材料,也为部分读者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做准备。
本书对高等数学的大部分内容作了简明的、介绍性的论述,全书共分十二章,其中八章分别讨论数论、代数、几何及线性代数、极限、连续性及拓扑学、微分、积分、级数和概率、每章都从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开始,一直论述到当前的进展,并附有该学科的历史概况及有关的著名数学家的生平简介,重要参考书。另外还有三章分别讨论数学模型与现实,数学的应用及17世纪的数学史,最后一章讨论数学的社会学、数学的心理学及数学教学。《BR》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严谨,可使读者了解数学的全貌、现代数学的特点及数学的应用并可提高读者对数学的兴趣。《BR》 本书由胡作玄同志翻译,张燮同志初校,沈永欢同志复校。
苏联著名数学家庞特里亚金院士为中学生专门撰写了一系列数学普及读物,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高等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这些书简明扼要,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用不大的篇幅讲解相应数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注重基本概念的联系和普遍性, 部分书还附有颇具启发性的例题或习题。庞特里亚金在书中展示了他惊人的数学直觉和驾驭公式的技巧, 注重学科发展史,看重理论框架而非繁琐计算。这一系列图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探索数学世界并培养数学思维的机会。本书是该系列图书中的一本,介绍坐标法,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还包括一些代数问题,给出复数的几何表述以及多项式的复变函数表述,从而能够证明高等代数基本定理。本书还介绍空间中的笛卡儿坐标和立体解析几何,可供喜欢数学的高中生以及中学和大学的教师参考。
本书从课程评价领域的发展与国际现状,课程评价的方法,我国课程评价模型的建构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首先,本书对课程评价的理念与内涵、课程评价的模型及其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对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的课程测量实践和国际课程评价项目进行比较与总结。其次,从混合方法论的视角出发,对课程评价方法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课程实际,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评价模型和适合我国课程实情的课程测量与评价方法体系。*后,以我国小学数学为例,将所构建的课程评价理论模型进行逐层落实,实现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系统测量与评价,以验证所构建的课程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本书结合当前江苏省专转本选拔考试高等数学考纲要求,其编写目的是为广大考生提供一本适用、高效的复习资料,内容包括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一元函数积分、多元函数微分、多元函数积分、微分方程、级数、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线性方程组的解等。本书严格按照江苏省专转本选拔考试高等数学考纲中各章的顺序配备练习,这些题目与历年考题仿真度极高,既覆盖了大纲范围内的重点和难点,又十分注重解题技巧和方法,考生通过考前强化训练,有望获取高分甚至满分。
本书按照《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章节顺序,并 参照 制订的 考研数 学考试大纲 和中国数学会 制定的 中国大学生数学竞 赛大纲 编写,包括十二个 章节的同步检测以及上册( 前七章)与下册(后五章) 的综合检测,共计十四套试 卷,每套试卷又含ABC三份 检测试卷,其中,A卷是基 本内容难度,夯实基础;B 卷是学校考试难度,强化训 练;C卷是考研竞赛难度, 拓展提升,对于试卷中的每 一道题目,均有配有详细的 解答过程。 本书内容丰富、题型多 样、解析专业,可作为理工 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高等 数学的配套资料,同时还可 以作为准备复习考研和参加 大学数学竞赛的参考书及其 相关教师的参考资料。
《高等数学习题精选精解》由山东大学张天德教授、蒋晓芸教授主编。山东大学刘建亚教授、吴螓教授对全书作了仔细的校审,并对部分习题提出了更为精炒的解题思路。该书可以作为在读大学生同步学习的优秀辅导书,也可以作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为毕业生考研复习和众多成人学员自学提供富有成效的帮助。读者使用本书时,宜先独立求解,然后再与本书作比较,这样一定会获益匪浅,掌握较多的有用知识。
南开大学数学专业的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是国家精品课程,其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给出了该教材除第10章仿射几何与射影几何外的习题的全部解答,也给出了在教学中积累的许多重要、有趣的题目及其解答,有的题目给了多种解答,有的题目给了一些注解,希望本书不仅对使用该教材的读者有些助益,对未使用该教材的读者也有所帮助。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误差分析、解非线性方程的数值方法、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插值法、数值积分。本书每章末均附有丰富、实用的习题。
本书是为配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原著,华成英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的使用而编写的,对教材中的每一章均按“内容概要”“难点释疑”“例题精解”“习题解答”四个部分编写,提炼重点,解决难点,示范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书既可作为教师手册,又可作为学生的辅导教材,还可作为自学者的参考书。
本书以简短的篇幅叙述了线性泛函分析的基础理论。全书共分5章。按章序分别讲解度量空间和赋范空间的拓扑知识与结构性质、有界线性算子和有界线性泛函的基本定理、共轭空间与共轭算子、Hilbert空间的几何学以及线性算子的谱理论。本书注重阐述空间和算子的基本理论,取材既有简洁的一面又有深入的一面,并适当引入了自反空间、一致凸空间等较新的内容,在突出基本理论系统的同时,有选择地叙述了在其他学科分支的应用。
本书依据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纲与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大纲,并参照考研数学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分为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级数、微分方程等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含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与 练习题 三个部分。其中,竞赛题选自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非数学专业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广东省等省市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高等数学竞赛试题,莫斯科大学等国外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另外,从近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也挑选了一些 好题 ,作为本书的有力补充。这些题目中既含基本题,又含很多构思巧妙、解题技巧性强,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难度的创新
本教材包含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概率论基础、线性代数初步等几个部分。一元函数微积分部分以极限、连续、微分、积分为主线展开讨论。(常)微分方程本质上也是一元函数的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部分在简单介绍空间解析几何知识的基础上,以二元函数为对象,介绍极限与连续、偏导数与全微分、极值、二重积分等知识;概率论部分,在介绍了事件与概率等基本概念之后,以古典概型为基础,讲述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公式,进而讨论了常见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数字特征;线性代数部分,主要讲述行列式的性质与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的解等内容。
本书针对大学高等数学下学期的课程内容——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以及无穷级数——精心设计了750道经典与创新题目,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题思路。书中题型规划合理,覆盖题型全面,解题思路清晰,非常适合想要打牢高等数学基础,以及准备参加专升本、研究生考试的学生使用。
本书介绍代数不等式证明中的有效方法,兼顾经典方法与作者的心得体会,侧重命题与解题的思想。全书共11章,选取200多个国内外代数不等式的典型问题,配有不同的证明方法,以解析各类解题方法,并对部分问题加以拓展。本书可作为数学奥林匹克训练的参考教材,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教师使用,也可供不等式爱好者和从事初等不等式研究的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着眼素质教育,注重数学内容、思维之间内在的联系,条理、结构、脉络清晰,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便于教学与学习。在教材内容选取和讲述上,本着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力求深入浅出,“预、补结合”,难易结合,易教易学,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函数、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以及定积分的应用。为了增加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简介和数学家简介,兼顾各个层次民族预科学生学习状况,还分层次提供多种程度的习题。